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認為“血脂是由水谷所化生,與津液同源”,若氣血運行不暢,津液不能正常生成,産生的脂肪與痰濕就會導緻氣滞血瘀,痰凝,堵塞脈絡而生病。
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聊“濕熱型高血脂”,下面就給大家講一個“醫案”。
記得王先生第一次問診的時候,還是上半年,當時與他溝通的時候,說自己在2年前,突然出現了右手臂麻木。
就這樣,身上的不适感越來越多,頭痛,眼睛發脹,經常煩躁易怒,胸口發悶,仿佛喘不上氣一樣。
最嚴重的時候,胸部會有脹痛感,仿佛一天到晚憋着一口氣一樣。
并且,小便黃,大便幹燥,嘴巴裡黏黏的。
吃了很多藥,也都沒啥效果,被折磨得精疲力盡,成宿成宿睡不好。
刻診,脈滑,舌體胖大,舌苔滑,面色紅潤,身形胖大。
情況了解了,但見——
槐米,薏苡仁,半夏,荷葉梗,炒枳實,竹茹,空單草,茯苓,橘皮,天竺黃,生甘草,川黃連。水煎服,每日一劑。
二診:服用6劑後,患者頭暈,麻木,胸悶情況大大減輕。此時,原方不動繼續投用6劑。
三診:大便還有幹燥,偶爾煩躁,頭暈依舊有。再次刻診,脈沉滑,舌苔滑膩。此時,原方中去掉茯苓,加入酒制大黃,菊花。
四診:上方每隔一日服用一劑,所有症狀均減輕,不适感也消失。
五診:諸證悉平,複查時,血脂指标均已回歸正常線。
其實,該患者就是典型的“濕熱型高血脂”,因為初次刻診,脈滑,舌體胖大,舌苔滑是“痰濕受阻”的表現。
另外,此人的大便幹燥,小便發黃,并且易怒,說明體内有熱,那濕與熱交雜,就形成了“濕熱”。
當濕熱在體内受到了阻礙,患者就會出現頭暈,胸悶的現象。當濕熱泛于口,舌苔就會滑膩。濕熱散于“三焦”,患者就會臉紅。
最重要的是,濕熱阻滞,影響到了氣血的流動,此時筋失所養,患者的手臂就會出現發麻的現象。
總的來看,濕熱阻滞,會導緻全身上下那都不舒服,血脂出現異常,隻不過是體現的一個指标。
既然是濕熱造成的,那就“化濕熱”:
槐米,薏苡仁,半夏,荷葉梗,炒枳實,竹茹,空單草,茯苓,橘皮,天竺黃,生甘草,川黃連。
方子中的“川黃連,竹茹,天竺黃”具有清化痰熱的功效,再搭配槐米,龍膽草,有很好的清熱功效。
荷葉梗,枳實有助于理氣。而“半夏,茯苓,陳皮”是“二陳湯”的化裁,具有化濕的效果,搭配“薏苡仁,荷葉”能進一步化濕濁。
道理也很簡答,就直接“對症下藥”,寫出來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不要去糾結“結果”,要去尋找原因。
既然得了“高血脂”,那就不要怕,隻要能找到原因,中醫都是可以進行調理的,“根治”的話每個人都不能保證。
但,中醫能做到,讓你“舒服”,也正是最厲害的地方。
相信我們身邊或多或少都有血脂異常的人,特别是在40歲以上的人群裡,很常見。
我的建議是,如果真的有務必去看中醫,能從最根本的地方解決問題,而不是隻治标。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我是@心血管專家羅繼紅,您身邊的心腦血管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