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外不為人知的小鎮
國外不為人知的小鎮
更新时间:2024-10-04 23:25:18

文|胡宇嬰

我所知道的對楊柳的描述最早是在《詩經·小雅》中——“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這是說,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随風吹;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畫面既美麗又傷感。以後文人們常常不區分楊柳,而是把它們合寫在一起,成為一個意象。

我的家鄉在“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的地方,是“沅湘流不盡,屈子怨何深”的地方,是“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地方,也是“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的地方,還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的地方。那裡是有柳樹的。來到明州,驚喜地發現,在柳明園(Phalen Regional Park)和别的地方也是有柳樹的。看來明州還不算是“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苦寒之地。

國外不為人知的小鎮(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府的鄉愁)1

柳明園是取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Minnesota, 也簡稱明州,所以這個“明”字,包含了兩重意思。我在不同的季節去過柳明園。春天能夠看到“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也感受到過“吹面不寒楊柳風”,和“春未老,風細柳斜斜”。當然,因為明州是萬湖之州,公園裡肯定是有水的。于是也有“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夏天時,女兒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吟出“水光潋滟晴方好”。而我看到有人釣魚,有人劃獨木舟,有孩子在水中嬉戲,有很多苗族人放着苗族的傳統音樂開party, 恍惚中,居然有了“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的感覺。雖然地理位置是完全不搭的,但是繁榮,和平,人們安居樂業的意境是一樣的。另外,柳明園雖然沒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但還是有一點點類似荷花的水生植物。這種水生植物占地很小,而且由于品種不同,沒有“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的形态,但是好歹能解一點鄉思。周邦彥當年看到荷花荷葉,寫這首詞的時候,也是想到了他的家鄉——“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我從來沒有在夏天的晚上去過柳明園。不知道是不是有“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柳明園按照明州的标準,遊客衆多,應該是不會“寂寞無人見”的。隻是不知道蘇轼寫的是這景物的寂寞,還是他自己内心的寂寞。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也曾提到過“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不知道九百多年前蘇轼的寂寞,和九十多年前朱自清的寂寞,以及現在的我在地球的另一半想到他們的寂寞,有沒有類似的地方呢?

而在秋天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居然在水邊看到過一隻灰鶴。我和女兒正在争論到底這是真的還是雕塑時,這隻鶴一飛而上,姿态優美,一下子有了“晴空一鶴排雲上”的氣勢。林逋當年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植梅養鶴,終生不娶,人謂“梅妻鶴子”。由于鶴與隐居,高潔,和仙人是經常聯系在一起的,它們不會去凡俗之地,所以我在想柳明園是不是也是一個好地方呢?我也很喜歡梅花,可惜還沒有在明州看到過,如果有哪位朋友知道哪裡有梅花,請一定告訴我。

我從來沒有在冬天去過柳明園,那就穿鑿附會地講一點冬雪和柳樹的關系吧。記得有一次我看到漫天大雪,情不自禁地對兒子說,“這雪好像鹽啊!”說完我馬上把嘴捂住。唉,我又不是不知道詠絮才女謝道韫。《世說新語》記載:晉名将謝安,寒雪日内集,與兒女輩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拟。”兄女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韓愈也有“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晏幾道也有“街南綠樹春饒絮,雪滿遊春路。”我怎麼就隻想到鹽呢?轉念一想,這雪細細的,晶晶亮,就是像鹽啊,我說它像鹽也沒錯。同樣的景物,不同的人看出不同的東西,也是正常的。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呢。

國外不為人知的小鎮(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府的鄉愁)2

前面說到的寂寞,可能會被稱作知識分子的無病呻吟。後面說到的雪像鹽,可能會被稱作文化底蘊不夠的市井之言。我覺得有寂寞,就是寂寞;我覺得雪像鹽,也沒有必要一定說是柳絮。而且魯迅先生也說過“一條小溪,明澈見底,即使淺吧,但是卻淺得澄清,倘是爛泥塘,誰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淺呢?也許還是淺點好。” 所以我也不需要裝腔作勢,明明覺得那雪像鹽,一定要附會風雅說成像柳絮。當然我相信謝道韫是真的覺得那雪像柳絮,她是天生的才女,根本不需要也不屑于裝腔作勢。而且雪在不同的溫度濕度下,形态确實不同。比如今年四月十八日在雙子城下的雪,我覺得就挺像柳絮不像鹽的。隻要做自己,就很好。否則讓寫出“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的李白情何以堪?

柳,因為與“留”諧音,所以經常會出現在告别和思鄉的情景中。比如“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别”,比如“今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楊柳岸,曉風殘月”“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之類的。難怪我離開家鄉後,每次看到柳樹,就會勾起少年時春遊、野餐之類美好的回憶。所以我的思念,并不隻是故鄉故景,還有在故鄉度過的那永遠回不來的青春,那些記憶裡的故事,那些老去和逝去的故人。而這些詩人們所懷念傷感的,應該也不隻是家鄉家人吧。

對了,這個園子還有一個湘江亭。湘江亭是仿照愛晚亭建的。亭子周圍的景緻與中國或者亞洲的風格非常類似,我猜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苗族人會在這個公園享受自然人文美景吧。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逛一逛這個公園。

總之我喜歡古詩文,喜歡柳明園。現在的感受可以引用下面一首詩來表達。這是“詩王”寫給“詩豪”的。兩個人是知音知己,惺惺相惜,志同道合,晚年時常聚在一起喝酒作詩,來往唱和。我不由發現,哪怕在2022年的春天,1200年前白居易的詩也是很有現實意義的:“當歌聊自放,對酒交相勸。為我盡一杯,與君發三願:一願世清平;二願身強健;三願臨老頭,數與君相見。”

[責編:蔡矜宜]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