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元明清,是中華史發展的一條不容忽視的主線,其中蓋以唐朝影響力為最。五大王朝像是結了伴兒似的,無論在何時何地,都會給人一種渾然一體的曆史感,相互難以分割。
這種渾然一體,不僅體現在詩詞書畫上,同時還體現在五大朝的政治制度上——三省六部制。縱使朝代更叠,但制度大體不變,延綿千年。
三省的起源三省六部,是隋唐創新的産物。
三省六部,就是隋唐的中央政府。三省是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則是尚書省之下的政府職能部門: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可為什麼叫做三省六部,而不叫做三部六省呢?
想要明白制度,就要先弄懂制度的字的含義。
尚書台的來曆我們先追溯到漢代。
省的意思,其實與禁通用。禁本義是指皇帝與皇後的私密空間,即我們常說的後宮。西漢元帝劉奭的皇後,其父為王禁,元帝劉奭登基後,為避老丈人之名諱,改禁為省,從此禁省都指後宮。
那麼指代後宮的“禁省”,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政府機構的呢?
這要拜漢武帝所賜。
漢初,皇帝是國家元首,是最高統治者;宰相是政府首腦,是運轉國家機器的總負責人。二者公私分明、各司其職。
宰相的辦公地方叫做相府,辦事機構叫做曹,就相當于現在國務院的一個司,漢代共有十三曹。
皇帝所處之地叫做皇宮,辦事機構叫做尚,就是管皇族日常生活的,相當于現在的秘書處,漢代共有六尚。
一個管行政,一個管生活,他們之間并不矛盾。但是,
漢武帝說,不行,要改。
具體措施有兩件,一是六尚之一的尚書(政治秘書),須能力強者擔任,幫助皇帝處理政務;二是任命大司馬主持工作參與決策。
由此,尚書的秘書班子成為了國家的決策班子;相府的決策機構,倒退成為執行機構。
東漢光武帝劉秀,更直接在宮内建立尚書台,也叫台閣。
尚書,從此成為了正式的國家機構,尚書台,也成為國家運轉的樞紐。
到了曹魏時期,尚書台由宮内移出到宮外,正式成為了政府機構。
由于,台與閣都是皇家建築的稱呼。台在禁省(後宮)之内,閣在宮城之中,所以台閣也叫作台省。
尚書台自然而然可以被稱為尚書省。
中書省的來曆尚書原先做的是政治秘書工作。
西漢武帝時期,秘書越權去管朝政,原先的工作就隻能另派人來做。而這個人,就叫做中書。
曹魏時期,尚書台移到了宮外,曹丕便将秘書令(機要秘書)改稱為中書令,把辦事處設在皇宮之中。
晉代以後,中書令的官署稱為中書省。此時的中書省,正如此前尚書台替代相府一樣,成為了中央的決策機關。
門下省的來曆尚書省替代了相府成為了決策機構,中書省又替代尚書省成為決策機構。
在它倆遷出宮城,門下省便應勢而出。
門下省的前身是侍中寺,它是宮内侍從官(生活秘書)的辦事機構。
到了東漢末年,侍中寺改名為侍中省。
東晉哀帝時,将侍中省與散騎省二省合并,稱為門下省。
門下省的工作,就是負責皇帝的日常事務,辦事機構設在内廷。但近帝之側,許多機密要事,門下省都能第一時間知道,故而又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府。
故事到這裡,我們可以預知,門下省最終也被移出到宮外,同尚書省、中書省成為了政府機構之一。
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都被移出宮外,三足鼎立。尚書省是最先遷出而來,出道最早,機構曆史相對而長,級别也最高,故規模也最大。
尚書省的長官為尚書令,中書令的長官為中書令,門下省為侍中令。
何為六部尚書省下轄六部二十四司。
吏部:組織部或人事部。
戶部:财政部加民政部。
禮部:文化部加教育部。
兵部:國防部。
刑部:公安部加司法部。
工部:住建局加交通部加農業部加水利部。
到此,我們就可以把電視劇中出現的: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等一一說清楚了。
六部的一把手都叫做尚書,副長官都叫侍郎。
每個部下面下轄四個司,司的長官都叫做郎中,副長官都叫做員外郎。
司下為機構為主事。
六部分為左右兩部分在尚書省辦公。吏部、戶部、禮部在左,兵部、刑部、工部在右。
左邊辦公的總領導是左仆射,秘書長為左丞。
右邊辦公的總領導是右仆射,秘書長為右丞。
左右丞相當于如今的辦公室主任,負責具體事務。左右仆射則負責具體大要事。
尚書省和六部各自都有一個辦公廳。尚書省的辦公廳是總廳,叫都堂,六部的辦公廳叫部堂。
每天上午,六部的尚書和侍郎(一二把手)都會到總辦公廳(都堂)開會,下午再回到本部門辦公。
