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褐斑是皮膚科常見的色素性皮膚病,也被稱之為“肝斑”、“蝴蝶斑”等。
對于黃褐斑的診療規範的制定,
我國早在1994年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色素病學組制定了
第一版《黃褐斑臨床診斷及療效判定标準》
然後,相繼在2003年、2009年對其進行了修改。
最新的《中國黃褐斑專家共識》是發表于2016年中華皮膚科雜志。
最新的共識指南中對黃褐斑的診療進行了相應更新,
下面我就将其中大家關注的問題跟大家介紹一下,
黃褐斑的病因及誘因?黃褐斑的治療原則和目标?黃褐斑的治療細則?
(全是幹貨,大家可以關注、收藏一下,内容較長,建議先收藏~~~~)
一、黃褐斑的誘因及病因是什麼?
-
遺傳易感性
所有人種均可患黃褐斑,但發病率存在人種差異,深膚色人種發病率較高,有家族史的患者容易出現治療抵抗,遷延不愈。
2. 紫外線照射
被認為是引起黃褐斑發生及加重的主要因素,但不是黃褐斑發病的唯一因素。
3. 妊娠、口服避孕藥及激素替代治療等是最常見的黃褐斑誘發因素
4.真皮組織中小血管的數量及體積顯著增加。
5.皮屏障功能下降
與慢性紫外線照射緻皮膚老化、表皮黏蛋白含量降低、脂肪酸代謝障礙有關。
表皮屏障功能下降,進而使色素屏障功能減弱,黑素代謝紊亂,使黑素顆粒在表皮沉積。
黃褐斑的發生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其中前三條是三大重要因素。
避免誘發因素,強調防曬,
注重保濕和修複皮膚屏障,合理選擇外用藥;
恰當聯合系統用藥、激光和中醫藥治療。
三、黃褐斑的治療目标及策略是什麼?
治療目标:
色斑變淡或恢複正常,面積縮小或消失。
治療策略:
抑制黑素細胞活性,減少黑素合成及轉運,促進黑素降解破壞。
四、具體治療細則?
(一)基礎治療:
1. 避免誘發因素,調整生活方式:
避免服用引起糖皮質激素水平變化的藥物;
避免服用光敏性藥物;
勞逸結合,保證睡眠充足;
調整心境,緩解緊張焦慮;
規律而适宜的飲食。
2.防曬
防曬是所有黃褐斑的基礎治療,也是其他治療必須配合的重要措施。
建議使用SPF ≥ 30,PA 的廣譜(UAB UBA)防曬劑,
需要每日使用,每隔3 ~ 4 h塗搽1次,每次2 mg/cm2,
以減少由日光照射所引起的皮膚屏障受損及黑素細胞活性增加。
3.修複皮膚屏障
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具有抗敏、保濕作用的醫學護膚品,
增強皮膚耐受性,促進皮膚屏障修複。
4. 治療相關疾病:
積極治療可能誘發或者加重黃褐斑的相關慢性疾病如肝髒疾病以及某些婦科疾病。
(二)局部藥物治療:
1. 氫醌及其糖苷衍生物(熊果苷)等。
被認為是黃褐斑的一線治療藥物。
2. 壬二酸
3. 果酸化學剝脫術
4. 其他:外用左旋維C、熊果苷、谷胱甘肽、木質素過氧化物酶、氨甲環酸等均能抑制表皮黑素合成,均可作為外用制劑。
(三)全身藥物治療(可以理解為口服藥物):
1. 維生素C和維生素E:
2. 谷胱甘肽
3. 氨甲環酸
可口服或靜脈給藥,口服是最方便有效的用藥方式,小劑量即有效,
用法為250 ~ 500 mg/次,每日2 ~ 3次,用藥1 ~ 2個月起效,
治療時間越長,療效越好,建議連續使用6個月以上。
氨甲環酸安全性較好,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胃腸道反應、月經量減少。
(四)激光/強脈沖光治療
臨床實踐表明,大光斑低能量或點陣模式的調Q 1 064 nmYAG激光效果相對較好,
不過連續治療次數不宜超過15 次。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大家還是先收藏吧,有時間在慢慢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