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侯」有一個異體字「矦」,這個「矦」字其實是古體字,篆文寫作:
《說文》對篆文「矦(侯)」的解釋是:
春饗所射侯也。從人從廠,象張布,矢在其下。
何謂「春飨所射侯」呢?
簡單的說就是殷周時代,天子和諸侯貴族每年春天要舉行養老尊老的宴飨,在宴飨時候要舉行「射禮」,「射侯」就是射禮上用的「箭靶」:
段玉裁《說文注》釋「矦」
「射禮」詳細的講就非常複雜,有機會另文讨論。這裡我們隻要知道「矦(侯)」就是古代用的箭靶就夠了。
「矦(侯)」的甲骨文和金文像「箭矢」在「靶」之形,可以視作從「廠」從「矢」,隸定為「」:
除《說文》以外,古代很多文獻都有對「矦(侯)」的記載,都是說的「張布皮為箭靶」,中間靶心叫做「鹄」,上繪有各種動物圖案:
《周禮· 司裘》鄭注:侯者其所射也。以虎、熊、豹、糜之皮飾其側, 又方制之以為(畐羊), 謂之鹄, 著于侯中,所謂皮侯。
《小爾雅·廣器》: 射有張皮謂之侯。
那麼,先秦箭靶是個什麼樣子呢?
從一些出土文物上的繪畫來看,先秦的射侯是方形的。比如:
故宮博物院所藏的《戰國宴樂射獵攻戰紋銅壺》上的繪畫描繪有貴族習射的場景,上面就有箭靶:射侯
注1
摹本我們看得比較清楚,射侯上還有箭矢,甲骨文「」也就是「射侯」的象形字,隻不過古文字「」是豎立的:
注2
另一些出土文物上所描繪的「射侯」:
注3
《周禮·考工記》中記載「梓人為侯」,也就是說先秦是匠人梓人制作「射侯」,同時記載射侯的尺寸和各部分的稱謂:
注4
所謂「張五彩之後」就是射侯有五種顔色:朱、白、蒼、黃、黑
《說文》言:
天子射熊虎豹,服猛也;諸侯射熊豕虎;大夫射麋麋,惑也;士射鹿豕,爲田除害也。
《儀禮·鄉射禮》載:
凡侯, 天子熊侯, 白質; 諸侯糜侯, 赤質; 大夫布侯, 畫以虎豹; 士布侯, 畫以鹿琢。
所以,不同的射侯有不同的圖案,代表着不同的級别,天子的箭靶上面是「熊虎豹」等猛獸。
依據文獻記載和考古文物所繪的「虎侯」和各部分稱謂示意圖:
同注3
綜上可見,甲骨文和金文的「」就是一個象形字,「箭矢在靶」的側視之形。
「」在甲骨文中就表示「諸侯」、「時候」的意思,裘錫圭先生認為是從商代守衛邊境武館「斥候」演變過來的【注5】,「斥候」意思就被派去「觀察守候」,相當于今天的「特種偵察兵」。
但季旭昇先生認為隻是純粹的假借而已【注6】,應該說「假借」比較合理。
「」在戰國秦國文字中,加上「人」部和「廠」連在一起,也即「矦」字,用這個字專門表示「諸侯」之意,「」也就慢慢廢失了。
這個字形也即小篆所本,所以,《說文》是依據小篆字形「矦」釋為「從人從廠,象張布,矢在其下」。「侯」其實是「矦」的另一種寫法,就是将「人」和「廠」分開了。
同時,在「矦」的基礎上,又累增了一個「人」部,也即「候」字,專門表示「守候」「時候」之意。
《說文》:「伺望也。從人,矦聲。」
《呂氏春秋‧貴因》:「武王使人候殷。」
所以,「」、「侯(矦)」、「候()」是同源分化,古今字形的演變脈絡:
注7
二、金文中所見的「周王射侯」西周中晚期的青銅器《鄂侯馭方鼎》的銘文記載了周王南征荊楚,與鄂侯馭方宴飨射箭取樂之事。
鄂侯馭方鼎
釋文:王南征,伐角、僪,唯還自征,才壞,噩(鄂)侯馭方納壺于王,乃祼之,馭方侑王,王休偃,乃射。馭方藕王射。馭方休闌,王宴,鹹酓。
王寴錫馭方玉五嗀,馬四匹,矢五束,馭方拜手稽首,敢對揚天子丕顯休赉,用作尊鼎,邁年子子孫孫永寶用。
銘文的大意是:
周王南征角夷、僪夷,大軍返還至「壞」地,周王的目的可能是想威懾警告鄂侯馭方,不要謀反。
鄂侯馭方也比較恭順獻上美酒,王用酒舉行了「祼祭」。「祼」是殷周時代的一種祭名。
《尚書.洛誥》:「王入太室祼」
孔穎達《疏》:「祼者,灌也。王以圭瓚酌鬱鬯之酒以獻屍,屍受祭而灌於地,因奠不飲謂之祼。」
祭祀過後,鄂侯馭方宴飨周王,酒過三巡,二人行射禮射箭取樂。馭方故意「休闌」:也就是沒有射中,将箭射到「射侯」的外框上,以讨好周王。
銘文記載「王揚」,在射禮中「揚」就是「射高了」,「留」就是「射低了」。「方」就是「射偏了」。
《儀禮· 大射禮》: 大射正立于公後, 以矢行告于公: 下曰留, 上曰楊, 左右曰方。
注: 留,不至也。楊, 過去也。方, 出旁也。
所以,周王知道是馭方在取悅讨好自己,也故意将箭射到高一點,也沒有射中。按照射禮,兩人都要罰酒,也就是銘文說的「鹹飲」。
後來,周王賞賜給馭方很多财物,馬匹、玉石、箭簇等等,馭方拜謝,并稱頌王的的恩德,然後制作了換個青銅鼎紀念這件事。
當然,青銅器銘文記載很簡略,根據《儀禮》等經典文獻的記載,射禮的禮數複雜得近乎繁瑣。
-------------
參考文獻:,
- 唐複年. (1983). 戰國宴樂射獵攻戰紋壺. 故宮博物院院刊(3), 84-86.
- 季旭昇 (2010),《說文新證》,福建人民出版社,頁458
- 崔樂泉. (1995). “射侯”考略.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
- 戴吾三. (2003). 考工記圖說. 山東畫報出版社.頁74
- 古文字诂林編纂委員會編纂.(2001).,《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冊1 ,頁484
- 同注2
- 李學勤等(2013),《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頁710、頁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