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挺
“我認為,目前制約科技工作者隊伍建設存在‘四個不足’的突出問題。”在幾天前舉行的第五次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長三角)專項調研座談會上,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所人力資源研究室主任董良坤直言不諱地表示,“活力不足”表現在項目評審、人才評價、科研機構評估、科研經費管理等方面“放權松綁”的政策落地效應不明顯,行政化的科研管理體制的慣性作用依然存在;“動力不足”是因為知識價值導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沒有很好落實和落地;“推力不足”源于産學研過程中成果轉化環節的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不夠;以及環境友好型的科研生态鍊還沒有完全形成導緻“引力不足”。
這場彙集了滬蘇浙皖四地科技工作者的座談會,旨在及時反應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發展環境和創新創業問題與需求。在上海市科協的精心組織下,來自科研院所、高校、國企、民企、政府部門的專家在上海分會場直抒胸臆,為上海第一線科技工作者發聲。
科研管理需要一定寬松度
“會議前,我把調研的問題專門發給了台裡有關科研人員。他們都積極回應,希望能夠發出聲音。”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工會主席汪顯坤說,作為科研國家隊,中科院上海天文台需要在瞄準世界科學前沿、滿足國家重大需求的基礎研究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而基礎研究主要是由科學家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所驅動,重大的基礎研究成果通常需要科學家堅持數年乃至數十年專注某一課題才能獲得,因此常常會看到科學家‘十年磨一劍’才能做出成績”。
汪顯坤指出,不少科研人員認為,在瞄準世界科學前沿的前提下,管理上要有一定寬松度,能給予一定時間的探索時期。而一些重大科技設施,如大型天文觀測設備,可以借鑒國外成功案例,鼓勵吸引或引導企業和民間的資金,參與聯建。
“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李傑教授說過,‘作為導師,你自己要先蹲下身子,扶起學生,一步步把他放到自己的肩上,之後你再站起來,把學生推上山峰’。” 同濟大學科研管理部副部長徐榮華說,高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需要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在人才培養和思政教育中的支撐作用、推動創新鍊與人才培養鍊有機銜接,助力創新性人才培養和青年教師成長。
構建科學的科研人才評價機制,對于培養高水平的科研師資隊伍不可或缺。徐榮華說,評價體系要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導向,圍繞國家發展的重點戰略任務和戰略支撐要素重點評價學術貢獻、社會貢獻以及支撐人才培養情況。同時,完善同行專家評議機制,進一步加強評審專家庫建設,助力科學的人才成長觀。
産業和高校要有共同語言
“産學研要實現深度融合,需要讓企業和高校能說到一起去。”寶鋼股份中央研究院智能制造所副所長張偉說,産業要将技術需求提煉轉化為科學問題;高校要把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為技術方案,同時基于對具體場景的了解結合應用開展科學研究。目前這兩者直接按存在脫節,企業在于高校合作時,認為高校不理解自己的真實需求,而高校覺得企業提出的問題太具體,不是自己擅長的。
張偉建議,企業和高校之間要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通過長期或分期資助團隊的方式,“通過5-10年時間,在1代到2代科研人員的不斷磨合,讓雙方能夠有着相同的創新話語體系”。
作為一家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市小巨人企業、市專精特新創新型企業,上海追日電氣有限公司堅持将創新作為核心競争力。公司戰略發展部市場研究經理呂晨曦表示,民營企業在人才激勵上具有靈活性,但依然需要政府能夠放寬民企技術人才落戶門檻,對民企科技人員的子女教育、老人異地醫療結算等給予相關政策和扶持。
激發活力、增強動力
“加強科技工作者隊伍建設,要把激發活力、增強動力作為主線,從需求、供給、服務等環節同向發力。”董良坤認為,在需求環節,要突出“四個導向”:體現應用導向,加強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體現産業導向,加強産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促進産業結構邁向全球價值鍊中高端;體現創新導向,加快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增強科技創新中心策源能力;體現發展導向,促進科技工作者隊伍的發現、成長與培育,打造高水平、專業化的人才創新團隊。
在供給環節,落實面向用人主體的充分“放權”“授權”和“賦權”。例如,為取得重要科研成果、重大科技創新、重點領域技術突破的科技工作者建立特殊評價通道;落實對高端、頂尖、核心人才的差異化薪酬激勵,研究制定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産要素按照貢獻參與收入分配的實現形式和具體辦法;加快科研機構及科研管理的去“行政化”改革;探索建立長三角青年科技工作者戰略儲備“蓄水池”計劃等。
在服務環節,把“品質管理”引入科技創新生态,構建科技工作者發展的高品質生态鍊,包括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中介)專業服務機構培育;加強科研誠信的正向激勵和失信行為的市場化約束,讓科研人員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願失信;共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知識産權保護合作共享機制,把知識産權保護作為科技創新生态和營商環境的重要指标來考量。
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上海區域負責人張靂介紹說,為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中國科協将于近期展開第五次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以“團結引領科技工作者,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題,全面描繪新時代我國科技工作者隊伍整體面貌,呈現十九大以來科技人才隊伍的新變化、新特征、新氣象,為黨和政府制定科技、人才政策提供參考和依據。目前,上海市科協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站點體系内的49家站點已做好充分準備,确保上海地區調查工作的順利實施,并将同步完成上海地區的專項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