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公衆号,弘揚正能量
★ ★
在建黨98周年來臨之際,泉州市表彰了一批在各條戰線上作出突出貢獻和取得優異成績的優秀共産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先進黨組織名單。我院立案庭副庭長李少雄榮獲“泉州市優秀共産黨員”稱号。
李少雄隻是我院衆多優秀黨員中的一員,還有很多優秀的黨員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默默奉獻。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工作二十餘年來
他始終活躍在基層審判工作第一線
腳步不停
初心仍在
他用他的專業素養和為民情懷
精心雕琢每一起案件
用汗水和赤誠
譜寫敬業奉獻的當代法官人生
他就是石獅法院立案庭副庭長
李少雄
樂做群衆貼心人
“謝謝你,李法官,終于拿到貨款了。”盧某握着李少雄的手激動的說。
盧某與洪某素有經濟往來,盧某每次給洪某送貨僅留有收據,截止目前,洪某已拖欠貨款9000多元。經多次催讨貨款無果後,盧某便将洪某起訴至石獅法院。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盧某很有可能因證據不足拿不到貨款。李少雄了解案情後,主動聯系洪某所在社區主任,通過多方調解,最終洪某當場支付了貨款。
洪某用微信支付貨款
這隻是衆多案件中的一起,審理案件中,李少雄總能站在當事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想他們之所想,真正做到案結、事了、人和。
勇當改革先鋒
他是信息技術的門外漢,但也是推動智慧法院建設的“弄潮兒”。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李少雄主動學習、研究,先後推動金融審判在線辦案平台、律師服務平台等網上平台投入使用,極大改善了當事人參與庭審訴訟的方式。
去年年底,在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中,被告遠在黑龍江,來回參與庭審耗時又耗力。李少雄主動引導其使用手機app參與在線庭審,極大方便了當事人。
當好青年之友
李少雄帶領庭室青年幹警,積極開展各項志願活動,每年都到孤兒院、敬老院開展關愛、幫扶活動,将法律的溫暖一面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同時,針對校園欺淩等社會現象,多次組織到各個中小學校進行巡回宣講。工作中,李少雄經常組織開展青年幹警分享課,自己首先帶頭進行分享,再通過互相分享讓大家養成愛學習、愛看書的好習慣。
在李少雄帶領下,立案庭獲得“2018-2020”省級青年文明号稱号,其個人曾先後榮獲全省基層法官辦案标兵、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進個人、泉州市六個“十佳”平安建設者、泉州市優秀共産黨員等榮譽稱号。
她細心、熱心
從事青少年犯罪審判工作5年多
一直用實際行動踐行着
“審理一起案件,挽救一個孩子,挽回一個家庭”
她就是石獅法院刑庭副庭長王順玲
暖心
未成年人何某因多次盜竊被公安機關抓獲。承辦法官王順玲在審理這起盜竊案時,通過庭前調查,發現何某對于庭審非常恐懼。王順玲沒有馬上安排開庭,而是聯系我院特聘心理咨詢師,及時為何某做心理疏導。待何某情緒緩解後,再進行審判工作。不僅如此,案件審理過程中,王順玲還為何某指派了辯護人,并讓何某的父母全程參與庭審,讓何某充分感受到司法的溫暖。
心理咨詢師為何某做心理疏導
知心
案件判決生效後,王順玲心中始終牽挂着何某,多次實地回訪何某,了解他的生活情況。今年春節前夕,何某因精神疾病住院治療,這使得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更加窘迫,甚至連過年回家的路費都無法湊齊。王順玲了解情況後,積極幫助何某向石獅市關工委幫教基金申請經濟補助款,使身處異鄉的何某一家可以回鄉過年。
熱心
“對涉罪未成年人最好的愛護就是讓他們重新回歸社會。”王順玲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為了讓何某能夠盡早回歸社會,王順玲多次聯系與石獅法院建立了幫教共建協議的愛心企業,得知其中一家企業的門店要招學徒工後,王順玲立即打電話給何某的母親向她介紹了大概情況。最終,何某與這家企業簽訂了勞動就業合同,重新回歸社會。
何某與愛心企業簽訂勞動合同
他是不穿法袍的“法官”
雖已年過花甲
但仍緻力于為他人
化解糾紛,排憂解難
大家親切地稱呼他“老吳”
他就是石獅法院的“金牌調解員”
吳文良
情系農民工
去年6月,石獅某工程項目的18名建築工,因承包商與分包商互相扯皮推诿,遲遲要不回剩餘的工資78萬元。吳文良接手案件後,不辭勞苦,多次打電話、發送短信給承包商和建築公司的黨支部書記,通過反面典型警示、利益分析疏導、情感感化教育等手段,最終成功化解這起勞資糾紛,工人們順利拿到工資。
竭力促團圓
鄭某婚後連續生下兩個女兒,丈夫張某重男輕女,對此非常不滿,甚至發展到酒後家暴鄭某的地步,身心俱疲的鄭某遂到法院起訴離婚。了解情況後,吳文良多次組織夫妻二人談心,并邀請當地村委會、老人會、婦聯幹部及夫妻兩的親友協助調解。期間, 還主動聯系有關部門落實張某一家計生二女戶的扶助待遇。最終,張某向鄭某道歉并寫下保證書,夫妻二人破鏡重圓。
耐心解紛争
去年7月份,年過八旬的李某一紙訴狀将四個兒女告上法庭,要求他們履行贍養義務。原來,兒子、兒媳抱怨李某在土地征收、房屋拆遷補償金分配上對女兒有偏袒,而女兒、女婿則認為母親應該由兄嫂照料,因此誰都不贍養老人。吳文良為了解真實情況,多次協同經辦法官到老人所在村委了解補償金發放标準和當地家庭分配慣例,并組織當事人及親屬有效溝通,最終四兄妹主動承擔起對母親的贍養義務,本案的糾紛得以妥善解決。
在不同的崗位上
他們堅守初心
用司法的溫情
化解百姓的心結
“努力讓人民群衆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這,是他們獻給黨的生日禮物!
——綜合立案庭、刑庭、湖濱法庭文稿
長
按
關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