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關節軟骨纖維化、皲裂、潰瘍、脫失而緻關節疼痛為主要症狀的退行性疾病。
二:病因:
與年齡、性别、肥胖、炎症、創傷和積累性勞損(特殊職業)、遺傳和體質因素或先天性疾病等有關。原發性OA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無明确的全身或局部誘因,與遺傳和體質因素有一定的關系。繼發性OA可發生于青壯年,繼發于創傷、炎症、關節不穩定、積累性勞損或先天性疾病等。OA累及部位包括膝、髋、踝、手和脊柱(頸椎、腰椎)等關節。病理特點為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滑膜病變、關節囊攣縮、韌帶松弛或攣縮、肌肉萎縮無力等。
三:臨床表現(關節疼痛、畸形與活動功能障礙):
1.關節疼痛及壓痛:髋、膝及指間關節常見。初期間斷隐痛,活動後加重休息後好轉;晚期持續性疼痛或夜間痛。天氣變化、寒冷、潮濕環境可加重。關節局部可壓痛。
2.晨僵及關節活動受限:晨起晨僵時關節僵硬及發緊感活動後可緩解,持續時間常為幾至十幾分鐘,極少超30 min,中期可出現關節絞鎖,晚期關節活動受限加重緻殘疾。常見髋、膝關節。骨摩擦音(感):常見于膝關節OA[19,20]。由于關節軟骨破壞,關節面不平整,活動時可以出現骨摩擦音(感)。
3.關節腫大畸形:關節腫大以指間關節最為常見且明顯,出現Heberden結節和Bouchard結節。膝關節因骨贅形成或滑膜炎症積液也可以造成關節腫大。
4.肌肉萎縮:常見于膝關節OA。關節疼痛和活動能力下降可以導緻受累關節周圍肌肉萎縮,關節無力。
四: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首選的影像學檢查,為明确臨床診斷的"金标準",X線片上OA三大典型表現為:①受累關節非對稱性關節間隙變窄,②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骨囊變指骨質發生破壞骨内空腔形成,X線平片上表現為高透亮影且與正常的骨質之間有明顯的界限。骨囊變大部分是一種良性病變方式,常見于骨關節炎和骨壞死的發病機制中,骨關節炎如出現囊性變表明關節内關節軟骨已經嚴重受損,關節軟骨下骨正在受損和壞死,下一步是會出現明顯骨質增生、關節畸形和關節内關節間隙變窄。而在骨壞死過程中,一旦出現骨囊性變,說明骨可能會塌陷。在此期間仍處于骨壞死的早期階段,如果早期治療,骨壞死可獲得較好的預後。大多數囊腫是因骨質疏松引起,絕大多數見于老年人老年性膝關節骨關節炎等等。老年性的骨質疏松引發的骨折囊變大多直接進行抗骨質疏松治療即可,如囊腫較大則多需行手術治療将囊腫清除後才能夠恢複)③關節邊緣骨贅形成(骨贅又叫骨刺,還稱骨質增生,是軟骨被破壞後,軟骨膜過度增生而産生的新骨,經骨化後形成骨贅,這是骨性關節炎病理過程中的一種代償反應。 增生的骨贅通常在骨骼的兩端四周同時存在,但投影在平面的X線片上,可能僅表現為基底寬、尖端細的粗刺形狀)。部分可有不同程度關節腫脹,關節内可見遊離體(所謂的“關節鼠”是指關節有退行病變或損傷時從關節内的組織上脫落下來的組織碎片)甚至關節變形。
2.CT:常表現為受累關節間隙狹窄、軟骨下骨硬化/囊性變和骨贅增生等,多用于OA的鑒别診斷。
3.MRI:受累關節軟骨厚度變薄、缺損,骨髓水腫、半月闆損傷及變性、關節積液及腘窩囊腫。對臨床診斷早期有一定價值,多用于OA鑒别診斷。
五:實驗室檢查:骨關節炎者血常規、蛋白電泳、免疫複合物及血清補體指标一般在正常範圍。若同時有滑膜炎症,可出現C反應蛋白和紅細胞沉降率(ESR)輕度增高。繼發性OA可出現與原發病相關實驗室檢查異常。
六:診斷:據症狀/體征、X線表現、實驗室檢查(主要用于發現繼發性骨關節炎)可做出臨床診斷。髋關節、膝關節和指間關節OA的診斷标準參考如下。
髋關節骨關節炎診斷标準
膝關節骨關節炎診斷标準
指間關節骨關節炎診斷标準
西羅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李雪峰)2022年7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