生長,一直都是生命的主題。從胚胎到發育成型,繁衍下一代,一直這樣生生不息的相傳下去。才有生命的延續和技術知識的傳承。似乎壽命越長的動物,成長的過程就越是漫長。我們從呱呱墜地到法律意義上的成年,需要18年之久。那麼,烏龜的壽命在自然界中其實不算短,自然生長發育也是需要些年份的。 不過,還是有不少龜友熬不住寂寞,耐不住等待,總是希望自己的龜能長得快些,特别是一些巨龜。别看它們成體的時候是個巨無霸,但是剛出殼還不是那麼一點點。難免有些心理落差,可是一想到需要培養好幾年才能長大,心裡就着急,就希望能不能有什麼方式能讓它們長得快些。其實這些心理小編很能感同身受,最初自己就是這樣急于求成的。
龜的生長很大程度上受到先天基因的限制,不少龜友也反應自己的中華草生長緩慢,是不是僵苗?中華草龜在各種龜類當中真的算是長得比較慢的了,相比巴西臉,很快就會拉開距離的。不僅中華草,國龜類都會相對長得慢,但是慢才有底蘊,有内涵,不正是符合我們的文化特色嗎,對吧。 但是如果你真的等不住這個過程,其實說白了就一條路可以走:喂食!要生長就得吃東西,營養吸收,化為自身的物質才能生長起來。所以吃,才是王道!我們知道如果一味的猛吃,龜也是會吃壞腸胃,生病的龜面臨最大的威脅就是死亡,再談長得快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即使吃還得有個講究。
小編曾經和龜友交流的時候,龜友有着天然優勢,可以采野,都是相對天然放心的魚苗等等活食,同樣喂食黃喉,一年可以生長5-6厘米背甲,而我以龜糧蝦幹為主,注意食量的,一年就隻有可憐的2-3厘米,差距不小啊。雖然個體不同,但是種類相同,參考還是有意義的。可見,在龜類高速生長的階段,也就是從苗子到亞成體這段時間,高蛋白的食物分量多些,是有助于它們快快長大的。并不是讓你天天大魚大肉的喂養,增加喂食的比例就好,畢竟我們還得顧及到龜的健康。 不少龜友一直都想要精确到幾天喂一次肉,每次喂多少,魚肉蝦肉的比例怎麼調?這是喂養生物,不是做食品加工,還一道道固定的工序麼?這個問題對于我來說真不知道怎麼回答。難道我們自己的生活也是:早上起來饅頭一個,中午隻能吃固定幾塊肉,晚上吃哪幾種蔬菜,第二天再變換一下,一周循環,這還是生活嗎?即使雜亂無章的食譜,隻要我們營養均衡搭配,作息正常,不也長得好好的。所以針對養龜,增加的高蛋白食物比例自己去摸索或者把握頻率就好,不用機械般的操作,養着也失去樂趣了。
除了喂食的結構外,可以在環境溫度維持在25-30℃這樣的季節裡,适當增加喂食頻率。特别對于小龜來說,還是處于生長期,溫度好有助于消化。一天裡兩次喂食還是可以的,三次就有點多了。早上一次、下午一次還是可以促進生長的,也有不少龜友确實是采用這樣的喂食方式,龜在生長方面的确很多成果。但是溫度開始下降的時候,就又要有所變化了,喂食太多不利于消化。
再者就是利用冬季龜的冬眠時間進行加溫飼養了。别的龜都在睡覺,你還在吃食生長,誰能長得快呢?一般熱帶龜由于生長環境的要求,無法冬眠,都會比溫帶冬眠品種的龜長得快。當然你要是考慮什麼色澤好壞、是否影響生殖發育等等問題,隻能說不冬眠肯定會有些許影響的,打破自然的規律,肯定也是需要有一定犧牲的。
不過龜的健康還是應該首要考慮的,如果影響健康的條件下在增加它的體重,那麼最後出問題了龜将面臨更大的風險,很有可能就夭折了,那我們的飼養就沒有意義了。 總之,烏龜飼養長得快的方法主要是改善營養成分,打破冬眠期,還有依賴龜種的自身生長屬性。像草龜類本就不是生長快的品種,如果想要違背自然規律,那就隻有人為的改變龜的生存環境了。 我們如果不是為了商業化,那就靜靜等待它們的成長吧,急于求成隻是為了滿足我們的私欲,不如多享受這個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