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位讀者的來信:
我因為疫情和生寶寶已經有三年沒有回娘家了,希望可以帶着剛出生的二寶回家給父母看看。因為大寶正在上小學,希望可以趁清明的小假期回家卻沒有想到這樣的要求被拒絕了。
遠嫁的女兒不孝順,這句話是我媽媽說的。也因為遠嫁不能和父母在一起沒有在他們身邊盡孝,我心裡一直很愧疚。本想着這次清明節可以回家與他們團聚,卻被爸爸的一句話讓我淚流滿面。
家裡的風俗,清明節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回家的,更不要說去掃墓了。本想着和爸媽争論幾句,爸爸卻說:“你不介意,我們也不介意,但是你弟弟結婚了,怕弟媳會介意。風俗這東西還是要遵守呀,萬一要是你弟媳有個什麼不順還不是會怪你。“
我老家的風俗,出嫁的女兒大年三十是不能回娘家過年的。就算是回家了,大年三十晚上和大年初一也是需要在外面住酒店。更别說在娘家坐月子了,那個太晦氣了。
都是父母生的,就因為出嫁了而成為外人。我一年才有空回家二次,本想着這次清明節能帶着二寶給大家看看。到底是我不孝還是爸爸媽媽不要我了?
天晴:
這位女士你的心情我完全能理解,做為同樣是一名遠嫁的女兒,我也有過被這樣的拒絕。清明節難得放假,可以帶着家人和孩子團聚一番非常難得,被父母這樣拒絕的确挺難受的。
1.在傳統的觀念中,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出嫁之後就是婆家的人,從名義上說,已經不屬于這個家族了。
2.受“男尊女卑”老觀念的影響,所以女兒在清明節不能回娘家,也不能在娘家祭祖。在許多地方,尤其是在農村,有着清明節不能回娘家的風俗。認為農村人對清明節看得很重,家家戶戶要上墳祭祖,但出嫁的姑娘是不回娘家上墳的。
3.農村人認為姑娘是人家的人,若家裡有兒子,娘家的人不願意女兒回娘家上墳,怕别人說娘屋裡沒有人,隻有娘家無兒子的人家,姑娘才能回娘家上墳。
畢竟多年的陳舊觀點是很難改變的,我們不一定要認同迷信,但是如果說父母的意願很強烈的話,還是要尊重傳統風俗和他人的觀點,不必要直接與父母發生沖撞。清明節是國家法定的節假日,前後有三天假期,其他的兩天假日也可以做好回家計劃。
畢竟,如何度過節日應當我們自己掌控。一切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