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區位于中國北部邊疆,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土地總面積118.3萬平方公裡,占全國總面積的12.3%。而内蒙古自治區是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區,由于地域遼闊、狹長,生活在不同地區的蒙古族,其風俗習慣也不相同,風土人情也不盡相同。
内蒙古風土人情之服裝服飾
蒙古民族服飾,是蒙古民族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從上古到蒙古汗國,從元、明、清到現在,随着曆史的發展,曆代蒙古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産實踐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并不斷吸收兄弟民族服飾之精華,逐步完善和豐富自己傳統服飾的服飾種類、款式風格、面料色彩、縫制工藝,創造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服飾,為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增添了燦爛的光輝。
蒙古民族服飾,作為蒙古民族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它有兩個突出的曆史特點,這就是它的獨特的款式風格和代代相傳的生命力。蒙古民族服飾千百年來始終與蒙古民族人民相依為命,從不間斷地延續着、發展着。蒙古民族服飾在今後的發展進程中必将更加主富多彩,更加普及盛行,為發展民族文化。美化人民生活,進而對國内外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起到積極作用。
内蒙古風土人情之烤全羊
整羊整牛,也稱全羊、全牛,是蒙古人款待貴賓的傳統禮儀。 自古以來,蒙古人就有吃整羊、喝馬奶酒和給遠征人攜帶綿羔羊熟肉條的習慣。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建造白色大蒙古包,用整羊招待來客和祭禮神祗。最隆重的席面,有整牛、珠瑪、整羊三種,主要取其完整、齊全之意。禮獻整牛,除了祭祀犧牲,一般隻取牛的某一部位,比如說,為65歲以上老年人祝壽,僅象征性地獻上牛烏查(蒙古族叫烏古查,即牛羊軟肋脊肉)。珠瑪,又分為立式珠瑪,也就是最講究的整羊,其特點是褪毛、帶皮、烤制。
整羊席不象珠瑪那樣精制,其特點是去皮、煮制。禮獻整羊也象獻整牛一樣,根據不同需要和對象,采取不同方式。有時獻上完整的羊肉,有時獻羊的某一部分。春節時招待親朋好友和貴賓時,把熟羊頭放在大方木盤中間,周圍擺滿各種奶食品和點心端上,是隆重禮儀。 整牛、整羊、珠瑪的加工方法,各地不盡一緻,但必須保證食品的完整,避免損壞皮肉。整羊的擺法;羊頭必須向着主賓。
在宴會上用整羊招待客人時 ,一般要唱贊歌敬酒三巡 ,當賓客們開始唱和時,再斟一杯酒,誦獻整羊的祝辭。專門向執刀割肉、招待客人的人敬酒一杯之後,主人請席間長者先動刀。那位執刀招待,蒙古語稱“渾都格其”。長者接過蒙古刀,在羊頭的前額劃個“十”字,從羊的腦後、嘴角兩邊、兩個耳朵、兩個眼眶、脖頸、硬腭上割下幾塊肉,再把羊頭轉向主賓。主賓端起羊頭回贈主人。主人端過一個空盤,接過羊頭和長者割下的部位肉,擺在佛龛前敬佛。接着用專用的蒙古刀,從羊烏查的右側、左側切出長條薄片,左右交換放置。割羊烏查前半部時,刀刃向外。如此切割三次之後,分節卸下其它骨頭(過席的羊烏查隻能切一刀),由陽面轉圈後,退回去放入肉湯裡熱,然後上桌進餐。退下整羊後,上肉湯。 禮獻整羊時,通常安排專人獻祝辭。誦祝前,要向祝辭人敬酒一杯。祝辭人用無名指蘸酒彈酹,然後舉杯祝辭。
内蒙古風土人情之那達慕
“那達慕”大會,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區等地的蒙古、鄂溫克、達斡爾等少數民族人民的盛大集會。“那達慕”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娛樂”或“遊戲”。每年夏、秋季節舉行。大會期間,各地農牧民騎着馬,趕着車,帶着皮毛、藥材等農牧産品。成群結隊的彙集于大會的廣場。并在會場周圍的綠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那達慕”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古老而又神聖。它有着悠久的曆史。
