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王昌齡,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是那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還是那句讓人熱血沸騰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或是那句豪情萬丈的“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字少伯,其詩以七絕見長,故被後人稱作“七絕聖手”,尤以邊塞詩最為出名。
唐開元十二年,即公元724年,27歲的王昌齡過陽關,出玉門,遠赴西域邊關。邊塞的大漠風光,雄偉的城關,讓王昌齡感慨萬千,他不禁想起了秦漢時期曾經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守衛邊關的将士們,不知經曆了多少艱難困苦,他們其中後來又有多少人平安歸來了呢?
感慨之際,一首邊塞詩油然而出: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将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二首.其一》
雖然王朝更替,對手也從匈奴變成了突厥,但守衛邊關将士們的浴血奮戰、為國捐軀的命運卻始終沒有改變,這也是古代農耕文明在與遊牧文明交流碰撞中始終無法擺脫的命運。
在這段時期王昌齡還寫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邊塞詩: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從軍行.其五》
唐開元十五年,王昌齡結束了邊塞生活,回到了中原,考取了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後來又以博學宏詞登科,遷汜水縣尉,又遷江甯丞(今南京)。期間他的好友辛漸要從江甯離開到洛陽,不舍好友離開的王昌齡,在頭天晚上芙蓉樓為好友餞行,次日清晨送别時,寫下了這首詩: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
芙蓉樓位于今天江蘇省鎮江市西北。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的楚山。第二天清晨,辛漸即将登舟北歸。詩人遙望江北的遠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遼闊的江面上,進入詩人視野的當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蕩的江水本來是最易引起别情聯想的,然而王昌齡沒有将離愁寄予随友人遠去的江水,而是凝注在了楚山上。因為友人回到洛陽,即可與親友相聚,而留在江甯的他,卻隻能象這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後兩句臨别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早在六朝劉宋時期,詩人鮑照就用“清如玉壺冰”(《代白頭吟》)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盛唐詩人如王維、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壺自勵,推崇光明磊落、表裡澄澈的品格。王昌齡托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報,而是傳達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據《唐才子傳》和《河嶽英靈集》載,王昌齡曾因不拘小節,“謗議沸騰,兩竄遐荒”,開元二十七年被貶嶺南即是第一次,從嶺南歸來後,他被任為江甯丞,幾年後再次被貶谪到更遠的龍标,可見當時他所處的政治環境很惡劣。詩人在這裡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正是基于他與洛陽詩友親朋之間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因此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言辭都更能表達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令人惋惜的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以詩明志的詩人,在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路經亳州,為亳州刺史闾丘曉因妒所殺害,終年59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