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總有一種說法,就是江南以前就是一片蠻荒。後來良渚文化發現之後又有一種觀點:就是良渚文化衰亡後江南又是一片蠻荒。
甚至出現過這樣一個觀點,那就是吳越早期就是兩原始村子然後突然崛起成為春秋時期的大國。這種說法不少人贊同。這種說法對不對呢?
解鹽圖
煮鹽圖
如果正面搬照論文來一一論證叙顯得太啰嗦,所以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當時的江浙滬到底是不是一片蠻荒。
本文今天舉的例子是甯波大榭遺址的發現。大榭遺址位于甯波大榭開發區下廠村。這個遺址雖然沒有良渚古城那麼震驚世界但是意義卻不容小觑。
我們先看一下這個遺址的發掘過程,
甯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曾經對對該遺址進行過先期考古調查、勘探與試掘,初步探明遺址保存面積約20000平方米。
到了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在遺址約一半核心區面積得以原址保護的前提下,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甯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甯波市北侖區文物保護管理所等科研機構,對其實施了總面積7000平方米的Ⅰ、Ⅱ兩期考古發掘。
這看起來也沒什麼稀奇的,不就是一般的考古嗎?别着急接着往下看。
結果這不發掘不要緊,這一發掘不僅發現了目前我國最早的史前時期的海鹽業遺存,也為浙東地區史前文化發展序列與人海關系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和新的視角,并因此于2016年、2017年兩度榮獲"浙江考古重要發現"。
制鹽有什麼稀奇的?讀者會想鹽的價格又不貴,再說這個地方靠海煮鹽也沒什麼稀奇的。我們先看看時間。
大榭遺址周邊地形
大榭遺址一期文物
大榭遺址從地層和器物分析來看主要分兩期,第一期屬于良渚文化層,第二期屬于錢山漾文化層。時間說的很明白了,是良渚文化時期到錢山漾文化時期距今四千年以上。時間比較久遠,然後就是遺址規模和性質。
這就要說到大榭遺址二期的發現了,第二期的遺存位于遺址的第④層堆積。而在這一地層中有了非常重要的發現,都發現什麼了呢?
考古工作者們主要發現有鹽竈27座、灰坑5個、陶片堆2處、制鹽廢棄物堆18處。看起來沒啥特别,再細看看關鍵詞鹽竈,制鹽。因為考古不能一次全挖開,但是發現的鹽竈數量也很多了。再看遺址的規模,遺址的第二期聚落均分布于人工營建的兩處土台上,之後兩個土台在不斷擴展的過程中逐漸合攏,總分布面積達4000平方米以上。其中台Ⅰ系在大榭一期遺存土台的基礎上墊土增高堆築而成,平面局部保存相對較好,目前發現的鹽竈均位于其上。
相對于第一期的聚落,第二期聚落面積明顯更大。說明在良渚文化消亡以後一些地區并沒有跟着蕭條下去。反而比以前更繁榮了。二期遺存中發現的大量鹽竈還有土台合并更是說明了這一點。
原始瓷
發現鹽竈怎麼了,自己煮鹽自己吃不是正常嗎?别急看看鹽竈啥樣。
根據考古發現,大榭遺址的鹽竈結構可分為兩種,一種僅有一個竈眼的竈坑。被稱為為單一型,目前發現4座。
另一種竈坑内排列多個竈眼,最多者達到7個。被稱為為複合型,目前發現23座。
如果隻是自己煮鹽自己用一個燥坑一個竈眼那種單一型就夠了,合并再弄那種特别複雜的。
因為土台Ⅱ被破壞很嚴重,未發現明确的鹽竈,僅有一些燒結面,可能與鹽竈相關。
相比鹽竈價值更大的是那些毫不起眼制鹽廢棄物堆,在台Ⅰ平面上和兩個土台的擴展堆積中被大量發現,因為主要和制鹽有關所以其包含物較單一,可辨器型有陶缸、盆、支腳等,還有大量紅、白、橙、紫色燒土塊和白色鈣質小結核,其中白色鈣質小結核經檢測為碳酸鈣,學者們初步認為它們的形成可能與海水淋濾采自灘塗的鹽泥有關。
考古發現的煙竈
從以上這些發現我們就可以看出在四千年前的甯波大榭地區存在一個大型的專業鹽場,也說明從四千年前我國的東南沿海先民就大規模的鹵研煮鹽。不論當時的社會還是現在來說。吃飯是第一位的,如果僅僅是滿足自身需那麼就用不着搞出這麼大的鹽場。
而且大榭的土台也沒必要擴建,那麼我們可以推出這樣的一個結論。當時肯定存在一個市場,能讓這些先民們能夠去進行專業制鹽活動。
而且這些年通過對錢山漾文化和馬橋文化的發掘,學者們發現江浙滬地區在夏商時代還有一些大型聚落。比如下菰城遺址還有杭州小古城遺址。一些西周時期大型貴族墓葬也發現過。在北方也發現江浙地區生産的英文硬陶好原始瓷
所以這說明即使良渚文化衰亡之後當地并沒有完全陷入蠻荒,而吳越能崛起也不是一夜之間,而是有深厚的經濟文化基礎的。
大榭遺址二期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