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已經來到了2019年11月,回望過去,不少自主品牌在銷量和市場份額已經不再遜色于許多主流合資品牌,甚至,在不少方面還有所突破。不過,仍舊有許多“國産車比不上合資車”的說法不絕于耳。首先,我們承認,國産車在某些方面确實還有上升空間,特别是品牌号召力以及産品質量的控制上,距離一線合資品牌仍有差距,隻是面對國産車的進步,我們也應該合理看待。那麼,在過去的這些年裡,國産車都發展到什麼程度了?真的是完全比不上合資車嗎?
造型媲美國際水準,配置齊全領先同級
一台車吸引消費者的第一眼,必然是來自于外觀造型,這也是很多普通消費者選擇一台車的重要标準之一。國産車在這方面的進步,可謂是有目共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比亞迪。
比亞迪最初的車型F3,還是模仿當時的豐田花冠,也正因為如此,當時的比亞迪被不少車迷嘲諷。但在2019年的今天,比亞迪已經開創了屬于自己的龍臉設計,不僅邀請了許多國際知名設計師加盟,同時,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套美學理念,甚至于在不少車展上,自主品牌的影響力還要更高,新車的外觀也更為驚豔。
其次,在配置方面,國産車亦是不遺餘力。配置一直是國産車的優勢之一,不過,不同于以往隻能靠堆配置來吸引消費者的窘況,時至今日,在當下部分合資車都走減配路線的情況下,國産車仍舊以高科技和豪華配置武裝自己,諸如全速域的ACC自适應巡航、車道偏離預警等安全輔助配置,在許多自主車型上上都一應俱全,同時座椅通風/加熱、全景天窗等,也都沒有缺席。
價格厚道性價比高,紮根本土更懂市場
國産車的另一大優勢,還在于價格和高性價比,特别是橫向比較同級競品時,國産車的價格優勢永遠是繞不開的一個點。在以往,還可能存在質量因素而選擇合資車的情況,但現如今,随着國産車在産品上的提升,許多消費者都逐步回歸産品力和價格進行平等考量,合資車和國産車的标簽正在不斷弱化。此時,國産車的性價比自然會更加突顯。
最後,在本體市場需求上,國産車往往會更懂消費者,特别是在外觀設計、空間和配置喜好以及部分功能的優化上,國産車似乎更能讀懂中國消費者的内心。這也是為何部分合資品牌逐漸被邊緣化的根本原因,因為,各個國家不同市場之間的差異以及品牌傾向的不同,不少合資品牌原滋原味引進的産品,經常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但國産車往往比較少存在這類問題。
一線品牌進步顯著,優勝劣汰理性看待
盡管如此,國内依然存在小部分不思進取的廠商或品牌。但歸根結底,近幾年中國一線自主品牌的進步确實有目共睹,特别是吉利、比亞迪、長城、廣汽以及上汽等品牌,都拿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誠然,我們應該看到國産車在品牌号召力和高端市場的不足,但在入門級市場、中高端領域、SUV細分領域以及新能源市場上,自主品牌的進步不應該被忽視。
作為消費者,我們自然應該秉承從需求出發的理念,選擇自己喜歡的車型和品牌。自然也應該理性看待目前中國汽車市場的變化和優勝劣汰,相信随着時間的推移,國産車勢必會有超越合資車的一天,至少在目前,已經有部分自主品牌與合資車企接近勢均力敵的局面。
結束語:随着國産車的完善和崛起,未來合資和國産之間的界限會被逐漸沖淡,消費者也會逐步回歸到産品本身。如果您還在糾結這個問題,那麼不妨先問一問自己,到底購買什麼樣産品,才更加滿足自己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