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旅客來說,來河南省洛陽市旅遊,必會到龍門石窟。到了這裡,就會發現與龍門石窟一河之隔還有一個旅遊景點叫香山寺。緊臨寺廟北側的琵琶峰頂,是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長眠之地。後人為了紀念他,圍繞着他的墓地,修建了一處園子叫白園。白園裡的詩廊立石38塊,由國内名家書寫,既可欣賞白公的名作,又可領略書法藝術之美。其中有一塊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賦得古原草送别》《長恨歌》《琵琶行》等諸多白公代表作。時至今日,這裡遊客絡繹不絕,成為紀念這位大詩人的絕佳場所。
白居易(772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樂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鄭,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他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又與劉禹錫并稱“劉白”。他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恢複古代的采詩制度,發揚《詩經》和漢魏樂府諷喻時事的傳統,使詩歌起到“補察時政”,“洩導人情”的作用,強調以自創的新的樂府題目詠寫時事。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人們對于身後事的選擇講究“葉落歸根”。那麼,祖籍太原的白居易為何葬于洛陽龍門?
其一、一生颠沛流離,故鄉觀念淡薄。仔細看看白居易的人生軌迹,祖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鄭,後遷居陝西下邽,少年時期便跟随父母數度遷徙。青年時代是在颠沛流離中度過的,他曾四度任職朝廷,在長安、杭州、江州、忠州、蘇州等地任職,在每個地方的時間都不是很長。這樣的人生經曆,難免使得他沒有那種濃厚的故鄉情結。對于死後的歸宿,也沒有那麼強烈的“葉落歸根”的想法。對于他來說,一生颠沛流離,死後擇一自己的喜歡的地方而葬,才是最好的歸宿。
其二、他對洛陽情有獨鐘。白居易在829年其58歲開始,定居洛陽。先後擔任太子賓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職。835年,被任命為同州刺史,辭不赴任,後改任命為太子少傅分司東都,封馮翊縣侯,仍留在洛陽。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緻仕,一直到其76歲去世,他一直都定居在洛陽。在洛陽的18年間,白居易過着飲酒、彈琴、賦詩、遊山玩水和“栖心釋氏”的生活。時常與名詩人劉禹錫唱和,過着舒适的晚年生活。832年,他為當過宰相的好友元稹撰寫墓志銘,元家給白居易潤筆的六七十萬錢,白居易将全數布施于洛陽香山寺,并自号為“香山居士”。73歲時,還出資募人鑿開龍門八節石灘,以利行船。從這一系列的事情來看,他對洛陽情有獨鐘,是其認可的“第二故鄉”,自然會樂于歸葬于此。
其三,之所以葬于龍門,而不葬于當時達官貴人熱衷的邙山,這裡面有着很深的寓意,意在通過風水告誡子孫不要像他一樣追求仕途。白居易墓背靠龍門東山主峰,面朝碧波蕩漾的伊河。從表面上看,這樣背山面川的風光,應是世人喜歡的勝景,依山傍水,能夠長久地欣賞伊阙勝景,但其真實想法卻不是這樣,而是暗藏了玄機。其墓地所在的龍門東山的琵琶峰,絕壁而立,從風水上來說并不适合殉葬,因為會影響到後代的官運,但是早已看清官場險惡的白居易卻覺得此處正合他意。
白居易一生仕途并不順利,其一生以44歲被貶江州司馬為界,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是兼濟天下時期,後期是獨善其身時期。白居易44歲時,宰相武元衡和禦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殺,武元衡當場身死,裴度受了重傷。對如此大事,當時掌權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居然保持鎮靜,不急于處理。白居易十分氣憤,便上書力主嚴緝兇手,以肅法紀。可是那些掌權者非但不褒獎他熱心國事,反而說他是東宮官,搶在谏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于是被貶谪為江州司馬。一身熱情卻遭冷落,貶官江州給白居易以沉重打擊,也讓他親眼目睹了統治階級的腐敗和官場的黑暗。退出官場後的白居易,深刻認識到仕途的險惡,便對仕途徹底絕望了,他不希望自己的後代再步自己的後塵,在官場上碌碌無為。晚年的白居易還研究了風水學,他看到琵琶峰前面陡峭,下臨闊水,是塊絕地,是選墓址的忌諱之處,就故意舍棄北邙人人向往的風水寶地,而把自己的墓地選擇在前臨絕地的琵琶峰巅,以阻斷家族的官運。
如此處心積慮,教誨子孫後代,絕非一般人所能做到,但是對于早已看清官場險惡、晚年定居洛陽18年、避世而居的白居易來說,洛陽龍門卻是最合他心意的一塊地方,因此,也就最終選擇此地作為自己最後的歸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