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魚的朋友注意!
最近吃魚要小心!
到底怎麼回事呢?
原來你愛吃的魚裡
可能潛伏着一種
殺傷力大的病菌
香港40天79人染緻命病菌
其中7人死亡
最近,香港集中爆發了一種緻命病菌:侵入性乙型鍊球菌,緻死率達11%,比新冠在當地的死亡率(1.7%)還高!
一般來說,這種菌的常見傳播途徑是母嬰傳播,能導緻孕婦産褥期膿毒血症、新生兒腦膜炎。
但這一次,卻發現在沒啥聯系的非血親人群中傳播!
據香港衛生防護中心通報——
截至10月18日,香港40天裡已錄得79宗感染個案,包括42男37女,年齡在1個月-96歲之間。他們主要出現了敗血症、腦膜炎、化膿性關節炎或膿腫/蜂窩組織炎等症狀。
其中有7人已死亡,38人留醫,34人出院。
對此,有感染及傳染病科醫生表示,這情況相當罕見!畢竟過去3年,入侵性乙型鍊球菌感染病例平均每月隻有9-26宗。
是什麼原因導緻突然爆發呢?
放倒他們的
是飯桌上很常見的淡水魚
據悉,這次短時間内集中爆發
可能是和香港人
常吃的一樣食材有關
淡水魚!
據香港防護中心調查取樣——
發現大多數感染者是廚師和兼職魚販,他們發病前,都曾接觸過淡水魚,如鲩魚。有的曾經吃過,有的說自己煮魚時手上帶有傷口。
而且,檢測發現近一半患者,都感染了ST283乙型鍊球菌。這種型号的病菌,喜歡寄生于活魚體内。一旦人吃了沒有經過任何殺菌處理的魚類,它就會立刻找到下一任宿主,且大面積擴散前,宿主不會察覺。
由此,工作人員推斷,這79個人可能是通過血液(手上的傷口導緻了感染)或食用沒煮熟的淡水魚中招。
其實
這次香港爆發的乙型鍊球菌疫情
并非世界先例
有人喪命,有人截肢!
新加坡也曾“爆雷”,355人中招
早在2015年,新加坡國家環境局(NEA)就已公布。這也是全球第一次的乙型鍊球菌大爆發。
在355例感染病例中,有150人被懷疑是因進食生魚片而感染,其中2人死亡,有人截肢保命。
當年12月5日,新加坡宣布無限期禁止商販、自助餐供貨商等零售商售賣淡水魚生魚片,違者可被勒令停業。
一轉眼
這場“事件”已經過去了6年
就在大家以為這要命的病菌要消停時
它又來了
聯合國發出警告!
東南亞正被惡菌肆虐
身體健康也中招
目前,除了香港,老撾、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也發現了乙型鍊球菌入侵感染病例。
其中,侵入性ST283乙型鍊球菌在泰國和老撾,感染人的比例更是高達70%,而且,超20%的感染病例為健康的成年人,沒有合并症。
聯合國聯農組織由此發出警告,提示小心食用在東南亞地區廣泛食用的淡水魚——羅非魚。
此外,廣東養殖的虎紋蛙亦曾分離出乙型鍊球菌的ST283的變異型株。
專家稱,一旦暴發必将導緻嚴重感染,其死亡率非常高,不容小觑。
如此危險的病毒
感染之後會有怎樣的症狀呢?
大家注意
身體出現這些情況就要提高警惕了
中招後有這些症狀
嚴重或緻死
侵入性乙型鍊球菌一旦入血,就能破壞人體不同器官,導緻敗血症、腦膜炎等,嚴重可緻死。但一開始,它卻會很“溫柔”。
以ST283乙型鍊球菌為例——
初期人隻感覺有點發燒、身體不适,并沒有特别劇烈的表現;
等到後期,人的頸椎、脊椎、關節、腳踝等位置,都有可能被入侵,造成嚴重感染,甚至骨骼壞死截肢或死亡;
對于健康的人,這貨同樣狠——可造成人腦損傷等。
如果長期寄生在孕婦身上,它可能還會誘發寶寶腦膜炎。
所以
為了不發生血的教訓
大家在處理淡水魚時
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專家提醒:
處理海鮮時要戴手套
還要煮熟再吃!
為了免受乙型鍊球菌拖累,專家建議,大家要避免徒手揀魚,處理海鮮魚蝦時要戴手套,此外,手部有傷口、有免疫力問題或有長期患病的人要格外小心。
最後還要記得,海鮮魚蝦要徹底煮熟才能下肚。
特别是吃生滾魚片粥時、打火鍋點了脆鲩時,甚至在餐廳裡吃酸菜魚時(那些也是淡水魚)。
雖然廣東人吃東西講究“鮮“,雞有雞味,魚有魚味,最怕煮過頭。
但是最近這段時間
甯可煮熟一點
還是要安全第一!
除此之外
處理海鮮時
遇到這些情況大家也要注意
01
不小心被紮傷怎麼辦
✎正确的處理方法
如果傷口較淺,及時将表面血液擠出,流動水下沖洗傷口5分鐘,消毒傷口;如果傷口較深,經過基礎的處理後,需要立即到醫院就醫。
✎切不可亂用一些不可靠的土方法處理
① 用米酒消毒
米酒酒精含量很低,消毒效果非常有限。
② 用食醋塗抹傷口
用食醋塗抹傷口有可能加速嗜酸細菌的生長繁殖。
③ 往傷口撒白糖、食鹽
往傷口撒白糖、食鹽會使細胞脫水死亡,不僅會痛,還會影響傷口愈合。
④ 傷口撒面粉
面粉确實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但面粉中難免沾了一些細菌,可能引起傷口感染。
如果不小心被紮傷
還出現了下面這些情況
你就要重視了
02
出現這些情況速就醫
① 傷口裡有魚刺等異物
被海鮮弄傷,海鮮身上的鉗、刺等異物可能留在傷口内。
此時,一定要去醫院及時取出,否則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② 皮膚傷口又窄又深
被蟹鉗、魚鳍刺傷後所形成的傷口往往都有一個特點:創口大多比較深、比較窄。
這種深而窄的創口很容易形成一個少氧甚至無氧的環境,特别适合一些厭氧菌的繁殖和生長,特别是破傷風杆菌。
一旦被感染,破傷風杆菌就會釋放毒素,引起全身肌肉痙攣,甚至死亡。
對這類傷口,大家可以先用清水沖洗消毒後到醫院做清創處理。
來源: 沈陽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