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演3天,日夜5場,昨晚落幕的上海京劇院經典保留劇目《智取威虎山》吸引了老少戲迷舉家來看。這群“懂經”的戲迷不光是來看經典,更是來一睹上京第七代“楊子榮”——吳響軍和趙宏運的風采。
圖說: 《智取威虎山》海報 官方圖
上周,第六代“楊子榮”傅希如、藍天剛剛在城市劇院演了《智取威虎山》,第七代楊子榮要首秀的消息一出,老戲迷們紛紛購票支持。這次因為是暑期公益場,最高票價不過80,還有一部分票免費贈送給了退伍軍人,現場氣氛尤為熱烈。前面3場,上海京劇院文武老生吳響軍演上半場,武生演員趙宏運演下半場,後2場,兩人再輪換次序。看完他們的首秀,上海京劇院院長張帆說道:“雖然離形成自己的風格還言之過早,但他們的表現非常可圈可點。”
第六代“楊子榮”們在舞台上風華正茂,培養下一代“楊子榮”依然有着正當時的理由。年初,上京從青年演員中挑選出吳響軍和趙宏運2位青年人才,作為第七代“楊子榮”的傳承人。三十出頭的吳響軍擅文戲,90後的趙宏運擅武戲。早已退休的第四代“楊子榮”何澍受邀來到排練廳,每天給兩位新晉“楊子榮”說戲。
圖說:吳響軍飾演的楊子榮 上京供圖
讓吳響軍印象最深的是,何澍并沒有教給他們某一個動作到底要怎麼做,“隻要你們走得好看,但是記住一定要從人物性格出發”。于是,吳響軍版的楊子榮,不僅有解放軍的正氣,到後來打進匪窟之後,還有一點壞壞的匪氣。對他來說,表演并不是最難的,最難的是練氣力。《智取威虎山》的上半場留給演員的氣口不多,常常一口氣就要唱一大段,楊子榮的英雄形象永遠不倒,演員的聲音也永遠不能倒。排練的時候吳響軍就覺得體力有點跟不上,經過一段時間跑步與力量訓練的結合,才算是能把這出戲扛下來。
相反,到了趙宏運這裡,體力問題簡直是小菜一碟,全戲40秒的武戲對他來說根本就不過瘾。不過,上學期間隻學過一出文戲的他,這次為了均衡發展可算有機會好好惡補了一下。戲裡最出名的“披荊棘”唱段讓趙宏運練了不知道多少次,每一個小腔兒都要吃準,再感情充沛地演繹出來。趙宏運的嗓子細,何澍就因材施教讓他“拎着唱”,唱起來馬上就輕松很多。
圖說:趙宏運飾演的楊子榮 上京供圖
演出時,何澍就坐在台下看,等戲結束,他來到化妝間,專門給兩個年輕人提點,動作、眼神以及念白方面要如何再加強。不管怎麼說,吳響軍和趙宏運的“楊子榮”首秀算是順利完成,在衆多京劇名家演繹的範本下成為上京這部“壓箱底”劇目的新一代傳人,兩位演員都深知還有很多不足。多琢磨、多排練、多演出,先拷貝不走樣,再在一場場表演和總結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是他們拿下這部戲最好的捷徑。(本報記者 趙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