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是關于人生問題的哲學理論,它探讨人生的目的、意義和價值,它的表現形式通常是智慧箴言式。在古代詩詞中常有很多富有哲理的名句,比如蘇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等,但要說到最值得人們謹記的還要數晏殊這句“不如憐取眼前人。”
這句詞出自于晏殊的《浣溪沙》,全文如下: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别易銷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這是一首傷别之作,詞人由景物的消歇想到人生的短暫,因而勸人們不要登高賦愁,而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及時行樂。
上片抒發離愁别緒。“一向年光有限身”,此句劈空而來,語甚警煉,說年光易逝,生命短促。“等閑離别易銷魂”,這句是說正是因為人生短暫,所以人們才更加重視歡會,即便是尋常的離别也容顔讓人銷魂。這兩句話說出了一個普遍的人生哲理。
“酒筵歌席莫辭頻”,這句是詞人的自我慰藉之語。既然年光有限,離别常有,而離愁又令人如此痛苦,時常羁絆着人的情思,因此不妨及時行樂,沉醉于歡宴之中。詞人在抒發離愁之餘又融入了曠達疏放情愫,把離愁表現得更加深刻。
下片緊承上片,更進一步闡述及時行樂的思想。“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這兩句為詞人對相思離别的設想之詞:既然離别無可避免,那麼登高念遠也于事無補;而離愁使人愈發敏感,看到那滿地落花,也會加重他的傷春之感。
接着詞人的筆鋒一轉,說:“不如憐取眼前人”,這一句化用元稹的“還将舊來意,憐取眼前人”,說傷春懷遠,徒增煩惱,不如面對現實,憐惜眼前之人。
這首詞是詞人詞作中的别調,詞人一改閑雅蘊藉的風格,取景甚大,全詞呈現出一種深刻沉着的意味,特别是最後一句更是至理名言,值得我們謹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