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2年6月24日,拿破侖和他的大軍越過寬廣的尼曼河,開始了對俄國一次災難性的入侵。短短數月之後的一個冬天,滿天飛雪浸透了入侵者的衣襟,侵襲着他們溫涼的血脈,帶走了體表的絲絲餘溫。拿破侖敗得很幹脆,他沒有取得本應屬于他的榮譽,慘敗而歸……
129年後,俄國很不幸地再次成為了入侵者進攻的靶子。希特勒似乎對拿破侖很不服氣,他的決心更大,一心要完成拿破侖沒做到的事。可天不遂人願,這場戰争之路,還是那麼難走。希特勒在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留下的,除了裝甲武器的痕迹外,和當年的拿破侖一樣,更多的是埋藏在冰天雪地裡的一具具冰冷的屍骨。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蘇德雙方都因這場“惡魔般怒火”的戰鬥死傷無數,活生生的200萬德國士兵、10倍以上的蘇聯士兵和平民都因這場“天災或人禍”變成了冰冷的屍體。
這是一場沒有赢家的戰場屠戮。
為什麼會這樣?看到這地獄般的場景,我們,還有蘇聯的元首都百思不得其解,希特勒為什麼要選擇入侵蘇聯?這是他的戰略,還是他的一念之差?
從今天曆史研究的結果來看,希特勒入侵德國的成功幾率是微乎其微的,并且他一旦失敗,他和他的德國的後果都是緻命的!那麼,他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幾十年來,曆史學經常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1933年上台後,希特勒将他的傳統民族主義情緒、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适者生存”的哲學觀和他本身對他認為 “落後和劣等”的斯拉夫和猶太人民族的仇視相結合,形成了他内心中最陰暗的一面。或許他的這種極端仇視的思想的形成隻是他的一念之差,而達爾文卻意外成了他的幫兇……
西方曆史學家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起源的辯論仍在繼續,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德國納粹分子的意識形态動力源自于希特勒的這種極端思想——希特勒對布爾什維克主義和猶太人的仇視。希特勒的這種思想甚至驅使着他,以犧牲一個衰弱的俄羅斯為代價為德國的繁榮提供空間。
德國與蘇聯的戰鬥,是兩種不同意識形态的戰鬥,是法西斯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戰鬥。這一場戰鬥的發起,源自于希特勒的極端主義情緒,他的一念之差,導緻了數以百萬計的公民和士兵喪生。
要理解兩國之間的意識形态沖突的發展過程,必須全面回顧兩次世界大戰,追溯蘇德關系——從相互敵視到互不侵犯,再到全面戰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布爾什維主義并沒有在歐洲實現,列甯不得不認可馬克思主義學說将在一定時間内與資本主義世界共存。到1930年代,斯大林明白為了,維持國内穩定需要國外和平。所以,斯大林并不打算對歐洲發動革命性攻擊,而是追求蘇聯自身的利益。這種安全将使蘇聯有時間完成他們的工業計劃,提升力量。
然而,1933年,希特勒的上台對斯大林的五年計劃構成了嚴重威脅。希特勒的法西斯納粹教條、對東歐的生存政策和對猶太人與斯拉夫人的煽動性言論,導緻了兩個國家必然絕無和平的可能性。
1939 年德國與蘇聯互不侵犯條約的簽署标志着兩國之間的敵對行動暫時停止。然而,希特勒和斯大林都認為這是暫時的平靜。
早在1940年4月,蘇聯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元帥就認定德國是蘇聯最有可能的競争對手。盡管如此,蘇聯的工業弱點仍未轉變,國家需要的是時間,這對于提高他們的戰備狀态至關重要。所以,條約的簽訂意味着通過與之合作來阻止德國的侵略,為自身赢得時間。條約的簽訂并沒有改變兩國意識形态的對立。這僅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1940年夏天,法國的迅速淪陷讓希特勒沖昏了頭腦,特勒相信英國将很快追随法國的腳步,與其談判或求和。因此,到1941年,希特勒認為歐洲西線已經沒有重要的對手,接下來的首要目标是征服蘇聯。盡管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上将認為對英國的戰争應該是優先考慮的,但希特勒根本沒有在意他的話。
1941年,希特勒已經準備好發動進攻了,這一切都是他的極端納粹思想的偏見。希特勒的一個緻命的錯誤就是,過早地将德國的攻擊點轉移到蘇聯,而沒有消除英國的威脅,這意味着他最終将面臨首尾難顧的兩線戰争,為他的最終失敗埋下了隐患。
結論希特勒進攻蘇聯不是他的戰略,而是他的偏見導緻的誤判或者說是他的一念之差。達爾文的生物學觀點對希特勒的納粹思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看起來他也不得不背一背這個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