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民俗
/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
更新时间:2025-04-23 05:20:12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1

與大多數的現代國家不同的是,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國家,而是一個國家。那麼它與德國是什麼關系?它是如何誕生,如何消亡的?普魯士軍事很強的印象又從何而來呢?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2

在17世紀,勃蘭登選帝侯繼承了一個叫做普魯士的小公國,它坐落在波羅的海旁,柏林往東500千米處。随後勃蘭登堡選帝侯在這裡登基為王,成為皇帝之後的他非常敗家,奢侈成性。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3

可是當他的兒子腓特烈.威廉一世繼位之後,和父親的作風截然相反,不喜美酒,不愛美人,這個被後人稱為“軍曹國王”(Soldatenkönig)的男人目光炯炯,目标始終堅定:建設一支強有力的軍隊,國家四分之三的錢都用在了建設軍隊上面……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4

國王将如此雄厚的兵力訓練的格外強悍,但是“軍曹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隻發動過一次戰争。不過,當他的兒子腓特烈二世繼位後,就再也按奈不住了!他大肆發動戰争,通過戰争,他将領土擴大到了原來的兩倍不止。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5

就這樣,普魯士終于在歐洲勢力中有了話語權,鐵腕專制君主——腓特烈大帝同時也推動了柏林經濟、文化、科學的發展,在他修建的無憂宮裡,這位國王彈奏樂器,還和伏爾泰用法語讨論哲學問題,是公認的德意志之父!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6

當腓特烈大帝去世後,拿破侖的鐵騎踏破歐洲時,普魯士人也隻能繳械投降。但風水輪流轉,不到十年,拿破侖慘敗滑鐵盧。時間來到了1870,鐵血首相俾斯麥挑釁法國國王拿破侖三世,逼對方開戰。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7

在戰争中,普魯士聯手德國諸侯赢得勝利,俾斯麥乘勝完成了德國統一!所以,自從這一天後德國就成了放大的普魯士,普魯士國王兼任德意志帝國皇帝,普魯士首相兼任德意志帝國宰相。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8

一戰後,皇帝威廉二世被逐出了國門,德國成為了共和國,普魯士也就變成了一個州。在希特勒奪得政權之後第三帝國中,普魯士也一直存在,當然那個時候所有權力都掌握在納粹手裡。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9

二戰之後,戰勝國瓜分了戰敗後的德國。其中原先普魯士邦的領土,一部分被并入波蘭和蘇聯,另一部分則成為戰後英、法、美、蘇的占領區。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10

簡而言之,在1871年之前,普魯士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在1871年後,普魯士漸漸溶解在了德國裡,并在1947年被徹底解散。但是普魯士的精神習慣和傳統都影響了德意志,所以丘吉爾說普魯士是萬惡之源。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11

雖然普魯士不存在了,但普魯士傳統文化中的精華部分已經深入德國人的骨髓,讓德意志民族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

普魯士是德國前身嗎(普魯士并非是一個民族)12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重陽節為什麼吃桂花糕
重陽節為什麼吃桂花糕
重陽節為什麼吃桂花糕?吃重陽糕是由登高引申而來,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傳說登高可以避禍而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吃重陽糕源于“登高”的“高”,“糕”字與“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百事俱高”之意,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重陽節為...
2025-04-23
十大外殼最硬的烏龜
十大外殼最硬的烏龜
文|大森科普編輯|大森科普四川綿竹市一處建築工地上,工人老李突然鏟到一個金晃晃的硬疙瘩,他立馬撿起來用衣服擦掉上面的泥,沒想到竟露出來一隻金燦燦的烏龜。老李心跳加速,趕緊悄悄地藏到兜裡。沒想到的是,老李的舉動卻被邊上的工友老陳盡收眼底,後來...
2025-04-23
交往到什麼階段可以送禮物
交往到什麼階段可以送禮物
節日送禮為何成為年輕人的煩心事在情人節、紀念日,給戀人送禮物是必不可少的嗎?如果送的禮物不被戀人喜愛,你會感到失落嗎?如今,在情人節、紀念日互送禮物是不少年輕情侶表達心意的重要方式。為了送出一份對方滿意的禮物,查指南、找攻略、看價格、翻評論...
2025-04-23
我國四大名亭在哪裡
我國四大名亭在哪裡
陶然亭,在北京市内右安門的東北方,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薄建。起初名為“江亭”。後來引用白居易的詩句“更待菊黃家醞熟,共君一醉一陶然”之句,改名為“陶然亭”,故此而得名。愛晚亭,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清風峽口,周圍遍是楓樹,...
2025-04-23
關于民族團結的知識點
關于民族團結的知識點
1.民族:民族是人們在曆史上形成的一種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2.民族關系:民族關系是指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相互關系,本質上是涉及民族的地位、權益、感情的特殊的社會關系。它表現在政治...
2025-04-23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