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在是信息社會,大家手裡都有手機,有了問題,百度、搜狗、知乎等一搜答案一大堆,但今天辰飛老師還是想就考編or考公這件事到底是什麼跟大家唠叨兩句。
如果家裡沒有在編制内工作的長輩,那很難區别兩者,在編制外看來,都是一樣穩定可靠的鐵飯碗。但畢竟事關自身,很可能決定你未來十幾甚至是幾十年的人生,所以建議大家還是多多了解,不盲目報考。特别是要珍惜畢業生身份!要知道選調生,還有對戶口卡的比較死的大城市,不是當地戶口的隻有應屆生能考!想想畢業之初的迷茫,不知不覺已經浪費了大好時機......
一、難易不同
考編與考公的關系是考編≧考公。嚴格來說,即使是國考和省考中,也有部分招考單位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參公)。所以公務員在體制内是占據金字塔的頂尖位置的群體。
考公一般是指國考、地方省考和選調生考試(隻有應屆生可以參加),而考編就寬泛多了,有編制的工作很多,比如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教師、醫生、國企等等。大家可以對号入座,根據自己的專業、招考的要求關注信息。兩者的難度自然也是不一樣的,公考的激烈程度大家都知道,甚至會出現千人坑、萬人坑,但事業編制的考試程度就小多了,基本考錄比會小于15:1。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事業單位比公務員更容易上岸。而且現在在編公務員不允許參加公務員考試了,而事業編沒有限制。公務員考試中很多需要兩年及以上相關工作經驗的崗位,特别适合事業編的朋友。所以要想看看自己是否适合體制内或者是想從事的崗位,選擇該崗位或者該系統的事業編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會讓自己有更大的選擇餘地。
二、機會不同
公務員考試一年之中基本上應屆生三次機會,往屆生兩次機會。國考和大部分省考聯考都是一年一度,各于4月和12月,時間較為錯開,考生可以充分準備。少數省份會組織2-3次公務員考試,如廣東等地。
而事業編制就不同了。幾乎各個省份甚至市縣、教師行業、醫生行業等等有編制的機構,每一年都會組織事業單位考試。除此之外,一些單位還可以在人才短缺時進行自主招聘。如果你善于搜集信息的話,基本上每天都會看到有很多事業單位招聘,可以說,如果不局限于公務員,考編的機會是非常多的。
各地區的事業單位招考雖然多不勝數,但缺點就是花多眼亂,不知道哪個才合适自己。如果大家是奔着事業編來考的,那就一定要進行信息甄别。看看哪個是最适合自己的。這個可以向我們的老師咨詢,也可以将自己的專業信息給老師,讓老師為你匹配。如果是自己家鄉本地的事業單位,甚至可以動用身邊的人脈資源,研究下哪些單位哪些崗位發展前途更好,待遇更好,更适合自己發展。
三、複習内容相同
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考試筆試科目是不一樣的!公務員考試一般為行測和申論,部分特殊崗位有專業考試。而事業單位考試各地筆試科目并不統一,一般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和綜合應用能力。其中,公共基礎知識涵蓋時事、政治、哲學、經濟、曆史、地理、科技、人文、法律等常識考點,有點類似于行測中的常識判斷。公共基礎知識除了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以外,還有主觀題,如公文改錯題、簡答題、論述題、作文題等。而公考行測科目除了常識判斷外,還包括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資料分析、邏輯判斷等題型。從整體看,公考行測比公共基礎知識題量更大,難度也相對偏大。綜合應用能力和申論在命題形式上很相似,都是給出材料提出問題讓考生作答。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考試筆試科目不一樣!公務員考試公共科目包括行測和申論,有部分特殊崗位有專業考試!
而事業單位考試各地筆試科目并不統一,人社部2015年發布的事業單位招聘分類考試公共科目考試大綱(試行)中,公共科目包括公共基礎知識和綜合應用能力。其中,公共基礎知識涵蓋時事、政治、哲學、經濟、曆史、地理、科技、人文、法律等常識考點,類似于行測中的常識判斷。
公共基礎知識除了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以外,還有主觀題,如公文改錯題、簡答題、論述題、作文題等。而公考行測科目除了常識判斷外,還包括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資料分析、邏輯判斷等題型。
整體看,公考行測比公共基礎知識題量更大,考點更多但兩者考點有重合(這點很重要!),難度也相對偏大。綜合應用能力和申論在命題形式上很相似,都是給出材料提出問題讓考生作答。
所不同的是,綜合應用能力根據崗位類别分為五類,每一類試卷的命制是崗位的性質相挂鈎的,與申論相比,題目的專業性更強,比如綜合應用能力C類(自然科學專技類)通常包括科技文獻閱讀題、科技實務題、材料作文題(科技相關)等。
綜合來說,事業單位考試沒有公務員考試競争那麼激烈,報考機會也更多,上岸的幾率更大。但是從近年事業單位招錄情況來看,考事業編的人越來越多,事業單位考試競争日益激烈,上岸難度難免日日俱增呀!
如果想考到理想的事業單位,也不要以為難度不大就掉以輕心。國考省考雖然競争相對激烈,但隻要通曉個中門道,多維度備考,也并非登天難事。
最重要的是,無論考編和考公都不是唯一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