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菇的生物特性及高産栽培技術
滑菇,又名滑子菇、光帽鱗傘、珍珠磨等,是美味珍稀的食用菌之一。筆者根據栽培經驗,現将其特性及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生物特性
(一)溫度
滑菇屬低溫型菌類。菌絲生育 的 溫 度 為 5~32 ℃, 最 适 溫 度為 20~25 ℃;子實體生長适溫為5~20 ℃,豐産溫度為 15 ℃,20 ℃以上子實體發生量較少,而且菌柄細、菌蓋小、開傘早,影響商品價值。
(二)水分
滑菇實體含水量達 91.5%,性喜濕。菌絲生長培養料含水量要求在 60%~65%,出菇期間含水量需增加到 70%~75%,空氣相對濕度要求在 85%~95%。
(三)光線
在整個生長發育期間不需直射光,散射光對原基分化和子實體發育都有利,出菇期間 300~800 lx 的散射光可促進子實體的形成。
(四)空氣
滑菇屬好氧性食用菌,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的形成、生長發育都需要新鮮空氣。
(五)酸堿度(pH 值)
滑菇喜弱酸性條件,适宜的pH 值為 4.5~5.5,按此指标調節培養料的酸堿度。
(六)營養
滑菇屬木腐生菌,生長發育需要足夠的碳源、氮源以及一定量的無機鹽和維生素營養。
二、栽培技術
(一)菌種選擇
菌種選擇的基本要求就是不混雜、不退化。從外觀看菌絲需呈絨毛狀、菌絲潔白、生長緻密均勻等,菌齡要求為 50~60 d,不老化,沒有積水現象等。不要單一使用一種品種。
(二)出菇棚的建造
現代标準化生産一般采用百葉窗式出菇棚,棚高 3.5 m,棚内培養架可用木杆、竹竿分層搭設,一般架高 1.7~1.8 m,寬 0.6 m,底層距地面 0.2 m,層架間距 0.3~0.4 m,以設 7 層為宜,中間留 0.8 m 走道。
(三)接種及出菇期管理技術
1. 培 養 料。 母 種 采 用 加 富PDA 培養基,22 ℃恒溫培養 7 d 至滿管。原種和栽培種的培養料配方為木屑 70%、稻殼 10%、麸皮12%、玉米粉 6%、糖和石膏各 1%,水适量;栽培料配方為木屑 80%、麸皮 15%、玉米粉 3%、糖和石膏各 1%,含水量為 55%~60%。
2. 培養料預處理。一是殺死料中不耐高溫的雜菌和害蟲;二是軟化培養料,使料中養分易于被菌絲吸收利用。将培養料進行常壓滅菌,100 ℃下維持 2~3 h 即可。
3. 培養料制作菌塊(又稱包料)。滑菇采用箱式塊栽為佳,因此需把培養料制成長方形塊狀。具體做法:用玉米稭串簾成托簾( 簾 的 規 格 為 61 cm×36 cm),用 塑 料 薄 膜 包 料( 薄 膜 大 小為 120 cm×110 cm, 薄 膜 需用 0.1% 的 高 錳 酸 鉀 消 毒), 并用 長 方 形 木 框 作 模 子( 規 格 為60 cm×35 cm×8 cm)。 做 塊 時,在托簾上放木框模子,将薄膜鋪于模内,再将滅過菌的培養料裝入薄膜内,每塊裝濕料 6~8 kg,最後用薄膜包好料後脫框。托簾上托着菌塊,送到接種室接種。
4. 接種。接種前室内每平方米用甲醛 10 mL、加高錳酸鉀 5 g 進行混合熏蒸消毒。接采用表面播種方法,每塊用種量 1/2 瓶。接種後送到培養室培養。
5. 出菇期管理。一是劃菌。菌塊的菌膜太厚,不利于出菇,需用竹刀或鐵釘在菌塊表面劃線,縱橫劃成寬 2 cm 左右的格子。平放或立放在架上、噴水,調節室溫到 15 ℃左右,促使子實體形成。二是溫度。滑菇屬低溫型種類,在 10~15 ℃條件下子實體生長較适宜,高于 20 ℃子實體形成慢,菇蓋小、柄細、肉薄、易開傘。變溫條件下子實體生長極好,産菇多、菇體大、肉質厚、質量好、健壯無雜菌。9 月以後溫差大,應充分利用自然溫差,加強管理,促進多産菇。三是濕度。水分是滑菇高産的重要條件之一,為保證滑菇子實體生長發育應适當噴水,增加菌塊水分和空氣濕度,每天至少噴水 2 次。空氣濕度要保持在 85%~95%,天氣幹燥,風流過大,可适當增加噴水次數,子實體發生越多,菇體生長越旺盛,代謝能力越大,越需加大施水量。四是通風。出菇期菌絲體呼吸量增強,需氧量明顯增加,因此,需保持室内空氣清新。通風時,注意溫度、濕度變化,出菇期如自然溫度較高,室内通風不好,會造成不出菇或畸形菇增多。此外,溫度較高的季節出菇時必須日夜開啟通風口和排氣孔,使空氣對流,保證室内有足夠的氧氣供菇體需要。五是光照。滑菇子實體生長時需要散射光,菌塊不能擺得太密,室内不能太 暗,如沒有足夠的散射光,菇體色淺,柄細長。
(四)采收和采後管理
一般在子實體呈半球狀、菌膜未開裂時采收。采收前 2 d 停止向菇體噴水。采收時應用手握住菇根扭轉提起,不要破壞培養基。采收後立即剪去老化根、黑根、蟲根,根底要剪平,并用清水洗去雜質。頭潮菇采收 10~12 d 後可采收第二潮菇,整個生長周期可采收 2~3 潮菇。滑菇采收後應及時銷售或加工,以免菇蓋開傘,降低商品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