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有審計?企業所有者能力有限,又不能完全相信經營者,需要進行有效監督。
因為股東怕你們财務做假賬,所以需要第三方審計人員對财務報表進行審計,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規模越來越大,而企業的所有者有可能并不具有專業的管理技巧,那麼,為了能一直“啃老”,他們就得找個人幫他們管理,這樣他們就繼續可以曬太陽去啦。不過,找過來的那個經營者未必就會那麼大公無私,把别人的兒子當成自己的兒子養活,他們有可能會為了自己利益而損壞所有者的利益,甚至會編造虛假的财務報表來欺瞞所有者,以此來中飽私囊。
那麼問題來了,所有者由于不參加直接的經營管理,他怎麼知道企業到底賺沒賺錢?萬一賺的錢被你們管理層私分了呢? 那管理層說:我有帳啊,我每天的收入、支出都在這兒呢,我的錢幹什麼你都能從帳裡\報表裡看得到啊? 你看我今年的報表,我真的的沒賺錢啊。
那麼問題又來了,這個帳是你管理者自己做的哎,我怎麼知道你在做賬的時候做沒做手腳?
管理者:你要相信我的人品嘛?我是農民的兒子......:)
所有者:那麼我要請個我信得過人的人來幫我查查,你的帳、你的報表到底對不對? 可不是你說多少就是多少
那麼問題又來來了,到底請誰呢?
審計師:放着我來!我就是獨立的第三方,就是專門幫你們查賬的,看他做的帳到底對不對。你相信我吧,我來幫你查。所以一批具有專業技能的注冊會計師應運而生,審計從此揭開了他神秘的面紗,審計究竟是什麼?花大價錢換來的審計報告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那麼具體怎麼審呢?審什麼東西呢?這個說起來,沒兩年說不完。總而言之,努力确保财務報表上面的每一個數字都是有合理依據的,然後根據要求對附注進行适當的披露并發表恰當的審計意見。
審計究竟是什麼?類似數學中的證明題
大家可能會對審計有一個誤解,認為審計就是一群人圍坐在桌子旁邊,緊張地翻看着一大堆資料在查問題。九九以為這個并不是很恰當,九九以為審計就像數學中的證明題一樣,要證明企業編制的财務報表是真實可靠的,與相關的編制基礎相符合。為了證明這個結論,注冊會計師要設計實施相應的審計程序,以此來獲取充分、适當的審計證據。如果沒有适當的證據,那麼我們的證明題就做不下去了,即審計進行不了,隻能放棄。雖然審計的過程中注冊會計師們也會發現企業存在着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對于注冊會計師來說他們并不想發現這些問題,或者說希望沒有這些問題,這樣他們就可以輕松的出具一份報告啦,而不是拼死拼活的讓被審計單位改錯,浪費他們寶貴的時間了。
審計是以财務為出發點,對公司整體經營成果發表意見。這從來不是一個部門的事兒。業務部門的原始單據才是審計真正在審的,而不隻是财務的報表和賬務。之所以從賬面着手,是因為财務部門是一切業務的起點和終點。
總而言之,審計就是确保财務報表上面的每一個數字都是正确的,然後根據要求對附注進行适當的披露并發表恰當的審計意見。
審計報告對公司的價值?類似于保證書
公司最最希望的就是注冊會計師出具一份幹淨的審計報告,這樣他們就可以大聲的對世界宣告:大家快來看啊,我的财務報表是經注冊會計師審計過的,保證是童叟無欺。投資者們,你們還在猶豫什麼,趕快投資我們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呀。還有财政局的,現在你們可以相信我們的報表了吧~
審計通過或者不通過,有什麼後果嗎?
審計不存在通不過的情況,審計就是股東叫來第三方對财務報表發表意見。
審計意見一共就五種:
股東:“弟兄們幫我看下這逼的财務報表有沒有問題是不是坑我錢?”
①、審計人員:“老闆,弟兄們查了一個月了,沒查出什麼大問題,或者查出問題,他們都馬上改了,我們覺得現在這報表已經沒問題了”,這是無保留意見報告,也叫标準報告;
②、審計人員:“老闆,弟兄們沒查出什麼問題,但是你們已經連續虧損5年了啊,老闆明鑒啊”,這是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報告,哪些事情可以寫上強調事項段有嚴格要求,一般是虧損/或有事項/對可持續經營産生重大疑慮的事項;
③、審計人員:“老闆,弟兄們查了,其他地方都沒有問題,但是去年收入明明隻有三個億,他非要寫五個億,然後影響了利潤和資産”,這個就叫保留意見報告;
④、審計人員:“老闆,報表問題多,沒法看啊”,這個就叫否定意見報告;
⑤、審計人員:“老闆,不讓我查,弟兄們被保安打得好慘啊!”,這個就叫無法表示意見報告。
一般來說,99%的審計報告都是标準報告,如果委托方拿到的報告是非标準報告,通常會很生氣,但是剩下的事情,已經不關審計的事了。
因此在國内,由于審計的相對獨立性,在出現非标準意見的情況下,審計師和管理層博弈的結果往往是審計師主動提出辭職。因為即便是企業的股東,往往也沒有正确的認識審計的意義,而偏向管理層美化報表的做法,所以最終的審計意見,往往是審計人員,管理層與股東在各自能夠接受的範圍内三方妥協的結果。
外部審計與内部審計的差異簡述:
1. 外部審計偏重于财務管理或會計核算的審核,内部審計更多的偏重企業内部控制審核
2. 外部審計審計善于“掩蓋”問題,而内部審計善于“發掘”問題
外部審計發現問題,一定是通過定性和定量去判斷問題的嚴重程度,然後“想辦法”控制在重要性水平之下,如果實在掩蓋不住了,那就說明問題其實很重大了。
内部審計恰恰相反,通常對一個問題會刨根問底,糾結很久,從風險角度,判斷是不是會再次發生或者有多嚴重等等,最後可能一個5毛錢的問題,搞成了一個500塊的問題。
3. 外部審計善于對已經發生的事情進行評價,内部審計經常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情進行評價。
做審計不是必須考CPA(注冊會計師證書)?不是必須的,審計的分工類型也有差别,一般分如下三種類型:
①、CPA 注冊會計師,可以從事審計、統計、經濟等專業工作
②、CIA國際注冊内部審計師,跨國公司,大型企業面試加分證書
③、審計師職稱證書,企業内審需求逐年增加,事務所、審計類事業單位
今天這篇文章,小編隻就審計工作做了簡單通俗的介紹,權當一管窺豹吧,當然審計工作紛繁複雜,同樣也是精彩紛呈,再以後的文章中,小編會持續更新審計相關的趣聞,歡迎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