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話屬于什麼方言?朋友在一起聊天,都自然而然的講着方言,可是,有時突然有人會停下來問:這是哪個字?這個字怎麼寫?往往被問住的時候多我若在場,會想:這個字到底怎麼寫呢?應該有字呀這是我2013年初在本報開出《如此說來》欄目時的初衷:為益陽話找字,并且講出其來由今年4月,在文友的建議下,我将欄目改為《尋根說字》,進一步将其特征突現出來,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益陽話屬于什麼方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益陽話屬于什麼方言
朋友在一起聊天,都自然而然的講着方言,可是,有時突然有人會停下來問:這是哪個字?這個字怎麼寫?往往被問住的時候多。我若在場,會想:這個字到底怎麼寫呢?應該有字呀!這是我2013年初在本報開出《如此說來》欄目時的初衷:為益陽話找字,并且講出其來由。今年4月,在文友的建議下,我将欄目改為《尋根說字》,進一步将其特征突現出來。
研究語言,分為語音、詞彙、語法。我做的工作屬于詞彙研究。而要找到準确的方言字,你必須了解方言在語音方面的規律。益陽話在讀音上有5個明顯特征。
其一,L聲母字多。益陽話比普通話多讀了兩百多個L聲母字,而且這些字都是常用的。于是,外地人聽益陽人講話,老是la呀le呀li。有個段子挖苦益陽人,各位耳熟能詳:“一個人在茶館裡吃茶,看見一條蛇在地上爬,端起咯杯茶惡蛇,蛇隻管爬隻管爬。”其中的“茶”“蛇”“爬”3個字都讀“la”,聽來如繞口令。
其次,a音被泛讀。益陽方言與普通話相比,有一個明顯的對應現象:漢語拼音的“e”有一部分被益陽人讀為“a”。如爺讀yá,姐讀jia(五聲),“給誰東西”的“給”讀為“假”,以及眼、野、夜、舍、賒、坼、車、扯、爹、斜、邪、累、借、捏(捏白)……。本來沒有“e”韻母的字,有的也加“a”來讀,如提、尺、石等字。
吃飯的“吃”的讀音需要進一步解釋。“吃”南方一些地方讀為qì或qiè,這一讀音中的“e”,湘方言讀“a”,就成了qià。這樣一讀許多人就搞不懂了,寫字時寫成“呷”。這屬于不知“吃”讀音轉變規律下的畫蛇添足。“呷”是一個方言用字,音xiā,意為喝,把液體或流食咽下去,引申為吃。“呷”不是湘方言,但一些人不明就裡,将它引進來,隻用了其“吃”的意思,音完全不對。有的人依音,寫為“恰”,錯得更遠。
再次,益陽話有五聲。益陽話在普通話拼音方案的4個聲調之外,存在第5個聲調。第5聲,與古漢語的入聲字,不是一回事。古代漢語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古漢語的入聲在元代分化到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當中,緻使現代漢語的北方方言沒有入聲了。南方方言裡有的保留了入聲,但湘方言沒有。因此,我寫益陽方言文章時标有“五聲”,而不标“入聲”。
現在益陽讀五聲的字,非常多,足以與普通話所規範的四聲并列。如水、許、雨、女、子、處(理處)、煮、普、五、伍、武、哄、主、苦、米、酒、扭、朽、有、友、柳、搶、獎、蔣、養、氧、癢、偉、喂、委、萎、鬼、矮、崽、凱、拐、買、彩、踩、采、賈、假、野、馬、垮、勇、引、隐、瘾、蠢、準、景、井、領、嶺、醒、請、很、美、好、呸、跪、考、鳥、齒、指、紙、使、死、你、我、可、果、想、仰、榜、滿、搞、狗、舀、巧、狡、小、講、響、兩、長(增長)、漲、走、找、跑、訪、紡、嚷、壤、乃、奶、惱、腦、擾、繞、忍、暖、卵、努、魯、染、撿、淺、臉、演、癬、險、卷、遠、敏、感、敢、喊、晚、嶄、斬、懶、簡、眼、覽、管、以、椅、擠、起、李、裡、理、禮、洗、補、醜……
五聲,起得平和,緩往下收,非常容易發聲,聽來也非常平和。這是益陽話溫柔風格的音調基礎。
還有,保留η聲母。η古漢語有,普通話沒有,而南方方言裡多有。也寫為ng。拼音方案裡沒有,η是一個國際音标。
益陽方言用這個聲母比較多。一是,普通話沒有聲母的字,前面會讀出這個聲母來,如昂、我、鵝、厄、惡、恩、歐、咬、愛、矮、哀、娭、挨、礙、艾、安、庵、鹌、谙、鞍、按、案、暗、熬、襖、傲、奧、偶、藕、嘔、訛、俄、額、俄、餓、鳄……;二是,普通話無聲母且韻母第一個音為i的字,益陽話裡i濁讀為η,如丫、牙、伢、壓、芽、軋、淹、顔、眼、晏、雁、搖(搖動)、硬……。
最後,益陽話有零韻母字。一個字隻有聲母,沒有韻母,在普通話以及北方話裡是不可想象的,但在益陽話裡就有。如紅、洪、弘、虹、鴻、蕻、逢、縫、奉、馮、鳳、甕、翁、嗡、蕹、嗯、你等,這些字隻有聲母n,沒有韻母。讀n時,不張嘴,隻鼻子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