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西紅柿的味道似乎大不如前了。為什麼西紅柿變得越來越難吃了?
西紅柿的味道變化上海農科院曾對51個品種的西紅柿做了檢測,結果發現,現在西紅柿裡的可溶性糖類都下降了不少。與30年前相比,番茄的硬度也上漲了将近5個點。
有人猜這可能是打了催熟劑,番茄還沒熟的時候就給摘下來了。呃,不能說完全不對吧,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西紅柿
西紅柿、番茄、洋柿子,聽這名字就知道,這家夥是從國外傳過來的。西紅柿原産于南美洲,1523年由墨西哥傳到西班牙,随後傳到意大利和歐洲各國。起初作為觀賞植物,18世紀中期才開始作為使用作物。
吃番茄的故事大家應該聽說過,起初有人吃了之後出現了頭疼、腹瀉,人們就覺得這東西有毒。後來才知道,有毒的其實是裝番茄的鉛盤與番茄産生的化合物。
西紅柿
中國的西紅柿在17世紀傳入,由于溫度适宜,對土壤的要求也不高,就在我國大批量栽培了。
小時候,西紅柿種在農村的菜園子裡。夏天摘一顆,扔到井水裡冰一冰,那口感絲毫不亞于冰鎮西瓜。可現在到了大棚種植,實現了西紅柿自由卻丢了口感。
這是因為現代化機械運作的情況下,必須在西紅柿表皮比較硬的時候前去采摘。我們定義好番茄的标準就是好吃,但種番茄的人定義番茄好不好,标準就是結實不結實,扛不扛得住機械地蹂躏。
小西紅柿
隻有爛果率低的番茄,才是适合大規模推廣種植的好番茄,才能保證全國十幾億人的日常所需。
西紅柿的品種發展你可能不知道,我們現在吃的番茄其實和70年前的番茄并不是一個品種。
番茄這種東西早在拿破侖時期就已經成了一種主流食物,當時的航海家會把番茄做成罐頭,給船員們補充維生素。
西紅柿
可這種番茄到了二戰時期就不怎麼受人待見了。并不是說戰争時期資源匮乏,人們吃不起,而是這種古老品種的番茄雖然吃起來香軟多汁,但着實不利于長途運輸,爛果率奇高。一車番茄運到前線,估計就成一鍋番茄湯了。
上世紀50年代,英國率先開始了“番茄基因改造計劃”。他們發現,番茄植株裡的一種IS基因可以讓番茄的莖直挺挺地長成一根,這樣就能節省很多人工勞力。
西紅柿
随後,荷蘭人又在番茄中加入了一種抑制基因,可以讓番茄的成熟速度放慢,讓番茄在采摘下來之後,表皮周邊不會出現褶皺。這兩種發現一結合,巧了,正适合二戰以後人們對機械化生産的向往。
這種轉基因番茄很快就取代了原有植株,在美國佛羅裡達批量種植。當時的蘇聯眼看美國有了這種番茄,于是也研制出了類似的半矮生番茄。
建國之初,這種番茄就和工業機器一起,被引進到了中國,中國則負責将這些番茄加工成罐頭出口到蘇聯。直到現在,中國仍然是俄羅斯最大的番茄供應商。看起來這戰鬥民族還挺稀罕咱們的番茄。
到了60年代,我國的番茄基因改造主旋律還是要求畝産高、抗病性高,說白了就是産量大,好養活。
西紅柿
經過不斷嘗試,我們在蘇聯的這種半矮生番茄中雜交出了單果重量大,香甜多汁的軟果番茄。
中國的西紅柿種類在我們傳統的理解中,又紅又大的番茄就是好番茄。但事實上,小時候在農村菜園子裡種的番茄雖然紅中帶青,卻依然香甜可口。導緻番茄便難吃的根本原因還是城市化。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個村落都陸陸續續地變成了城市,以前那種集體菜園子也越來越少了。這時候的我們就和二戰時期的西方各國面臨着同一個問題,運輸。
西紅柿
回到我們上面講的,傳統印象中個大色紅的番茄就是好番茄。于是我們就去引進了之前美國培育的品種。
在基因改造的催化下,這種番茄在美國的收割機下被蹂躏了半個世紀,表皮質量肯定是值得放心。這種風格的番茄也符合我們消費者的審美。
于是呢,從千禧年至今,我國的番茄産量幾乎翻了一倍。大棚種植和機械化農場,也使得我們現在買番茄越來越容易了,市面上的番茄價格也越來越容易便宜。但與此同時,番茄在味道上出現了一些小變化。
大家星期天可以到家門口的超市逛一逛,現在超市裡賣的基本都是英國和荷蘭雜交培育的那一批番茄。果實又大又紅,就是吃着有點硬。不甜也不酸,直接生吃肯定是不行了,不過炒菜還能炒出一些湯汁。
西紅柿
2019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一項課題研究小組,對全球各地的番茄做了統計。研究發現,現在的番茄由于長期雜交和基因改造,相比早期番茄,已經缺失了25%左右的基因。也就是說,我們童年時那種番茄可能真的是一去不複返了。
這份研究報告一發表,人們也逐漸意識到了這種問題。随即又開始了選種和培育,希望把早期那些軟番茄再給培育回來。能不能吃上童年的那種番茄,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