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急的大渡河上,有着300多年曆史的泸定橋仍在使用。泛着黑色金屬光澤的鐵鍊環環相扣,12164個鐵環組成的13根鐵鍊,支撐着這座橋上來往的行人。遊客們扶着鐵鍊、踩過木闆,贊歎着古人的堅韌與智慧。那麼這樣一座鐵索橋,古人是怎麼建成的呢?
泸定橋位于四川省的泸定縣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當時的四川巡撫熊泰上奏康熙帝,“距化林營八十裡,山址坦平、地名安樂,拟即其處仿鐵索橋規制建橋”。由于此地處在由川進藏的重要位置,修橋以後更有利于康熙處理西藏問題。
康熙由此回複“诏從所請,于是鸠工構造”。最終該橋于公元1706年5月15日修建完畢,康熙帝親賜橋名為“泸定”,含有泸水之上,平定西藏之意。
泸定橋是一座鐵索懸橋,東西長約103米,橋身共有9根鐵鍊,上面鋪設木闆供人通行。橋兩旁各有兩根鐵鍊,橫貫東西,用作扶欄。河的兩岸各有一座用條石砌成的橋台,橋台内有落井,井内豎有用生鐵鑄成的8根鐵樁,扶欄的4根鐵鍊就系在鐵樁上,鐵樁後面還有錨樁,上面纏繞着過河的9根鐵鍊,就這樣13根鐵鍊牢固地支撐起了泸定橋。
然而懸空的橋身,上下左右都不固定,容易搖擺。在風雨交加的時候,橋上的人更是晃蕩的厲害,所以自古以來就有“繩橋驚險”之歎。過橋都是如此驚險,那造橋的困難就可想而知了。
鐵索橋用的最多的材料就是鐵,泸定橋全橋光鐵件就重達40餘噸。但是當時的泸定縣附近沒有鐵礦,縣内甚至連鐵匠鋪都沒有幾個。所以最後,工人們隻得去100多公裡外的荥經縣取鐵,做成鐵環後再運回泸定。當時為了提高鐵鍊的質量,朝廷還下令讓每個工匠,都在自己打造的鐵環上烙上自己的名字,以便後面鐵鍊發生事故的追責,就這樣鐵鍊部分就算做好了。
那接下來就是如何将鐵鍊運送到對岸固定起來。當時的大渡河水流湍急,普通的小舟進入河中,很快就會被水打翻。《四川通志》就有記載“在雅州府打箭爐廳東南大渡河上,其地舊無橋梁,河水迅激,不可施舟楫”。不能用船運送,那鐵鍊最後是如何送到對岸的呢?
原來當地的人們,在沒有橋又必須要過河的時候,會采用一種溜索的方式過河,就是在河的兩岸貫穿一個索道。繩索外套一個大筒,人過河的時候就捆在筒上,順着索道溜過河流。
工人們受到這種方式的啟發,就在河的兩岸系上巨繩,然後在另一根繩子上穿入十幾個短竹筒,筒内放入鐵鍊,由此将鐵索送到對岸。最後用岸邊橋台落井内的鐵樁和錨樁,将鐵鍊固定好,泸定橋就這樣建造了起來。
泸定橋的修建,不僅方便了河流兩岸人民的來往,更是成為了由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在民用和軍事方面都發揮了極大的作用。并且泸定鐵索橋的修建,也充分為我們展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它的價值至今仍在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