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前街是懷柔城區曆史最悠久的核心地段,街北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那就是明清縣署大門,也是現在的懷柔區政府大門。據懷柔縣志記載:該門“建于洪武十四年 (1381年), 面闊三間,前廊後廈, 朱門碧瓦,中間為通道,兩旁是門房,硬山調大脊”。自建成至今,這座縣衙大門一直是懷柔的衙署正門。且曆經多次修葺,仍保持原風格。
縣署大門 攝影:于書文
縣署大門建于明初
史籍記載,早在唐朝時,就已經出現“懷柔縣”的名稱,但其轄域大都為今順義區,基本不在今懷柔範圍。隋唐至元,懷柔始終沒有形成獨立建制。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檀州為密雲、懷柔二縣,此為懷柔建縣之始,距今已有654年。
縣治命名“懷柔”,本身具有很深的文化淵源和寓意。《禮記·中庸》有“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的說法,這是對“懷柔”二字的最早闡述。《漢書·郊祀志》記載:“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懷柔百神。”顔師古注:“懷,來也;柔,安也”。兩個字放在一起,就構成了古代統治階級的“懷柔政策”,即團結和睦、交融發展的意思。
縣城選址很有講究。在燕山山脈與華北平原自然形成的“溫柔臂彎”的最北端,萬裡長城懷柔段如一條長龍橫貫東西,使懷柔成為京師北門,畿輔屏翰,拱衛着京師的安全。明萬曆《懷柔縣志》對縣城周邊地理形勝有記載:“關塞諸山,雄峙于西北;渾河之水,環繞于東南。群山環峙,秀麗天成。”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懷柔城濃厚的軍事色彩,兵部、順天府、薊遼總督署先後在城内設立了察院、兵備道、守備衙、軍糧倉、曬米場等與軍事戍守直接相關的官署。
關于縣城的修築,明萬曆《懷柔縣志》中這樣記述:“懷柔自分壤之始,無城。已而為土城,已而又為磚城,率皆患至而後備之者。”就是說懷柔建縣之初,還沒有建築城池,後來才建了土城和磚城,原因是面臨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才建築的。那麼究竟何時修建的縣城和縣署呢?該志又記載:“懷柔縣舊有土城,甚大,創自洪武十四年。至成化三年,巡撫闫奏調三河等三縣民夫重修,以磚石,歲久傾圮。弘治十五年,兵備錢因城大民少,去其西半而城其東半焉。”
懷柔城内的主要建築有:縣署衙門、典史宅、廒神祠、廣濟倉、義學、舊兵道、大成坊、土地祠、曬米場、察院、文廟、關帝廟、八蠟廟、草場、馬神廟、守備衙等。
曾聽到有人說懷柔縣署大門與北京故宮同齡,筆者在查閱史料中發現,懷柔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而北京皇宮于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建,至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費時14年。二者都屬于明代前期建築,至今都已有600多年的曆史了,二者同齡的說法,基本成立。
上世紀50年代,拆除前的懷柔縣城南門(資料圖)
主要建築為“考中堂”
懷柔縣署大門飽經風雨,數次重修,不斷加固,但其風格和樣式始終未改,依然保持着端莊秀麗的古衙門的威儀。大門坐北朝南,應了那句“衙門口朝南開”的說辭。門房面闊3間,前廊後廈,朱門碧瓦。過廳中間為通道,兩邊為耳房,螭吻調脊,上覆綠色琉璃瓦和滴水,八檩結構,條石基礎。過廳兩側,八字牆外左右各有4間配房并自成院落。門廳前蹲立着兩座漢白玉石獅,威風凜凜。整個建築的大氣古樸與周圍的現代建築形成了巨大反差。
筆者查閱有關史籍記載,明萬曆年間,懷柔縣署大門外東側建有“彰善亭”,西側建有“瘅惡亭”,正前方建有“申明亭”。縣署原有房屋120間,具有相當規模。大門内建有儀門、大堂、考中堂,甬道旁有戒亭、聖旨坊、左右六房、吏舍堂,東有貯庫、寅賓館,西為寄庫,旁為幕廳,後有内宅。堂後有房屋三進,東側建書房三間,因移植紅螺寺筱竹于軒下,故名“螺竹軒”。此外,在大門内西側還建有監禁所,東側建有土地祠。
