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不知而不愠說明了什麼
人不知而不愠說明了什麼
更新时间:2024-07-21 08:13:08

大家好,我是王小利

今天我們來學習《論語》第一節的第三句話: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這裡的“愠”,是怨恨的意思;

“君子”,在《論語》中,君子要麼指“有位者”,要麼是指“有德者”。這裡是指“有德者”。

整句話的意思是說,别人不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那麼孔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慨呢?

我們知道,這句話是接着前面的兩句話來的。

第一句話是: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的是自修,也就是說自己學習,然後有所收獲的時候,這樣的一個内心喜悅的狀态。

那第二種情況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也就是說,在得到他人認同,然後和弟子共修的這樣一個其樂融融的、快樂的、共修狀況。

這一句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說,當别人不認可我們,或者哪怕說是認可我們,但是并沒有能夠真正地理解我們所倡導的理念的時候,那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

辦法就是“人不知而不愠”。

就是說,我們并不會因為别人的不理解而有所怨恨。這也恰恰是君子的行為。

人不知而不愠說明了什麼(不被理解才是人生常态)1

1、知己難覓

正所謂知己難求,要找一個真正理解我們、認可我們的人,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我們知道孔子有弟子三千,并且時常會有一些國君、大臣來向孔子請教問題。

對于不認可孔子的人我們不多說了,單就說這三千弟子之中,是不是每個人都能真正理解孔子的理念,并能夠踐行孔子的教誨呢?

其實并不是。在《論語》後面部分的内容我們就會發現子路是孔子非常喜歡的一個弟子,也是一直跟在孔子身邊的。

而他最後的結局則恰恰是因為沒有遵從孔子的教誨,而緻使自己死于非命。

對于那些來向孔子請教問題的國君和大臣,就更沒有真正地去理解并踐行孔子所推行的“仁道”了。要不然孔子也不會發出:“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慨了。

意思是說:推行的仁道執行不下去了,那我就會乘着小船出海避世。這也是孔子非常少見的一句牢騷。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其實也從側面像我們揭示了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認可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

人不知而不愠說明了什麼(不被理解才是人生常态)2

2、不被理解的一生

其實,孔子的一生以及儒家思想的發展曆程,恰恰就是不被理解的典範。

我們知道孔子生活在一個世風日下、禮儀崩壞的時代大背景下。也正因為此,所以孔子才會去推行仁政,想要重新建立禮儀,但同時這也注定了他推行仁政的道路會是充滿艱辛和曲折的。直到最後也沒有得到任何一位統治者的認同。

從這個角度來說,孔子的一生是相當不得志的一生。

在孔子死後幾百年之後,到了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倡導得到了漢武帝的認可,所以才把儒家思想認定為官方的正統。儒家思想也是第一次得到了官方的認可。

但同時,董仲舒又創建了“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其實是對儒家思想的錯誤解讀。把儒家思想中,原來的這種雙相交互的倫理關系變成了單向的。

什麼意思呢?

孔子所倡導的儒家思想中君臣、父子、夫妻相互之間應該是對應的關系。 就是說,你要想得到臣子的輔助和忠心,那你首先自己要成為一個明君,實施仁政;作為父親,你首先要承擔起作為父親的責任,才能得到子女的認可;作為丈夫,你要承擔起作為丈夫的責任,才能得到妻子的認可。

人不知而不愠說明了什麼(不被理解才是人生常态)3

但在董仲舒的“三綱”中,則意味着說,隻要你處于君王、父親、丈夫這樣的角色中,那麼對方:臣子、子女、妻子就要無條件的服從你。這顯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所以,雖然在漢代,以孔子為首的儒家思想第一次得到了統治階級的認可,是一個很大的發展。但同時,這也是儒家思想一系列災難的開端。

到了宋代、明代,儒家思想得到了第二次大的發展。 這時候出現了以程颢、程頤(兄弟倆)和朱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以及以陸象山和王陽明為代表的陸王心學。二者均是以創造性的方式來诠釋的傳統儒家。

最後以程朱理學取得了政治上的勝利,并從此之後,所有的封建王朝(除元朝之外),都以程朱理學作為國家的基本準則。同時,朱熹所著的《四書章句集注》也成為科舉考試指定的學習資料。直到20世紀初,封建王朝被廢為止。

其實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辯證發展過程,對儒家思想的發展是起着極大的促進作用的。但在政治應用層面,宋明理學的一些說法被斷章取義地截取了上下文之間的聯系,拿來教條式的強加于人們。

其中危害最大的就有:“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些說法都因為剝奪了人的自由和壓制了人的自然欲望,而成為20世紀早期反儒浪潮中集中批判的靶子。

那麼“存天理,滅人欲”其真實意思是什麼呢?

