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青島消防特勤一中隊的消防車“保姆”,每天早晨7時30分許,他要給消防車從頭到腳做全身體檢;為了能在101米高空更好地操作水炮掩護高層建築裡滅火的戰友,他找二三十層的高層建築朝下張望,一個月内就克服了恐懼感。他就是被戰友們稱作“雲裡金剛”的王永濤。昨日,記者登上101米平台消防車最高點,體驗王永濤的日常訓練。 □記者 劉卓毅
訓練百米高空操作
昨晨8時許,青島消防特勤一中隊的院裡,登高平台消防車已經就位。 “每天早晨七點半,我們要交接班。”王永濤告訴記者,戰友們每天都會進入駕駛室發動車輛,啟動自檢系統。 “如果儀表盤上的一個燈滅掉了,證明對應的部分有問題。 ”王永濤稱,支撐架和高噴炮的支撐臂都是液壓制動,除此之外,他們還要檢查液壓油、刹車氣壓和電力是否充足。
“保養好車輛,是司機的天職。”王永濤告訴記者,登高平台消防車,一旦高層建築起火需要水炮掩護,或者需要從上往下打水覆蓋火場,消防也需要高空作業。而熟悉整輛車,知道該如何操作的,這個時候隻有司機。所以特勤一中隊的消防車司機們除了正常訓練和保養車輛外,還有一項特殊的訓練:在百米高空操作登高平台和水炮。
車輛變成“火柴盒”
為了體驗王永濤的訓練,記者跟随王永濤、班長雷傳賓爬進了面積僅有兩平方米的“鐵籃”。随着雷傳賓慢慢踩下控制踏闆,“鐵籃”升向了空中。 “不是說沒風嗎?怎麼上了30多米就有風了?鐵籃一直在抖!”記者覺得有些奇怪。 “不是風吹得抖,是你的腿在打哆嗦。”王永濤笑着說,他第一次進“鐵籃”時,腿也會發抖。
随着“油門”的加大,消防車曲臂慢慢展開,鐵籃開始升向百米高空。“别看地下,看着對面那棟樓。 ”王永濤告訴記者。盡管記者身上綁着安全繩,但布滿汗珠的雙手還是下意識地握緊了兩邊的欄杆。 15分鐘後,鐵籃到達了101米的高空。 “你看,那邊就是膠州灣大橋,我們從南京路駐地出發去支援郊區,走的就是那條路! ”王永濤離開操作台後,伸手指向了西北角。記者遠眺完膠州灣大橋後看了一眼地面,在50米高空還能看見的迷彩服身影,已經成了小黑點;在南京路、膠甯高架路上行駛的車輛,像是五顔六色的小火柴盒在挪動。 “看不見你們了,再往上隻能看見曲臂。”連接“鐵籃”和車尾的對講機中傳來了戰友的聲音,此時記者的身體已經僵硬,不敢再靠前。
記者注意到,王永濤離開操作台後來到了欄杆邊,開始探出半個身子望向地面。 “克服恐懼心理,是我們高空作業消防員的必修課。”王永濤稱,包括他在内,下士警銜以上的老司機,一周至少要經曆一次這樣的登高訓練。
主動加訓登高練膽
“當年,我爬梯子上二樓都害怕。 ”王永濤笑着說,在老班長和戰友們的鼓勵下,他開始給自己加練:每當訓練空隙,他都會和老班長到營房頂離地20多米高的邊緣,站在上面往下看。一旦到了休息時間,王永濤和戰友們還會專門找高層建築,到高空往地面看。一個多月後,王永濤成功甩掉了恐懼感。
“登高消防車有40多噸,全靠四個支撐腿。”戰士告訴記者,他們在架起支撐腿前,還得觀察周圍是否有古力井,一旦地下有管道,空心地面支撐不住,40多噸重的消防車會發生側翻。而除此之外,一旦風速達到12.5米每秒或者是六級風,登高平台消防車無法展開。除此之外,電線、樹木也都能擋住登高消防車的長臂,如果在火災現場出現這些無法克服的問題,登高平台消防車就很難發揮它的作用。
“我們的登高平台消防車,主要是給高層建築起火做水炮掩護和從上往下打水覆蓋火場,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從高空救人。”特勤一中隊的官兵告訴記者,撲滅高層火災和火場救援,最主要的是靠高層建築物内的自動噴淋,安全通道等消防設施。王永濤建議,廣大市民不要在高層建築周邊亂停車,一旦高層起火,能聽從交警和消防官兵的指揮,主動為消防車和急救人員讓出生命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