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深刻琢磨,卻又半信自己是塊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與瓦礫為伍。于是我漸漸的脫離凡塵,疏遠世人,結果便是一任憤懑與羞恨日益助長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其實,任何人都是馴獸師,而那野獸,無非就是各人的性情而已。”
《山月記》日本作家中島敦的第一本中文簡體版精選集,收錄中島敦《山月記》《弟子》《李陵》《光·風·夢》等九篇代表作。
此次我重點講述《山月記》--名人傳,本篇取材于《列子.湯問》篇中【紀昌學射】一節。
趙國紀昌,勵志要成為天下第一的神箭手,便拜在飛衛門下,飛衛能在百步之外射穿飄擺的柳葉,紀昌的第一節課便是學習“不瞬”(也就是不眨巴眼睛),耗時兩年。第二節課便是學習“視”(也就是看東西的本領),耗時三年。光是針對眼睛的訓練就耗時五年,随即飛衛便将射箭的技巧用了兩個月全部傳授給了紀昌,由此紀昌射出的箭,其速度之迅疾,準頭之精妙,已經達到了登封造極的地步。
于是紀昌便尋找機會與飛衛較量,這次較量讓紀昌落敗,也讓飛衛看到了紀昌暗地裡的小心思,以其技藝提升為由向紀昌推薦了甘繩,跟着甘繩學習九年,待他下山之後再也看不到紀昌那股子不服輸的勁,取而代之的是那呆若木雞的神情,甚至連弓都不碰了,當有人問起他時,他便懶洋洋的答道“至為無為,至言去言,至射不射”。
多年後,他便想不起弓這個器具。
永遠縮在自己熟悉的領域,不敢去探究未知領域的人是一個缺乏生活樂趣的人,當人們探索得越多時才會發掘出人生的金礦,用于探索向未知的領域挑戰,你才會用于全新的人生,才能夠更加全面的認識自己的能力。
人世間、凡塵裡,相比于浩瀚宇宙我們隻是無比渺小的存在,曆經磨難,或許已經讓大多數人從“探究虛無”更加清楚的認識到或者便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