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台“新華号”賬号作者上傳并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号的立場及觀點。新華号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
看到維生素D
很多家長會問:
這麼小的嬰兒為什麼要吃呀?
吃多了會不會中毒啊!
網上也是衆說紛纭
“balabala……”
其實在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唯獨維生素D,是幾乎全球所有國家的兒科醫生都建議補充的。
維生素D經體内轉化物1,25(OH)2-D3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促進小腸上皮細胞對鈣離子的吸收。在動員骨鈣和使骨鹽沉積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是骨更新、重建的重要調節因素;
維生素D最重要的作用是維持骨骼健康。孕期維生素D缺乏可能增加子痫、孕期糖尿病風險、導緻早産、SGA或影響胎兒骨骼發育等等;
維生素D和免疫系統發育相關;
維生素D缺乏與氣道感染有關;孕期維生素D缺乏增加幼兒哮喘發生概率;
維生素D缺乏增加變異性皮炎的風險,與糖尿病、炎症性腸病、結節性硬化、腫瘤等等相關。
是不是看着頭暈?
反正一句話就是,
維生素D對生長發育
和維持人體健康狀态至關重要!!!
缺乏維生素D時,不同年齡兒童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如3月以下小嬰兒在缺乏早期可能表現為與護理無關的煩躁、夜驚、多汗等,頭部在枕上摩擦形成“枕秃”等等。
看到這裡,大部分媽媽是不是就在想“哦!怪不得我家寶寶夜驚多汗!事實上大部分嬰兒的夜驚、多汗都與照顧不當有關,而不是真正的維生素D缺乏喲!
“枕秃”也不一定就是佝偻病,更大一部分是因為嬰兒頭部活動範圍擴大,平躺睡着時左搖右擺摩擦造成的。
若嬰兒生長快,又沒有攝入足夠的維生素D,則可能發展到嚴重的活動期,引起骨骼改變,最熟悉的就是我們常說的方顱,雞胸,腿部畸形等……
這些才是醫生判斷佝偻病的标準哦!
不及時幹預治療
對今後的生長發育都會産生影響
不過我們發現越早
留下後遺症的可能性就越小喲!
攝入不足:飲食不均衡;
吸收不良:膽汁淤積、短腸綜合征、腹瀉;
圍産期因素:母親缺乏、早産;
疾病的影響:肝髒疾病、腎髒疾病、糖尿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生長激素缺乏;
藥物的影響:皮質激素、抗驚厥藥物等。
自然食物中富含維生素D的較少,僅有以下這些供參考:富含脂肪的魚,比如金槍魚、沙丁魚、鲱魚、三文魚、魚肝油、蛋黃、菌菇類、肝髒等;
母乳維生素D含量非常低(20-70單位/L);
紫外線(太陽光)照射是人體獲取維生素D的主要方式,占90%左右;
維生素D3是動物源性;維生素D2是植物源性,均有生物活性。動物源性的維生素D3因為其具有更長的半衰期和生物效能而作為優選。
IOM協會推薦0-12個月每天補充400單位;
1-18歲每天補充600單位;
對于肥胖或者其他慢性疾病的嬰兒,維生素D補充量可能需要上述劑量的2-4倍;
歐洲兒科胃腸協會推薦對于早産兒早期維生素D推薦補充劑量為800-1000單位;
嬰兒出生後沒有及時補充維生素D,一個月後貯備量将下降50%左右。
如果生長速度快,即便夏季陽光充足時,也不宜減量或停用維生素D;
一般可不加服鈣劑,但乳類攝入不足和營養欠佳時可适當補充微量營養素和鈣劑。
各位家長們
關于補充維生素D點擊率最高的提問
你們要的答案
來喽!
多曬太陽就可以補充嗎?
曬太陽要考慮到季節、緯度、海拔、空氣質量、暴露面積等一系列問題。比如白色人種,在春夏秋季,10-15點的太陽下,暴露肢體臉部于陽光下10-15分鐘即可産生足夠的維生素D。而同等條件下黃色人種需要約3倍的暴露時間,黑色人種需要約6-10倍的暴露時間才能獲取足夠的維生素D!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半歲内的嬰兒不要直接暴露陽光下,以減少皮膚損傷的風險。所以,别想着用曬太陽來代替,還不如來一粒維生素D來的輕輕松松的!
補多了會不會中毒?
最佳判斷标準是血清25-羟維生素D水平。大部分權威機構認為成人大于30ng/ml才是足夠的。而兒童低于30ng/ml也被認為補充不足。101-150ng/ml被認為過度補充;大于150ng/ml處于中毒狀态。
《國際兒科學雜志》近日發表了一篇《嬰兒維生素D中毒的研究進展》綜述表明,維生素D中毒劑量很高,要每天吃2000IU(5粒),持續6周以上才有可能中毒。
關鍵是咱醫保都給你算好了,你配不出來呀!哈哈哈!
多補些能不能讓寶寶的骨骼更健壯?
近日,芬蘭公布的一項發表JAMA兒科學的研究報告顯示,給嬰兒補充三倍的維生素D并不能使他們的骨骼在兩歲前變得更強壯。
補充魚肝油可以嗎?
魚肝油(英文名:cod liver oil)。從鲨魚、鳕魚等的肝髒中提煉出來的脂肪,黃色,有腥味,主要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D。所以,回答是可以哦!隻要按照上面推薦的劑量服用就可以啦!
看到這裡是不是好想來一顆維生素D壓壓驚?
希望各位寶爸寶媽們再也不會忘記
或猶豫給孩子吃維生素D啦!
來源:邵逸夫醫院 新生兒科
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及出處
來源:新華号 邵逸夫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