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野雞新聞叫“據朋友圈消息”。
這不,近日一篇《總額1500億!華為年終獎曝光,入職3年能分到18萬!》的自媒體文章又在朋友圈、微博炸開了鍋。
文章稱“按照往年慣例,如果華為能夠達到應收額,那麼華為會抽出2000億獎勵員工!最少也會有1500億拿出補貼員工!華為今年畢業生又要享福了,沒準每個人年終獎都将超過20萬了。”
于是乎,吃瓜群衆們默默開啟了狂點贊模式,各種羨慕、誇獎根本停不下來……“哭暈在廁所” “這就是别人家的公司,我要辭職!” “華為還招不招人,看大門打掃衛生都行。”“在華為兩年買車,三年買房,五年買...”
但很快就被辟謠了。雖然并非來自華為官方,但據深圳晚報報道稱,一位華為銷售體系的工作人員稱并“沒那麼誇張,老員工還差不多,新員工基本不符,17級左右的員工要在西非的話,加上補貼有100萬。”
而華為一位技術人員表示,從他目前接觸到的來看,這應該是一則謠言。(因為華為2015年淨利潤為369億元,今年即便到500億,去哪拿1500億來發年終獎呢?所以這則消息有明顯的邏輯錯誤。)
更讓小編覺得好笑的是有華為員工在内部論壇抱怨道——
“我媽每天和我說你們華為公司多牛多牛,發年終獎多少多少,我都告訴她别看新聞了,全是謠言和誇張。她竟然還說,你年終獎原來這麼多,去年隻給我了X萬玩理财。我都哭了,稅後全給她她還以為我騙她……”
“媒體靠這個吸引眼球,殊不知它帶來的後果有多嚴重!前幾天老婆看了一個新聞,問我你們的月薪都6.5萬-8.25萬了?!媽呀!在華為幹了快20年,工資稅後也就……,我給老婆解釋,老婆似乎不相信,還以為我藏私房錢,有口難辨啊!”
不難看出,在華為員工們看來,這種病毒式的謠言傳播,不僅損害了華為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紮根技術努力奮鬥的想象,更是給華為員工們的家庭生活帶來說不清的矛盾!
經小編仔細搜索,這則消息其實最初來源自一個名為“愛理财鍊金”的P2P公衆号,後經過各種不知名或知名的公衆号轉發,迅速成為了熱點。(又是P2P公衆号,還記得前不久羅一笑事件背後的P2P公衆号嘛?!)而我們的注意力和情緒也就這樣被這些營銷機構輕易調動着,時而愛心泛濫,時而憤慨不已;時而驚濤駭浪,時而風平浪靜。
“可樂喝多了會緻癌”“爽歪歪、AD鈣奶含肉毒杆菌”“肯德基六個翅膀的雞”“玫琳凱産品含激素以及高劑量抗生素”“WTO保護期結束白領将破産”“成都女子推車數百米”……
在這一次次的鬧劇背後總是有營銷機構的身影,且各家微信運營公司借謠生利的商業模式已逐漸呈公司化運作趨勢:每條謠言每天每次幾百元,明碼标價。其中不乏一些大型企業炮制謠言,惡性競争。
這種謠言式的營銷,雖然能夠給營銷号帶來點擊率、關注度,甚至是真金白銀和名利,但它也是一把雙刃劍,最終不僅傷害公衆感情,損害消費者利益,也會給企業的長期發展造成巨大損失,因為謠言總有被揭穿的時候。
其實,不管我們喜歡不喜歡,企業總歸要通過營銷手段将公司業務、産品服務等傳播出去。然而令我們難過的是,有些時候他們總是會做一些糟糕的決定,并且很少考慮到這些決定可能會帶來的長遠負面影響,比如對品牌信任度、環境、社區的傷害等等。
所以在做營銷策略時,營銷人員是否應該考慮比較長遠的利益?企業是否應該關心營銷對于社會的影響,将社會責任納入其中?
在營銷活動中納入社會責任被稱之為社會責任營銷。這是一種營銷理念,即企業應該将“對于現在以及未來社會産生的最大利益是什麼?”納入考慮中。其實,履行社會責任也是同企業銷售直接相關的。
2014年尼爾森公司發布的全球企業社會責任對消費者的影響調查顯示,全球範圍内,企業社會責任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影響日益加大。其中,69%的中國受訪者表示更願意為具有環保意識行為和富有社會責任的企業買單,領先于全球平均比率14個百分點。
這是不是也意味着在我們的營銷活動中,可以将負責任的商業行為作為一種策略來提升業績?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那麼如何将CSR融入營銷?這裡有一些方式不妨嘗試嘗試。
1DO GOOD FOR GOOD,而不是為公關
責任營銷是要搞慈善、捐很多錢嗎?是要尋找有影響力的媒體進行大量報道嗎?
其實不然。企業應專注社會責任本身,因為企業在各個運營環節做了些什麼,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應了你的企業文化,這些都是可以轉化為積極的,良好的營銷行為。
因為最好的營銷專家認為,如果企業真正去做了一些讓人們記憶深刻的,願意談起的了不起的事情的話,做公關其實是非常容易且非常有趣的事。
2着眼長遠,而不是眼前
打破過分關注“短周期”營銷結果的習慣,因為如果一個企業隻是關注今天的結果而不考慮對明天帶來的潛在不利影響的話,企業的長遠利益和價值必定受損。
當企業計劃進行一場營銷活動時,是不是應該考慮你所發的微信、微博、博客可能會因為某些不負責任的内容,有可能讓潛在客戶在未來疏遠你?不要為了一時的喧鬧和熱炒就過早行動、草率行動,因為如果你沒有考慮到營銷行為對于公司和社會的長遠利益的話,你的計劃可能會适得其反。
3表達你的擔憂和想法
許多營銷人員總是避免幹預業務決策對于企業的影響,因為他們認為這并不是自己的工作。但是讨論這些影響卻是可以直接影響你做好工作的能力,這也本應該在你的權限之内。
這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公司想推出一個新的産品或擴大業務區域,而這些行動可能會帶來負面的社會影響……那麼請舉起手,表達你不能夠為這樣的決定做市場推廣,這絕對是你的工作。
你要知道,作為一個營銷人員,如果其他人的決策是有負面社會影響的話,這也會對企業帶來不利影響。在事情發展的太晚之前,解決這些障礙,因為好的營銷決定應該是讓企業、社會、營銷者都受益的。
2006年,邁克爾·波特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撰文指出:
“如果公司能夠用他們選擇核心業務那樣的方法和框架來分析企業社會責任的機會,他們就會發現,企業社會責任其實并不簡單意味着成本、約束或者說是慈善活動的需要,而是企業實現創新和提高競争優勢的潛在機會……這樣的思維在未來的競争中将是決定成敗的因素。”
所以,“責任營銷”要成為企業的一種戰略,不單純是一種概念。
(部分内容編譯整理自外文資料)
文|胡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