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是由平日的食物所塑造的,當然要吃的講究。
但日常吃飯,隻要把握好大原則,其實就沒有太多苛刻的要求。
但如果已經處于疾病狀态,那髒器原本承擔的工作勢必會受到影響,飲食也就必須跟着具體的情況做相應的調整了。
當我們病情嚴重需要住院,那臨床的醫生會幫助我們,醫院也有營養科可以介入會診。
當我們病情較輕,或者已經基本康複,飲食彈性也随之增大,跟平常人的健康飲食也比較接近,隻是需要更加嚴格執行而已。
而正在恢複調養的過程中,需要自主的嚴格忌口時,才是大多數病人最犯愁的狀态。
忌口忌哪些?是「發物」還是「刺激性食物」?事實情況沒那麼簡單,今天就針對這個問題來重點分析一下。
*以下信息為科普分享,幫助你更容易理解,不作為診療建議,不能替代正常醫療
脂肪的消化吸收過程比蛋白質和糖類都要複雜的多,就像彩妝需要卸妝一樣,需要被乳化。
而這個乳化過程所需要的物質是膽汁,由肝髒合成分泌,而膽囊主要是用來儲存和釋放膽汁。
如果出現膽結石,就容易緻胰液引流不暢、反流而引發胰腺炎。
而當肝髒出現問題時,分泌的膽汁就會減少,如果這時膽囊胰腺等器官也處于生病的狀态,那正常食量的油脂也會對它們産生過度的刺激而加重病情。
所以,限制脂肪的攝入對于肝膽胰相關疾病而言有着重要的意義。
「忌口」操作指南:
在家做飯
1. 禁用豬油、雞油、黃油等動物油,以及椰子油、植物黃油、起酥油。
2. 主動使用白瓷勺、控油油壺,每天總量不超過25g(2個半白瓷勺),炒菜時不要毫無标準的直接往鍋内倒油。
3. 不吃肥肉、五花肉、雞皮、鴨皮。
在外就餐
1. 蔬菜優先選擇涼拌、上湯等做法,遇到淋明油的蔬菜要主動過過水或者用米飯吸油。
2. 不吃油炸、幹鍋、紅燒、幹煸的油膩菜肴。
3. 不喝渾濁、奶白色或明顯漂浮油脂的湯。
其他飲食細節
1. 少食多餐。少食可以減少每次進食後消化系統的負擔,而多餐可以刺激膽汁分泌,保證膽管的通暢,有助于疾病的恢複。
2. 多吃蔬果。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胡蘿蔔素可在體内轉化為維生素A,能防治膽結石,幫助修複膽道的膽管上皮。
而維生素C的增加可以保證膽固醇轉化為膽汁酸的速度。同時,充足的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能起到保護肝髒的作用。
3. 粗細搭配。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增加肝糖原的儲備,保證肝髒的解毒能力。
腎髒可以稱作人體内的“污水處理廠”,能将血液中的廢棄物排出體外。
在正常情況下,腎髒會将尿素、肌酐這類蛋白質代謝産物以及水、無機鹽濾出,而保留有用的葡萄糖、蛋白質等物質。
但是,當出現腎功能不全,過濾作用就會受到影響,有害物質被留在體内,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症。
當蛋白質攝入過多時,腎髒難以将有害的蛋白質代謝産物濾出,血液中的尿素、肌酐含量升高,會加重疾病的情況。
同時,在腎髒疾病情況下,大量飲水也會加重腎髒負擔。水在體内排不出去,就很容易導緻水腫的發生了。
所以腎功能不全,要重點限制劣質蛋白質和水的攝入。
「忌口」操作指南:
減少劣質蛋白質
蛋白質代謝産物當中含有氮元素,主要由腎髒代謝排出。
但難就難在,雖然要限制總蛋白質攝入,但是身體恢複依然需要保證一定量的優質蛋白質。
優質蛋白是指那些氨基酸配比與人體需要接近的蛋白質,它在體内代謝後能更好地被人體利用,産生的含氮廢物少,對腎髒的負擔小。
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主要包括瘦肉、魚、蛋、奶和大豆類。
相對而言其他食物所含的蛋白營養價值略低,在體内代謝産生的含氮廢物較多,稱為非優質蛋白。
非優質蛋白的主要來源是米、面、雜豆等主食。
為了保證優質蛋白、減少非優質蛋白,臨床營養學上會用到「麥澱粉飲食」。
