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三江、脈承金陵,120年來,南京農業大學師生着力推動農業科技領域“叠代式”關鍵研究。“人民的衣食銘刻心中,祖國的強盛身當重任”,南京農業大學校歌所唱的“誠樸勤仁”,正是120年來南農人“心中裝百姓、肩上擔家國”的赤誠初心。
心系家國
糧安天下、經世濟民。
1934年,現代小麥科學主要奠基人、南京農學院首任院長金善寶從世界小麥品種中,選育出優良品種“中大2419”,1942年在四川推廣。往後的40年裡,這一品種推廣種植面積最高年份達7000多萬畝,是中國小麥育種史上的一個裡程碑。
先賢從曆史深處傳遞火把,照亮今人前進的方向。
2004年,被稱為“水稻癌症”的條紋葉枯病在江蘇大面積暴發。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萬建民團隊與相關單位合作攻關,建立了規模化水稻條紋葉枯病抗性鑒定技術體系;選育系列抗條紋葉枯病高産優質水稻新品種,有效解決了我國南方粳稻區受條紋葉枯病危害的難題,成果摘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種子被譽為農業的“芯片”。86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蓋鈞镒,圍繞種業振興、大豆增産的國家戰略,從種質創新、品種選育,再到複合種植模式的探尋,他幾乎走遍了全國每一寸生長大豆的土地。收集、整理大豆種質資源3萬餘份,育成大豆新品種30餘個,在長江中下遊和黃淮部分地區推廣5000多萬畝,最高畝産337公斤。
俯身大地
農業科研成果研發時間長、過程艱辛。南農人在闆凳一坐十年冷的堅守中,俯身大地,做國家大課題、破發展大難題、解社會大問題。
2021年11月,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的當天,南農大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沈其榮正帶領團隊,在基地躬耕實驗。這位被稱為 “魔法教授”的院士,手裡揮動的“魔法棒”是團隊開發的全元生物有機肥,能将農田稭稈、畜禽糞便等農業廢棄物,變成改善土壤肥力、調控土壤微生物區系的寶貝。“魔法棒”讓老樹冒新枝、讓老百姓嘗到了久違的瓜果香。
從農田果園到花卉基地,農業科研隻有真正地立足大地、對接産業才能造福地方、擁抱市場。
2013年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菊花基因庫就“藏”在南農。這一年,位于南京江甯湖熟的南京農業大學菊花基地面向市民開放。占地150餘畝的南農大湖熟菊花基地,保存了5000多份菊花資源,其中400多個新品種都是由學校自主培育的。“團隊持續開展了近78年的種質收集與品種創新,目前已建立起菊花近緣種質抗蚜、耐寒等重要抗性評價體系,首次發現了黃金艾蒿、細裂亞菊分别是菊花抗蚜、耐寒育種的最優種質。”南京農業大學校長、菊花遺傳與種質創新團隊負責人陳發棣教授介紹。
錨定前方
“立地”的成果離不開“頂天”的突破與探索。南京農業大學作物疫病團隊負責人王源超,正是這樣一位勇于向科技前沿發起挑戰的團隊“掌舵人”。傳統的植物抗病研究一般從作物自身入手,鑒定其抗病基因如何“抵抗”病原菌。2006年以後,随着國際疫黴菌基因組測序的完成,王源超意識到,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從疫黴菌基因組入手,研究它用什麼樣的“武器”對植物發起攻擊,然後尋找植物的應對策略。
2017年,王源超團隊聚焦作物疫病菌的核心緻病因子,首次提出病菌緻病的新機制“誘餌模式”,實現了生物互作領域的重大理論突破。随後他們又發現了植物的廣譜抗病受體。近日,團隊與清華大學合作,首次發現了植物抗病受體的“雙重免疫”功能,成為作物免疫領域的又一項重大理論突破。
錨定一個方向鑽下去、探準一個目标勇争先,這份科研中的創業精神,在南農的優秀科研團隊中代代傳承。
“回溯百廿征程,南農人飽含強農報國的赤誠之心,始終把服務國家戰略、對接社會需求的成效作為自我價值實現的衡量标準。”南京農業大學黨委書記陳利根表示,躬耕雙甲子、啟航新征程,南農人将在科技自立自強中勇擔使命、争創一流,把智慧與汗水灑向希望的田野,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驅動現代農業的巨輪。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