“最早記載“那達慕”活動的是1225年用畏兀兒蒙文(古蒙古文)銘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在這篇石刻中說:成吉思汗為了慶祝征服花刺子模的勝利,在布哈蘇齊海舉行了一次盛大的“那達慕”大會。會上舉行了射箭比賽。後來,凡牧馬較多的部落舉行“那達慕”大會時,都要進行賽馬。在蒙古族文學巨著《格斯爾傳》及其他民間史詩,對賽馬都有描寫。摔跤則更為普遍,一般的“那達慕”大會,多以摔跤比賽為主。
元、明兩代,射箭、賽馬和摔跤比賽結合一起,從此形成男子三項“那達慕”大會比賽的固定形式。 清代,“那達慕”逐步變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組織有目的的遊藝活動,其規模、形式和内容較前均有發展。但當時由于王公貴族的操縱,“那達慕”會經常由王爺的摔跤手。賽馬手和射箭手獲得冠軍。
按蒙古族的傳統習慣,“那達慕”大會曆來有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那達慕”大會,參加摔跤賽的五百一十二人,馬三百匹左右,會期七至十天;中型“那達慕”大會,摔跤手二百五十六名,馬一百至一百五十匹,會期五至七天;小型“那達慕”大會,摔跤手一百二十八名或六十四名,馬三十至五十匹左右,會期三至五天。
内蒙古風土人情之祭敖包
“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敖包通常設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頭堆成一座圓錐形的實心塔,頂端插着一根長杆,杆頭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經文布條,四面放着燒柏香的墊石;在敖包旁還插滿樹枝,供有整羊、馬奶酒、黃油和奶酪等等。祭敖包時,在古代,由薩滿教巫師擊鼓念咒,膜拜祈禱;在近代,由喇嘛焚香點火,頌詞念經。牧民們都圍繞着敖包,從左向右轉三圈,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襲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為山的高大雄偉,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靈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來表達對高山的崇拜,對神靈的祈禱。
内蒙古風土人情之獻哈達
哈達,蒙古族人民用來表示敬意的一種禮品。蒙古族人民的最高禮節就是獻上哈達。哈達,是一種生絲織巾,顔色很多,與辦多用白色、藍色和黃色。長度通常為1.5米,最長的有4米,寬度不等。兩端有穗,約6厘米。哈達上繡有佛像或雲紋、八寶、壽字等吉祥圖案。哈達最初是喇嘛教寺廟中一種祭神的用品。随着喇嘛教的傳入,獻哈達的意識很快被蒙古族人民接受。蒙古族人民每逢貴客來臨、敬神祭祖、拜見尊長、婚嫁節慶、祝賀生日、遠行送别、盛大慶典等重要場合,都要獻哈達來表達自己的誠心和美好的祝願。
内蒙古風土人情之春節
春節是鄂倫春族最隆重的節日,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舉行,一般要進行四至五天,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區和東北鄂倫春族地區。鄂倫春族的春節源于漢族習俗。節前,人們忙着置辦年貨,清掃庭院;上山狩獵或在外工作的人們,都要趕回家,準備過年。除夕,家家戶戶祭祀祖先和北鬥星,吃團圓飯,守夜。
太陽出來以後,人們穿上新衣服,攜兒帶女,帶着酒肉互相拜年,先到氏族或家族中最年長者家裡行拜,然後再到其他家。進門先燒香祭火神,向篝火裡扔一塊肉,灑一杯酒,主人陪同客人祭拜。祭祀完畢,客人向主人敬酒、敬煙、叩頭,并祝願老人健康長壽。受拜的長輩同樣向來拜者說幾句祝福的話,有的還要給壓歲錢或幾塊糖。這一天,老人一般都在家裡等候晚輩來拜年。
初一清晨,人們忙着煮新包的“謝納溫”(餃子),鳴放鞭炮或向天空鳴槍,以示迎來了新的一年。全家人走出屋外,面向東或南,燃起九柱香,叩頭祭拜天神和山神,祈求神靈恩賜獵物,保佑全家免災免禍、吉祥如意。 初二開始,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飲酒娛樂,青年人則自動組織起來進行文體活動,或者唱歌跳舞,或者賽馬射擊、摔跤比賽,或者下棋玩牌。歌舞尤為人們所喜愛,他們的舞蹈有反映飛禽走獸生活面貌的,有表現獵人捕捉野獸情景的,也有描繪婦女采集勞動場面的,動作古樸純真,具有深厚的狩獵生活氣息。娛樂活動一直延續到初四。初五,人們認為是“鬼日”,忌諱出門,也不許娛樂和吵鬧,這一天,人們都各自在家裡休息。初六開始,獵民可以上山打獵,恢複正常的生産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