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講究人情世故的社會。
什麼是人情世故,現代漢語的釋義是“為人處世的道理”,生而為人,立足于世,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是理所應當的。
但生活中,經常有人會被笑話不懂人情世故,不會來事,情商低。
然而,不懂人情世故是真的情商低嗎?事實并非如此。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一種選擇。
什麼是世故,說白了就是由來以及的“潛規則”。
人類發展了這麼多年,有些規則雖然人們都默認但并不代表它就是對的,因為很多時候“潛規則”其實就是經驗豐富者對匮乏者一種自上而下的壓榨。
說穿了,既不公平,更不正義,但因為由來已久,所以沒有人反對。
一個成熟的人,你可以不世故,但你不能不懂世故,但很多時候,當你真的懂得世故以後,又很難避免自己不世故。
所以,那些知世故而又能做到不世故的人,真的很難得。
記得曾經看過一部電視劇,講述的是官場的故事。
一名大學生進入單位,看辦公室裡的人誰都不順眼,不是整天汲汲營營媚上欺下,就是隻會搞一些紀律法規,沒一個辦正事的人。
他覺得自己是大學生比他們都有本事,便一心想做出點成績來,計劃很美好,可是實施起來卻很困難,就連最簡單的開會,他都叫不來人。
因為他的标新立異,很快他就成了辦公室的邊緣人物,每天上下班沒有人跟他來往,分配任務也基本沒有他的事情。
某次意外,他認識了單位的大領導,領導很賞識他,後來看到他的才華,決定培養他成為自己的接班人。
跟着大領導他學習到了很多東西,以前他以為領導們就是靠溜須拍馬才混上去,接觸了大領導以後才發現,根本不是。
大領導為人正直,但是并不迂腐,他看不起的那套,老領導也應用自如,但從來不會借此以權謀私,而是對待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
等他接管單位的時候,也無形中發生了變化,但有一點沒有變,那就是沒有變成以前自己讨厭的人,靈活地運用自己權利為單位謀發展。
《紅樓夢》中有着一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很多人讨厭人情世故,是因為自己處在其中最弱勢的那一方,等到你記得成為掌握話語權的人,未必還會讨厭那些默認的規則。
但也有一些人,他們雖然深知人情世故,但依然能堅持自己,在二者之中撿取平衡,這才是真正的智慧。
世故累人。
有人喜歡經常呼朋喚友,有人喜歡迎來送往,有人喜歡與孤獨為伍,還有人喜歡偏安一隅,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對于人情世故,有些人可能樂在其中,有些人卻避之不及。
前段時間,有這麼一句話登上了微博熱搜:我不喜歡麻煩别人的真實意思是希望别人也不要來麻煩我。
對于很多有社交障礙的人來說,這句話真的人間真實。
曉敏為人孤僻,平素不喜歡跟人來往,更不喜歡跟人打交道,但是她老公的親戚卻常常不打招呼就來他們家,甚至家裡一出事就麻煩他們。
有一年他家孩子又因為讀書的事托她去找老同學,說是同學,其實人家跟她關系一點也不好,加上她也和人家沒來往,之前就因此求過人一次,現在又來。
禁不住對方一直催促,她給人家打電話,結果對方說自己今年已經弄了好幾個了,沒有名額了。
她把原話告訴親戚,讓親戚再去别處想想辦法,沒想到轉眼親戚就跟别人說她心黑,自己想賺錢就找這麼爛的借口。
這話傳到她耳裡之後,她跟老公說,以後再也不管這些個破事了,最後弄得自己出了力搭上了人情,還不讨好,真的得不償失。
求人辦事,對大多數人而言,都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因為不僅得搭上自己的情面,還要給人說好話,很多人甯願多花錢,也不願意消耗自己的人情,就是因為人情來往,真的太累太累。
既然為人,就難免會跟人打交道,難免會遇到各種人情世故,隻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
讨厭人情世故的人,不一定就是情商低,而是他們更喜歡自在的生活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