其實,所謂“天理”是本心、真我;而“人欲”則是私欲習氣,是假我。并不是人們誤以為的人的自然欲望。而孔子也并沒有要人們消除欲望。相反,孔子倡導的是以有理有節的方式來滿足這些欲望。這也正是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動物的關鍵區别。

總的來說,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過去2,500多年的曆史中,有着傳承和發揚光大的一面。比如說,出現了一些新的儒家思想的代表,像孟子、王陽明。

同時,在更長的時間内,其實是處在一個不被認可、不被理解、被統治階級當做統治工具,甚至是被誤解、被批判、被冤枉的境遇當中。

比如說,像對“存天理,滅人欲”的批判,其實就是把解讀錯誤的這樣的一個觀念安放到了孔子的頭上,然後對孔子進行了批判。這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對孔子來說也是很冤枉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說我們現在學習傳統文化,最好是從第一手的資料,比如說《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開始學習的原因。因為隻有這樣,才能夠學到孔子或者說儒家思想的最原汁原味的思想理念。而不是被誤解、誤讀之後的錯誤的理念。

了解完孔子的一生,我感覺被深深得安慰到了。因為既然說像孔子這樣一位先賢聖人,不管是生前還是死後都要經曆不被理解、不被認可,甚至是被誤解、被冤枉的過程。那麼像我這樣的一個普通人,不被理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人不知而不愠說明了什麼(不被理解才是人生常态)4

3、理解他人很困難的客觀原因

雖然說我們每個人都渴望着被理解、被認可、被接納。但不得不說,不被理解其實是有着客觀的因素的。

主要有三個方面:

首先,我們每個人的過往經曆和知識體系是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哪怕兩個人共同經曆了同一件事情。那麼對這件事的解讀也是不一樣的。這是因為我們都是基于個人的過往經曆和現有的知識體系來理解的。所以不可能完全的一樣。

第二點,知識的詛咒。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對于我們自己知道的情況或者說已經具備的一些知識體系。比如說,事情發生的背景條件等自己知道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認為别人也知道、也了解這些事情。但其實可能是别人并不知道我們所了解的這些事情。或者說,并不具備我們的這些知識基礎。這也是誤解産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即,人都是逃避思考的。

這也是人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因為思考真是太消耗能量了。所以說,為了盡可能地避免能量消耗,節省能量以便于生存下來,大腦是能不思考就不思考。

所以我們在做選擇或者說做決定的時候,都傾向于依賴于系統1,也就是《思考,快與慢》書中提到的這種自動的、一個條件反式般出現在我們腦海中的第一個想法。然後大部分情況下就直接依據這個想法來行動,而不是在對這個想法的準确性進行審查判斷之後再行動。

可以說,對于我們自己的事情,在做決定或者選擇的時候,都傾向于不思考,不去做出全面的考量。

那麼對于别人的一些想法,特别是當其跟自己的想法不一樣的時候,也就更難做到說暫時放下自己的觀點,然後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慮别人得出這些想法或者說理由的(内在)原因。

這是更難做到的事情。所以做到擁有同理心是很難的一件事,得到他人真正的理解,亦或是真正的理解他人也同樣是非常難的事情。

既然不被理解有着客觀的因素,那為什麼人們還會糾結着期盼着想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和認同呢?

這是因為人是群居動物,對于被他人理解、認同和接納有着發自内心的渴望。 因為在遠古的時期,如果說一個人,确切地說是一個猿人,若是不被族群所接納、所理解、所認同,這往往意味着死亡。因為你不可能在那樣的一個原始的、充滿危險的環境下一個人獨立生存下去。

雖然說現在的社會已經高度發達,即使是一個人也可以生活的很好。但是在遇到不被理解的狀況的時候,甚至在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我們内心的這種對死亡的恐懼就已經發生了。然後,表現出來的可能就是生氣、怨恨,甚至暴力。 也就是對于他人的不理解、不接納表現出這種“人不知而愠”的狀态。

人不知而不愠說明了什麼(不被理解才是人生常态)5

4、持續學習,成為“君子”,是生活幸福的根本之道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呢?

其實孔子也給出了一個解決的辦法,那就是成為君子,即成為對這個世界的客觀規律非常了解的“有德者”。

那又為什麼說成為君子就能夠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呢?

這可以從老子《道德經》中對道與德的解釋來理解。老子所謂的“道”,簡單的說,就是所有規律的總和,是整體。“德”就是具體事物的規律。對于個人來說,就是我們能夠學到和理解的這部分規律。

那麼所謂的成為君子,也就是成為有德者,也就是去學習了解更多的客觀規律、法則。不管是自然界的還是人類社會的。因為你了解的客觀規律越多,那麼自然就能夠做到以理化情。當不被理解的狀況再次出現的時候,你能夠知道原因出在什麼地方。這樣自然而然的也就能夠做到不愠。

其實第一節的這三句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說我們能夠深刻的理解這些話,然後能夠記住它,甚至說能夠把它當做座右銘的話。那麼它是可以幫助我們應對生活中遇到的所有的困難、挫折以及痛苦的。

簡單來說,一切問題,最根本也是唯一有效的解決方案就是向内求。學習學習再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去了解更多的道,去了解更多的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規律,不斷的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一個有德者,成為君子。然後才能夠在關鍵的時候,做到以理化情,擁有一個快樂幸福的人生。

當然,這也将是我們畢生的追求,因為永遠有新問題出現,也永遠有學不完的道理,我們也永遠有可以進步的空間。但同時這也意味着我們人類可以持續的延續下去。

因為完美的、終極的狀态并不是我們的目标。在短暫的一生中能夠享受不斷的學習和成長的過程,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才是我們努力的目的。 同時若是也能夠讓世界因為我們的存在而變的更好,哪怕隻有一點點,那我們的一生也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1、楊伯峻 譯注,《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20.2、張景、張松輝 譯注,《道德經》,中華書局,2021.3、倪培民 著,《孔子——人能弘道(修訂本)》,世界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21.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