三省六部好在哪裡?我們先來看舊制度——三公九卿。
在漢代,中央政府的組織構成為三公九卿。
在西漢,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禦史大夫。
在東漢,三公指的是太尉、司空、司徒。司空由禦史大夫改稱而來,司徒由丞相更稱而來。
他們都是宰相。
再來看九卿。西漢時九卿是列卿或衆卿之意,也就是說,政府部長可以是九個或九個以上。
表面上來看,九卿和六部、三公和三省并無明顯區分。但,在具體事情中,卻存在問題。
先說九卿。
九卿不僅管政務,他們還管事務。也就是說,在漢代,家事即國事,國事即家事。皇家與國家俱為一體,統一管理。
但,這不是胡鬧嗎?故到了隋唐,必須啟動改革。
隋唐将政務與事務分離,分别由六部與寺監管理。如此,皇家與國家分離,分别由不同部門進行管理。
再來看三公。
行政權在丞相、軍事權在太尉、監察權在禦史大夫,三公都有各自的府邸,平常獨立辦公,如果有大要之事,則由三公會議定奪。
皇帝,僅有表示可與否的權利。
所以這樣的制度一遇到像漢武帝這樣的強勢皇帝,便不行了。
就會一次次出現像尚書省替代相府、中書省替代尚書省、門下省替代中書省這樣的事情。
如此沒完沒了。
事實是,三省不是簡單地代替三公,六部也不是簡單地代替九卿。政務與事務的分離隻是開始,還要解決好相權的問題。
也就是說,三省的制度同時把宰相權力太大的問題也解決了。
隋唐的智慧,便在這裡得到施展。
中書省的任務是草拟法令。
門下省的任務是審核審議。
尚書省的任務的貫徹執行。
分工看似簡單,實則意義深刻。
如果中書省草拟的法令,沒有門下省的章,由皇帝“畫敕頒下”下達到尚書省,那麼此文件,依舊不具備法律效力。
這就是表明,隋唐的統治者已經明白,政事不等于家事,也不能等于家事。政事必須“講程序”。
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誰都不可能一家獨大。中書管制定,門下管審核,尚書管執行。
尚書有行政權無決策權,中書有決策權無審核權,門下有審核權,但無行政權和決策權。
三省權力之間相互制衡,誰都不能獨自做出決定。
這裡需要注意一點,就是尚書省。
尚書省出道最早,人員多,權力大,還管執行。尚書省下轄的六部尚書,品級均為正三品。
如果尚書省的人前來參與決策,倘若再自私自利一些,那豈不是會做出錯誤的決策?
難道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決策就一定正确嗎?
故而又有了進一步的制度設計。
中書舍人和給事中中書舍人官階正五品上,安排在中書省,定員六人。
給事中官階正五品上,安排在門下省,定員四人。
小小五品官員,他們為什麼如此至關重要呢?
先說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是文件的起草人,凡遇到國家大事,中書舍人的職責就是暢所欲言,寫出各自的提案呈上,并且提案上“雜署其名”,成為“匿名制”。
故而中書省的長官在審閱文件時,就能觀其立意,思其設想,不帶成見了。
再說給事中。
給事中有封還權、塗改權、批駁權,意思就是,中書的文件我可以改、可以批,也可以原樣打回。
哪怕是皇帝的敕文,都可以批駁塗改。
給事中還有一個身份,就是言官或谏官。他們可以針對皇帝的言行和朝廷的政令,提出意見和批評。
将給事中放在門下省,也是用心良苦,有一番考量的。
給事中無論如何封還、批駁、塗改,甚至建議、批評、提出意見,他都沒有決策權,更沒有處分權。
到此我們可以看到,無論上到皇帝,還是下到宰相官員,還是監察官員,誰都不能為所欲為,一家獨大。
而三省六部的初心也就在于此,相互制衡,權力制約。
如果在秦漢是人治,那麼到了隋唐,則成為了官治,将官僚政治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不變的是制衡封建社會的曆史也是官僚政治與皇權政治的博弈史。隋唐是三省六部的最早設計者,也是官治與人治最明顯的分水嶺。今後縱使朝代更叠,三省六部制度雖有變化,但不變的都是兩個字:制衡。
宋代,帝國政務運作的政務堂同樞密院、管财政的三司并列,史稱“二府三司”;
元代,廢除尚書省、門下省,讓中書省、樞密院、禦史台成為三大并列機構;
明代,中書省雖被朱元璋撤銷,朝堂之上名義上沒有宰相,但是明朝内閣和清朝軍機處,都成為了沒有名分的宰相。
三省六部制雖然在名義上經曆各種波瀾,但是最終延綿到如今,我國的中央政府部門依舊叫部,日本的中央政府部門則叫省。
三省六部制度給我們的啟示,不僅僅是制度的變革,更是古人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