古有“官不修衙”的說法,在此後的數百年間,縣署不堪風吹雨淋,歲月剝蝕,幾近傾頹。至清康熙年間,“則城郭蕭條,居民寥落,縣治自門垣以緻堂寝無不頹壞”。其後經過選擇性翻建、維修,清代縣署用房一直保持在60間左右。縣署大門外具有鮮明文化内涵的“彰善”“瘅惡”“申明”三廳,因歲月的風雨剝蝕逐漸損毀,後來在正對大門的位置建了一座影壁。在儀門東南角建有藏冰窖,每歲冬月,奉工部之命采藏潔冰三千塊,以備上用。這是禦路邊縣署的獨特設施。可惜這些完備規整的建築,随着時代風雲的變幻而漸漸頹毀,僅遺下古老的衙門閱盡滄桑,留存于世。
昔時,縣署内的主要建築為大堂,也叫公堂、正堂、正廳等,是知縣發布政令、舉行重大典禮和公開審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級官員的地方。它是縣署的主體建築,高大雄偉、古樸肅穆,蔚為壯觀。大堂之後,應有二堂和三堂,懷柔未設置二堂,但有“考中堂”3間,是對案件的三堂會審之所。清康熙年間,在“考中堂”原址翻建為5間,并更名為“黍春堂”,延請康熙進士霸昌道陳鵬年撰寫匾額。
由“考中堂”更名“黍春堂”,源于“黍谷回春”的典故,具有深刻的文化寓意。史籍記載:“燕有黍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鄒子居之,吹律而溫氣至,後人遂名鄒子祭風台。名之曰‘黍谷回春’。”這裡的鄒子即戰國末期的哲學家、陰陽家鄒衍。相傳鄒衍得知燕國設立黃金台,招賢納士。便千裡跋涉,到燕國求仕。有一天,他出外遊曆,走到寒谷,坐下來休息,随手掏出洞箫吹了起來。優美的樂曲聲在峽谷中回蕩,趕走了寒氣,吹出了清泉,吹綠了溝谷。這裡的寒谷就是位于懷柔東南羅山附近的黍谷山(今屬密雲),故明代“黍谷陽和”為懷柔八景之一。
“黍春堂”即根據“黍谷回春”的典故,借以彰顯當任者的為民情懷,并期許後任者在入住黍春堂的時候,不忘對“苦寒之地”的懷柔“膏之以陰雨,扇之以仁風”。關注民生,體恤民情,“居斯堂也,上之王事不敢誤,下之民力不忍竭”,時時悲憫百姓的冷暖,做個青史留名的官吏。
一座縣衙 百代春秋
舊時,縣署之内,隻有三位有品級的官員,即七品知縣、八品縣丞、九品主簿。其他為負責文書工作的小吏、維護治安的衙役等。一般來說,知縣大人掌握一個縣的絕對權力。不同曆史時期,縣署内最高長官的稱謂也有所不同:縣令、知縣、縣尹、縣長,品級大多為正七品,當然也有例外。知縣都有哪些職責?《清史稿·職官志》記載:“知縣掌一縣治理,決訟斷辟,勸農赈貧,讨滑鋤奸,興養立教。凡貢士、讀法、養老、祀神,靡所不綜。”由此可見,古代縣官的職責可謂無所不包,幾乎綜合了我們今天的行政、司法及部分立法等諸多職能。
俗話說“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懷柔自建縣以來,衙署内不知來去了多少位縣太爺,據清康熙《懷柔縣志》的記載統計,僅明代洪熙至清代康熙朝,有名姓記載的懷柔知縣就有64人。這些人中,能在貧窮凋敝的三等小縣做滿任期就很不錯了,如能體恤百姓有所作為則更是可貴。
懷柔文史專家王寶駿在《清代懷柔縣署》一文中提到:“明清兩代,懷柔地瘠民貧,一般在懷擔任知縣者,大都在任一至兩年,便千方百計借故離任。有時一年之中,竟連換三至四位知縣。如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為王贻谷,八月換姚培基,十二月又換劉铠。鹹豐十年(1860年),六月知縣為高骧雲,不久就離任,不得已由平谷知縣郝聯薇兼任,十月又改由北路同知呂圻代攝,十一月又改任張燦,一年換了四任知縣。”
當然,懷柔曆任知縣中也不乏忠于職守、有所作為的清官。康熙《懷柔縣志》記載入祠懷柔名宦祠的知縣明代有邵元亨、夏勳;清代有張萬略、劉騰蛟。他們皆因勤勉愛民、廉潔從政、秉公斷案、赈濟災民的政績而榜上留名。也有未列入名宦祠卻因口碑不錯被後人稱贊的知縣如史國典、吳景果等。
懷柔縣署大門規模不大,但布局嚴謹,幾經風雨卻奇迹般地得以完整保存,幸運地成為一處彌足珍貴的曆史标本,對于我們研究古代政權建設和古典建築的藝術風貌以及衙門文化,無疑具有重大作用。
來源 北京晚報 作者 于書文
流程編輯 U003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