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稱中原,省會鄭州,簡稱“豫”,因曆史上大部分位于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是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曆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截至2016年底,河南共下轄20個縣級市、85個縣。其中,就鄧州市來說,人口超過170萬,為河南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縣)。
一
首先,鄧州古稱“鄧”或“穰”,享有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稱。鄧州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根據鄧州發現的八裡崗仰韶文化遺址推斷,在6400多年前鄧州便有人類生存。在夏商到春秋時期,諸侯國鄧國的國都就在鄧州。公元前678年,楚文王消滅了鄧國,結束了鄧國長達1274年的曆史,随後楚國在今天鄧州城區穰城路一帶取“禾實豐登”之義設置“穰邑”。公元前272年,秦國設置南陽郡(治宛),鄧州隸屬之。在這一曆史階段,鄧州境内設有三縣,即穰縣、山都縣和鄧縣。
二
到了公元197年,也即東漢末年,曹操率大軍發起“宛城之戰”,圍張繡于穰。公元208年,曹操在穰城南郊開挖運糧河(今為小漕河),把鄧州作為後方糧倉,為“赤壁之戰”運糧草。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中國古代曆史上,鄧州交通便利,經濟繁榮。而這,促使四個王朝曾考慮遷都到鄧州地區。具體來說,公元533年,高歡将入洛陽,北魏孝武帝為了避開高歡,接近荊州刺史賀拔勝,考慮遷都鄧州穰城。不過,權衡利弊後,孝武帝最終決定遷都長安。
三
到了唐朝時期,先是公元624年,因為突厥的緣故,唐朝大臣建議遷都他處,可選襄、鄧一帶。并且,唐高祖同意了大臣的建議,但秦王李世民竭力勸阻,最終未能成行。到了公元896年,也即唐朝末期,唐朝左谏議大夫兼同平章事朱樸上書朝廷讨論遷都襄、鄧之事。不過,因為朱溫的牽制等原因,所以未能實現。到了北宋末年,金國準備攻打開封。北宋宰相白時中、李邦彥等謀劃奉皇帝之命遷都至襄、鄧,以避開金人的攻勢。但是,宋欽宗未給明确答複,不久之後,北宋被金國消滅。
四
最後,對于消滅了北宋的金國,到了公元1233年,其都城開封也早了蒙古大軍的圍困。在此背景下,丞相賽不和右司郎中白華等人主張入鄧州。不過,金哀宗在蔡州遭到宋、元聯軍的包圍而未能成行,最終金國被消滅。公元1988年,設立縣級鄧州市,由南陽代管。截至2015年,省直管市鄧州市轄28個鄉鎮,總面積2369平方公裡,總人口176.81萬人。
文/情懷曆史
情懷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