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診是中醫的一大特色。舌頭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會反應出我們的身體狀況。一般正常人的舌頭是淡紅色的。
但是很多人照鏡子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舌苔發白并且厚膩,舌頭兩邊都是齒痕,有的人舌頭還會胖大鼓起來。
這是典型的脾濕伴有嚴重脾寒的症狀,如果平時還有痰多、濕氣重,腹脹、腹瀉、頭身困重或者浮腫尿少的情況,就需要考慮進行幹預治療了。
脾在五行中屬土,喜燥而惡濕。
就像是平常種地,如果水多了,就成了沼澤,不再适合種莊稼了。肝髒也是如此,脾裡的濕氣多了,就會把陽氣遮住,所以會産生腹痛、腹瀉、腹脹等情況。
要想排掉脾裡的寒濕,就需要溫陽健脾,行氣利水。
給大家推薦一個古代良方,實脾祛寒濕,解決氣滞食積,痰濕寒涼,尿少浮腫等問題。
【經方】實脾散
【組成】白術、厚樸、木瓜、木香、草果、大腹子、茯苓、幹姜、制附子、炙甘草、生姜、大棗
這個方子用藥十分講究,圍繞脾濕、脾寒、脾滿三個方面進行,把可能出現的問題一掃而光。
我把這十幾味藥材,分為了三組,下面給大家逐一解釋它們的巧妙之處
首先來看第一組藥材:大腹子、茯苓、白術
【大腹子】行氣又利水,中醫認為氣行則可助水運,因此可以用來治療水腫實證、大小便不利以及寒濕腳氣腫痛等症狀。
【茯苓】藥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能夠健脾、滲濕而止瀉,尤其擅長于治療脾虛、濕盛所導緻的洩瀉症狀。
【白術】歸脾經、歸胃經,可以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也可以用于腹脹、洩瀉的治療。
這三味藥材健脾利水,針對的是脾虛濕盛。
來看第二組藥材:幹姜、制附子、草蔻
【幹姜】藥性辛、熱,歸脾經、胃經,主入脾胃而長于溫中散寒、健運脾陽,所以是溫暖中焦的一個中藥。
【制附子】可以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常配合人參、幹姜、炙甘草等品同用,還可以用于腎陽不足、畏寒肢冷、脾陽不振、腹疼、便溏等症。
【草蔻】有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的功用,床中常用于寒和濕的内阻,導緻了肚子的脹滿,腹脹的病症。
這三味藥都偏辛熱,主要針對的是脾寒。
最後來看第三組藥材:木香、厚樸
【木香】主要功效是行氣止痛,健脾消食,能行氣滞,調和脾胃,打通胃道腸腑之氣,消除瘀滞。
【厚樸】能夠燥濕消痰、下氣平喘,把胃腸堆積的氣滞痰濕打通,從腸道裡面排出。
這兩味藥,解決的就是脾滿的問題了。
剩下的木瓜、甘草、生姜、大棗就用來調和諸藥,讓方子發揮更大的作用。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如果您有腦中風後遺症,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頭暈失眠等心腦血管疾病!可留言咨詢@心腦血管桑鳳梅,我會盡快解答您的疑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