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如何從著作權角度對“離線版遊戲”進行定性?租售遊戲賬号行為如何認定?本文作者結合具體事例進行分析,認為對于數字平台下遊戲盜版行為,應當回歸至著作權法的立法目的、原則、體系和語境中來解決,由此才能達到保護創作、促進文化繁榮發展的目的。
近日,有網友在使用騰訊網遊加速器時,發現“道具商城”開售一些Steam網絡遊戲平台上的“正版遊戲”,其中包含近期熱門國産遊戲《鬼谷八荒》的離線版。該遊戲在Steam上售價68元,在騰訊平台則隻需2.8元。對此,騰訊網遊加速器官方微博曾發布緻歉聲明,稱騰訊網遊加速器遊戲商城内存在通過共享賬号銷售Steam上“正版遊戲”的行為,損害了遊戲體驗和開發者權益。然而,騰訊官方所稱的“共享賬号”及“正版遊戲”這種說法是否屬實?如何從著作權法的角度界定這種售賣行為?筆者認為,随着各種新型的遊戲侵權事件出現,很多侵權行為單純從法條字面意思理解不能夠加以規制,應當對行為本身加以分析,在進行著作權侵權認定時應注重利益平衡。
存在侵權隐患
Steam平台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綜合性數字發行平台之一,平台的特色功能在于家庭共享與離線模式。Steam家庭共享是指Steam家庭庫讓家庭成員和他們的來賓可以玩到彼此的遊戲,同時獲得自己的Steam成就并将自己的遊戲存檔保存到Steam雲。在這種模式下,隻需授權共享計算機和用戶即可啟用,最多可同時授權10台設備、5個賬戶,但同時隻允許1名用戶在線訪問。Steam離線模式是指允許用戶随時在Steam上進行遊戲,而不需重新連接至Steam網絡。如果用戶不打算在網上玩遊戲,也不想更新下載單人遊戲,那麼此功能較便捷。
而所謂離線版,就是某些用戶利用Steam平台的規則“家庭共享 離線模式”,售賣Steam平台的遊戲賬号。這些賬号已經購買了此款遊戲,買家購買賬号後打開遊戲庫下載安裝遊戲,進而通過離線模式運行這款遊戲,從而買家達到了以低廉價格玩遊戲的目的。
特色功能設計的目的是為了便利用戶,但也帶來了不利影響。離線版遊戲的租售利用了Steam平台的離線模式及家庭賬号共享功能,Steam遊戲平台允許多台設備同時登陸,不過隻能有一台設備進行遊戲。如果第二台設備也嘗試進入遊戲,Steam會給出提示“必須有一台設備關閉遊戲”。但是這個時候如果進入離線模式,那麼就不存在設備數量的限制了。所以租售共享賬号并離線使用這一操作理論上屬于灰色地帶,尤其是共享賬号,大部分廠商都默認家人、朋友之間的共享,甚至還會給予一定支持。
Steam遊戲平台設計家庭共享賬号的初衷在于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遊戲體驗以及擴大宣傳,而離線模式的設計初衷則基于一定的地域考量,Steam遊戲平台是由美國公司開發,在全球運營,考慮到各國網絡環境的差異可能會影響遊戲體驗,因此開發了一次下載終身使用的離線功能。這兩個特色功能設計初衷都是為了讓用戶獲得更好的體驗,但容易導緻侵權。
這一模式對單機版遊戲影響較大,原因在于Steam平台規則隻允許一個用戶賬号在線遊玩,而單機遊戲一旦下載進自己的設備中則可以無限次遊玩,不用考慮在線對戰的問題,也不會影響遊戲體驗。
構成複制行為
Steam平台以及同類遊戲平台的離線遊戲出租與低價販賣盜版遊戲,并不完全對應視頻平台的VIP會員出售。離線出租遊戲是用戶行為,視頻平台銷售VIP會員是平台行為,但是如果用戶再次對于會員賬号進行出租,則與售賣“離線版遊戲”有共通之處。