麥澱粉是指從小麥當中提取出來的純澱粉,相應的還有玉米澱粉、土豆澱粉。
麥澱粉飲食會用這些澱粉制作的食物作為主食,比如水晶餃、粉條、粉絲。
土豆、山藥、芋艿、藕粉、粉皮等主食蛋白質含量也比較低,可以選用。
這些主食仍舊可以提供能量,但是蛋白質含量已經大幅降低,可以減少蛋白質的代謝負擔。
限制飲水
對于腎髒疾病患者而言,如果出現了水腫、尿量明顯減少的情況,要适當限制飲水。
一方面是總量别喝太多(尤其是愛喝茶的人),另外就是盡量别一次性大量喝,分散開更能減輕腎髒負擔。
同時,還要減少湯湯水水的食物,多選擇固體食物更好。
限制用鹽
鹽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調味品,但腎病患者可能存在鹽排洩障礙,容易導緻水鈉潴留,加重水腫。
攝入鹽量要比普通人5-6g的推薦量更少,3-4g為宜。
同時,同樣含鹽的腌制食品、醬菜、熟食、鹹鴨蛋、臘肉、醬油、雞精等調味品,都要适當減少。
腸胃與膳食纖維的關系
膳食纖維對于健康人群而言是個好東西,但對于胃腸患有疾病的人而言,膳食纖維可就沒那麼友好了。
富含粗纖維的食物難以消化,還會延緩胃腸排空的時間,造成脹氣、腹痛,甚至腹瀉,加重胃腸道負擔。
腸胃與脂肪的關系
我們可能體驗過,油膩的食品吃多了不好消化,這是由于胃腸消化脂肪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
所以,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越高,胃排空的速度也就越慢,對胃部的傷害持續時間也更長。
胃腸相關的疾病,減少粗糙的膳食纖維以及限制脂肪是核心關鍵。
「忌口」操作指南:減少粗纖維
粗糧、整粒豆子都是粗纖維含量比較多的食物,要盡量避免食用。
蔬菜也是纖維的主要來源,可以适當減少。
減少雜糧、蔬菜的攝入,很容易導緻維生素素、礦物質的缺乏。
胃腸道疾病的患者,可以适量補充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複合補充劑。
長期缺乏膳食纖維,也會導緻便秘、痔瘡、結腸腫瘤等疾病的發生。
所以這樣的膳食不宜長期食用,疾病情況好轉後要及時調整。
減少脂肪
腹瀉患者對于油脂的耐受度較低,很難消化和吸收脂肪,盡量減少膳食中不必要的脂肪,切忌油炸油煎。
減油可以參考前面針對肝膽胰疾病的做法。
痛風與嘌呤、尿酸之間的關系
嘌呤分解代謝會産生尿酸,但如果嘌呤代謝紊亂,尿酸生成過多,或排出有障礙,就會引起體内尿酸升高,繼而導緻高尿酸血症的發生。
當尿酸在體内持續堆積,沉積成尿酸鹽結晶,或者在關節處沉積,就會引發疼痛,這就是痛風,是高尿酸血症的急性發作期。
「忌口」操作指南:
限制嘌呤
對于急性發病期的患者,更要嚴格限制膳食中的嘌呤量。每天要限制嘌呤的攝入量少于150mg,所以要選擇低嘌呤含量的食物。
低嘌呤含量食物:<25mg/100g
一般食物嘌呤含量:内髒、魚>幹豆、堅果、肉>葉菜>谷類>澱粉類、水果。
限制果糖
果糖會增加尿酸的生成,所以痛風以及高尿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減少和限制果糖的攝入量。
果汁、含糖飲料、蜂蜜都是果糖、果葡糖漿的主要來源,盡量不喝。
拒絕酒精
乙醇會增加體内的乳酸含量,抑制尿酸的排出;還會促進嘌呤的分解,使尿酸增高。
所以,經常攝入酒精會誘發痛風的發生,建議無論是急性期還是慢性痛風的人群都要戒酒、限酒。
以上就是針對相應的疾病而有的「忌口」,這樣抓大放小的安排,會比盲目的“忌發物”、“要清淡”更有效。
當能把握主要關鍵點,就能夠幫助減少刺激,加速疾病康複。
當然,疾病千萬種,具體到每個人還是有很多個體差異,積極尋求主治醫師、營養科的幫助,會事半功倍,大大提高身體的養護效率。
畢竟,生病了要去看醫生,但平日養護還是得要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