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區疼痛治療的基本原則:先檢查,後治病,注意調理,減少用藥。
1.肝病時肝區疼痛一般不必服用止痛藥。
完善前述檢查,确定病因後,大部分患者通過休息、合理營養和适當治療,随着肝病好轉疼痛逐漸消失。因此還是強調“三分治,七分養”。
2.疼痛還和每個人個體敏感性不同有關。
因此,并不見得所有的肝區疼痛都需要治療,應根據具體情況請教醫生,作進一步的檢查,除外其他疾病。當感到肝區疼痛明顯,影響工作和學習的,也可以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對因處理,包括膽囊炎的清肝利膽藥物,胃炎的質子泵抑制劑,促進消化動力藥等;必要時咨詢相應專科醫師進行處理。
3.肝區痛在部分肝病恢複期或其後仍可出現。
表現為間歇性或陣發性,為“肝病後綜合征”的一個表現,這也是功能性損傷之一,可以在醫生的疏導調理後逐步得以減輕、緩解。有肝區痛不要隻想到肝病,應根據具體情況咨詢專科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除外其他疾病。
檢測肝區疼痛病因的方法
1.影像學檢測
彩超是檢測肝區疼痛,進行鑒别診斷最簡單的方法,有利于鑒别膽囊炎、膽結石、血管瘤等,對肝癌診斷也不錯。當然,磁共振成像效果更好,包括螺旋CT,但價格昂貴,不利于常規體檢。胃鏡對于區别胃炎和其他炎症也有很高的價值。
2.生物化學檢測
肝功能、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檢測非常實用,而且便宜、有效,有利于鑒别有無腫瘤和肝炎的發生。
3.血、尿常規檢測
容易判斷是否有細菌、病毒感染,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