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天然氧吧”,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有着優越的自然生态環境,舒适宜人的氣候條件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三百山國家風景名勝區(目前正積極創建5A景區)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比起“東江源頭·三百山”的聲名顯赫,東生圍似乎低調得多,雖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卻像枝嬌羞的玫瑰,靜悄悄地綻放。
很久以前,客家先人為躲避中原戰亂,開始了漫長的南遷之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遷徙,他們所到之處均留下了象征客家人團結和智慧的客家圍屋。
在江西贛南地區,至今有600餘座保存完好的圍屋。贛南客家圍屋,是整個客家民居的母體,是一種把家、堡、祠三種功能融為一體的大型圍合型、防禦性傳統民居建築。主要分布在安遠、龍南、全南、定南、信豐、尋烏等地。
位于江西安遠縣城南20公裡處的鎮崗鄉老圍村,有一座長94米,寬73米,總占地面積10763平方米的方形圍屋——東生圍,又稱為老圍,是國内最大的方形圍屋。
東生圍建于道光年間二十二年(1842年),曆時8年落成,距今已170多年曆史。
東生圍共有199間房間,由天資聰穎、胸懷大略,精通經營之道的富商陳朗庭所建,鼎盛時期曾住過上千人,現仍有23戶人家居住。
圍内有九個天井,十八個廳堂,俗稱“九井十八廳”,由七扇大門進入,七條街道均由鵝卵石鋪設,在圍内環繞相通。東生圍外牆高9.3 米,厚1.3 米,堅固如鐵。牆基用鵝卵石砌成,桐油石灰灌縫。
這似乎是經百餘年風雨飄揚,仍舊屹然挺立的答案。
走進圍屋,四根柱子之間的樓牌題着“光景常新”四字,不僅氣勢恢宏,還蘊含了古人的美好願景。
還記得電影《大魚海棠》嗎?據說很多朋友都是因為周深的歌曲《大魚》,從而去看這部影片;來了東生圍你就會發現,影片中的一幕和這裡似曾相識。
沒錯,這部火熱電影片段中出現的場景,原型就是取自于東生圍。
這塊寫着“金母長生”四字的禦賜牌匾,就挂在圍屋正廳的中央,是由當時的清朝皇帝,賜給東生圍内一位四個兒子都在朝中當官的女性。
在安遠當地,一直流傳着一句俗語:“有女要嫁東生圍,吃穿不愁又不危。”
可見,東生圍不僅是一座堅固的堡壘,也是象征着特殊的身份地位。
随着《大魚海棠》裡“金母長生”秘密的揭開,定會有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
這座古色古香的客家圍屋,曆經一百多年的歲月長河,是中華建築文化的藝術瑰寶,也是我們追憶舊時光的理想打卡地,這個冬天就去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