在Steam平台用戶協議中賬戶及權利限制條款明确規定不可以出售賬号,那為什麼實體遊戲可以租賃,而數字遊戲卻不被允許?原因在于實體遊戲與數字遊戲的載體不同。實體版遊戲,誰拿在手裡,誰能玩,遊玩的資格跟着人走,而不是跟着賬号。而數字技術使複制和傳播作品成本降低,數字遊戲在網絡環境中被複制的可能性大大增強,為了保障著作權權利人及平台利益,租售遊戲賬号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離線版遊戲實際是從平台購買遊戲的用戶實施租借賬号行為的結果,遊戲的最終用戶通過從平台購買,或者通過購買賬号,進行後續下載并運行遊戲的行為屬于一種複制行為。前者的複制行為具有合法來源不夠成侵權,但後者的做法在學理上有争議,不能夠直接認定為著作權侵權行為。若要認定為著作權侵權有兩種可解釋路徑,其一是通過對計算機軟件的複制行為進行擴張解釋;其二是對繞過技術保護措施進行解釋。
認定共享性質
要明确遊戲賬号的權利屬性,可從合同角度進行分析。其一,将注冊遊戲賬号行為視為形成合同之債。用戶注冊遊戲賬号可以視為用戶與網絡服務提供商締結的一份合同,即Steam平台所稱的“Steam用戶協議”。用戶協議在用戶及網絡服務提供商之間形成了一份合同之債。其二,将遊戲賬号視為債權憑證。遊戲賬号是由一串字母和數字組成的,并且和用戶身份唯一對應,是用戶與網絡服務提供商之間的一種債權憑證。
明确遊戲賬号的權利屬性後,對租售遊戲賬号行為可從以下方面定性。
第一,是一種違約行為。從合同法角度而言,“Steam用戶協議”中第三條規定,除非獲得授權,否則不可以轉租轉售遊戲賬号,因此在Steam平台上用戶對于遊戲賬号的租用都是違反合同約定的。
第二,是一種侵權行為。目前我國對于臨時複制認定與計算機軟件最終用戶的侵權行為仍然存在較多争議。從著作權保護的角度而言,用戶利用Steam平台“家庭共享 離線模式”功能的規則漏洞,以“賬号分享-下載遊戲-離線遊玩”的形式售賣給陌生人。雖然用戶購買後下載第一份遊戲時屬于正常使用範圍,為遊戲即計算機軟件進行了付費,遊戲開發商能夠獲得此次收益,但是經用戶租售賬号後使用的成員,再次經過“賬号分享-下載遊戲-離線遊玩”時,就已經屬于侵犯了遊戲開發商的複制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行為了,此後的無限次下載都隻有進行租售的用戶獲得了收益,而遊戲開發商分文未取。這種行為侵犯了遊戲開發商的權利,使得遊戲開發商利益受損。但是,在這裡運用著作權侵權理論時會遇到一個困境,即知識産權的地域性限制,Steam平台屬于美國公司,Steam平台本身并未在中國注冊,屬于外服,并不像微軟中國和索尼中國擁有中國服務器。根據法律規定,Steam平台應該不在我國廣電總局和工信部的審批範圍之内。Steam上銷售的遊戲軟件是在WTO框架下,我國所明确承諾的合法跨境小額軟件銷售,不需要任何審批。而《鬼谷八荒》遊戲在國内還未取得版号,因此未在國内遊戲平台進行售賣。這也成為《鬼谷八荒》遊戲開發商維權不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遊戲盜版一直伴随着遊戲産業發展,随着技術的進步、監管的加強和玩家們知識産權意識的提高,遊戲盜版的情況有所好轉。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各種新型的遊戲侵權事件也屢屢發生,其監管難度相比傳統的盜版遊戲更大,對遊戲廠商乃至整個遊戲行業帶來的傷害不容小觑。很多侵權行為單純從法條字面意思理解不能夠加以規制。立法的本意是擊濁揚清,對于法條,我們應當從有利于司法實踐、有利于規範市場秩序的角度進行解釋,以期對遊戲産業的健康發展有所幫助。(華東政法大學 桂栗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