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話說:“人無橫财不富,馬無夜草不肥。”
說起富養,大多數的人,立馬會想到“錢”。尤其是中年人,沒有錢,寸步難行。一家老小,吃喝拉撒,哪一樣都和錢密不可分。
事實上,有錢不是真富,沒錢不是真窮。拉開貧富差距的關鍵因素,是賺錢的能力、人的德行、家庭的凝聚力、真實感受等。
把錢當成唯一的目标,難免會陷入欲望的陷阱。真正有頭腦的人,會做好以下幾件事,富己也富人。
02
第一,善待智慧:堅持讀書,學以緻用。
古人說:“德不配财,必有災殃。”
一個人的财富多了,但是沒有能力去駕馭它,還失去了高尚的道德,那麼災禍就會接踵而至。
一個家庭,想要長期富有,那就必須要有花錢和賺錢兩種智慧。
智慧的獲取,有很多的方法,但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讀書:從聖賢書裡尋找智慧,從社會這本“書”裡尋找經驗,從老一輩的人身上獲取教訓。
讀一本書,然後又把書本知識變成工作和創業的能力,這樣的話,生活就快樂了。
作家趙樹理說過:“讀書也像開礦一樣,浪裡淘金。”
讀書多了,就總能找到應對困難的方法,在風雨裡,就能從容走路了。
人到中年,穩住自己,就赢了。“穩”的前提,就是智慧足夠多。
03
第二,善待社交:彼此尊重,降低期待。
說起社交,很多人會皺起眉頭。爾虞我詐的人多了,勾心鬥角的人多了,坦蕩的人少了。
其實,社會是一面大鏡子,你用什麼态度看它,它就用什麼态度對你。
人到中年,即便你不想社交,也要接觸到同事、客戶、同學等,不能完全把自己封閉起來。
聰明的人,善于給别人恩情,改變社交的狀态。
孔子在魯國做大司寇的時候,國君的馬棚忽然起火了。當孔子急急忙忙趕到現場的時候,發現附近很多的群衆都自發趕來救火。
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孔子備受感動。
當火勢被控制住之後,孔子對來來往往的人,都要拜一下,态度非常誠懇。
子貢問:“為什麼要這樣做?”
孔子說:“其來者,亦相吊之道也,吾為有司,故拜之。”
能來到現場的人,都是講道德、有品行的人,作為上司應該尊重他們,感謝他們。
禮賢下士,不僅僅是對下屬客客氣氣,提拔有能力的下屬,而是對全天下的百姓,都抱着一種包容的姿态,對卑微的人,也高看一眼。
把别人擡得高高的,自己的位置低了,但是顯得更加高貴了。
當你怨恨社交無用的時候,認真想一想,你用什麼方式去社交,有沒有尊重别人,幫助别人。反思一番,就明白了。
04
第三,善待兒女:率先垂範,勤勞儉樸。
有一種人,自己的學習成績很差,但是他要求兒女努力讀書,不要像自己小時候一樣調皮,錯過學習的機會。
有一種人,買了很多書,都是給孩子看的,自己卻抱着手機,看着無聊的内容。
有一種人,教育孩子靠“吼”,總是恨鐵不成鋼,覺得家庭沒有了希望。
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年人,你要想一想,父母和孩子應該如何互動交流。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不是“說教”,而是“言傳身教”。
春秋時的某一年,齊國遇到了大旱。齊景公問孔子,應該如何是好?
孔子說:“災荒年裡,君王應該換乘普通的馬,不要大修工程,不要有勞役的安排,各種活動都降低标準。”
有一次,孔子去魯國的大臣季康子家裡,發現季康子在睡懶覺。孔子就說:“大白天睡覺,就和病人沒有什麼兩樣。”
顯然,體恤群衆的方法,不是“發号施令”,而是把自己融入到群衆之中去;幫助群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要鼓勵他們勤勞。
作為家長,相對孩子來說,是充當了“國君、智者”的角色,應該和孩子做朋友,攜手同行,培養孩子勤勞的習慣,促使孩子自律。
孩子有出息,家庭就會越來越興旺。父母留下再多的錢,孩子沒有出息的話,也會花光,隻有孩子有了緻富的能力,才能持續富有。
05
第四,善待雙親:生前厚養,死後薄葬。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種不好的現象:父母在的時候,兒女們吵吵鬧鬧,都不願意給贍養費;父母過世之後,大張旗鼓地擺酒席,堆起奢華的墳墓。
孝順父母,不是做樣子給外人看,而是讓父母活得高興,生活有質量。
孔子在宋國的時候,看到大臣司馬恒魋在準備豪華的棺椁,三年都沒有完工。
孔子憂郁地說:“人在過世之後,才會有谥号,之後才會有人去建立紀念他的東西,怎麼可以自己去準備死後的東西呢?”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終究變成了一個笑話。
人啊,關鍵是怎麼活着,而不是考慮百年以後,還有沒有人能記住自己。功過是非,隻有人去評論。
認真想一想,你往上數三代,多半連名字都不記得了。
中年人應該保持頭腦清醒,父母在的時候,就努力供養,不要和任何人計較。即便父母沒有偏愛你,也要給予回報。
不要去感悟“子欲養而親不待”,要感悟“竭盡所能,問心無愧”。
06
有道是,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外表富不算富,心靈富才算富。
中年人,不僅是家庭的頂梁柱,還是社會發展的主力軍。生活有壓力,但是壓力也能變成動力,如果充分利用起來,所有的動力源,都會變成幸福源。
讀書,富養智慧。
社交,富養人情。
育兒,富養未來。
孝順,富養家風。
願你我,立志高遠,人富心富。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