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花蛤(ge讀二聲),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在我們的超市、餐桌上常常有它的身影。它的名字在不同地方略有不同,遼甯叫“花蚬子”,山東叫“蛤蜊”,南方一般叫“花甲”。(本文統一用花蛤一詞)。花蛤,被稱為“天下第一鮮”,因為它味道鮮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等很高的營養價值,并且比一般海鮮價格低廉,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花蛤屬于廣溫、廣鹽性的半鹹水貝類,喜歡生活在風浪小、潮流通暢、底質平坦、最好是有淡水注入的内灣及河口附近的細沙質海灘,在我國南北方海域均有養殖,遼甯、河北、山東、江蘇沿海均有它的身影。它們一般以底栖藻類為主要食物,多分布于潮間帶,在30米以内水深的淺海中也有分布。花蛤有發達的腹足,靠挖掘沙泥營穴居生活,同時靠發達的水管與地表相連。漲潮時,升出灘面用水管進行呼吸、攝食、排洩;落潮後或遇到外界刺激,則退回穴底。
一、很多沿海省份都有養殖花蛤,哪個省份産量最多呢?
答案是山東省。山東省以118.9萬噸的年産量位列全國花蛤産區第一名,其次是遼甯省,達110萬噸,兩省加起來占全國産量的65%,江蘇、廣東、福建的花蛤産量分别位列第三、第四、第五的位置,且三省産量差别不大。花蛤産量非常多。2018年遼甯省貝類養殖産量共計229萬噸,其中花蛤125萬噸,占比54.5%,位居常見海鮮産品的貝類第一名。
黃渤海盛産花蛤,但是花蛤的出生地卻在福建。福建省供應了全國市場中90%的花蛤沙苗,福建才是花蛤育苗的真正搖籃。
二、那麼為什麼要在福建育苗而不在山東遼甯等地育苗呢?
原因很簡單,花蛤苗種的培育對溫度要求比較高,通常要在30°C以下,23°C~28°C最适宜,福建往南溫度比較溫暖适宜,而北方海域溫度相對來說偏冷,不适合花蛤苗的生長。你可以想象人類嬰兒寶寶抵抗力弱,不能适應太寒冷的天氣,花蛤苗也是如此。再者花蛤苗的培育還要有淡水的彙入,适合在風浪較小的内灣,綜上原因,福建最合适。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靈川鎮下尾村超過80%的人從事花蛤育苗,被譽為“中國花蛤第一村”。
花蛤苗
三、沿海省份幾乎都有花蛤的養殖,那麼哪個地方的花蛤品質最好呢?
答案是黃渤海地區的花蛤品質更好。黃渤海是中國緯度最高的海域,部分地區的近海甚至會在冬天結冰。較低的水溫意味着水産品需要更長的生長周期,花蛤有充分的時間來積累對人體有好處的各種營養成分,肉質也會變得更加緊實,個頭也更大更圓。而在南方生長的花蛤由于生長期較短,體重會略輕,殼薄而體型偏扁。相比之下,北方海域的花蛤賣相更好,價格更高,出口也更多。所以,是黃渤海的地理優勢,孕育了餐桌上最鮮美的花蛤也成就了全國産量最大的花蛤産區。
黃渤海地區
今天的内容就到這裡了,你喜歡吃花蛤嗎?
文獻參考:《中國國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