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雌性犀牛伊曼(Iman)死亡,這是一年來馬來西亞死亡的第二頭瀕危犀牛,今年5月27日馬來西亞最後一隻雄性蘇門答臘犀牛塔姆(Tam)宣告死亡。
犀牛,是僅次于大象的第二大哺乳動物,目前全球世界僅存五種犀牛,包括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及蘇門答臘犀牛,前兩種主要在非洲,後三種在亞洲,其中蘇門答臘犀牛是最小的品種,也是唯一長有2個角的亞洲犀牛,其體長240-315厘米,體重550-1100千克,平均體重僅700千克,最大個體1100千克,其特征為身披厚厚的紅棕色長毛。
亞洲三種犀牛的的生存環境更加惡劣,據2016年數據,印度犀牛大概還有3500頭,但蘇門答臘犀牛、爪哇犀牛數量都不足100頭了,屬于極度瀕危物種。
在5月份馬來西亞最後一隻雄性蘇門答臘犀牛塔姆(Tam)死亡之後,該國人工保護的犀牛實際上就已經喪失了繁衍的可能了,而昨天死亡的雌性犀牛伊曼(Iman)更慘,她是2014年從野外救助回來的,患有子宮肌瘤,已經沒有生育能力。
這幾年中疾病也在折磨着它,本周情況就在持續惡化,報道稱它的體重銳減44公斤到476公斤,在蘇門答臘成年犀牛中已經是嚴重低于平均水平了。
在伊曼(Iman)死亡之後,馬來西亞人工保護的蘇門答臘犀牛已經沒了,曆史上它們曾經生活在喜馬拉雅山脈的不丹、印度、緬甸、泰國甚至中國地區,但是如今隻剩下婆羅洲及蘇門答臘等地尚有100頭左右的野外族群,長期來看這個種群滅絕恐怕也隻是時間問題了。
責編:李文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