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書》又稱《商子》,現存26篇,是商鞅鞅及其後學的著作彙編,其中許多篇目記載了商鞅的思想理論以及商鞅變法的措施。《更法》是《商君書》的第一篇,主要是商鞅和秦孝公,以及秦國甘龍等貴族的辯論,是《商君書》是文學價值最高的一篇作品,反映了法家順應時事,力圖改革的精神。
想要讀懂本篇,必須了解本篇的産生的背景。公元前361年,秦孝公上台。面對衰弱不堪的秦國,秦孝公發布了求賢令。不久商鞅到達秦國,以帝道(道家思想)、王道(儒家思想)和霸道(法家思想)來接受秦孝公的面試,最終以霸道思想通過。随後,秦孝公開始重用商鞅進行變法。
但是變法就是對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全面的改革,其核心是加強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富國強兵,這會對秦國的貴族勢力造成很大的沖擊。因此,改革必然會面臨巨大的阻力。阻力分為兩大方面,一是秦國的平民是否能夠接受;二是秦國的貴族是否能夠聽從。針對第一點,商鞅以“立木求信”等措施來獲得平民的信任,至于第二點,秦孝公也召集秦國的貴族和商鞅進行了讨論、争辯,以求獲得秦國貴族的支持。本文的内容就是雙方辯論的内容。
本文開始介紹了本次讨論的背景:“孝公平畫,公孫鞅、甘龍、杜摯三大夫禦于君。慮世事之變,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此次出現的秦國貴族,主要有甘龍、杜摯兩位大夫。甘龍、杜摯在曆史上的記載非常之少,不像《大秦帝國》中那麼有戲份。《史記》記載公孫鞅變法時,“甘龍、杜摯等弗然,相與争之”,可見他們開始是反對變法。諸位大夫讨論的主題是“正法之本”,“使民之道”,也就是如何來治理國家、百姓的問題。
秦孝公作為一國之君,首先為這次辯論開一個頭,他說:“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錯法務明主長,臣之行也。今吾欲變法以治,更禮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議我也。”意思就是:繼承先主之位,不能忘記國家大事,這是為君之道;設置法律匡扶君主,這是為臣之行。現在我想變法圖治,卻擔心天下之人議論我。
商鞅就接着秦孝公的話開始說:“臣聞之疑行無成,疑事無功。君亟定變法之慮,殆無顧天下之議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負于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骜于民。”也就是勸秦孝公要下定決心,要果斷,不要在乎别人的議論,因為真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為此,商鞅還引經據典進行了說明,一是流傳的諺語:“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見于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二是春秋時期郭偃頒布的法典:“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衆”。
秦孝公
公孫鞅實際上勸秦孝公要專斷獨行,不要和衆人議論,這正是法家君主專制思想的反映。同時,公孫鞅認可“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也就是大政方針不能和百姓商議,他們隻在乎結果是否對自己有利。而“法者所以愛民也,禮者所以便事也”,所以變法主要能夠強國,能夠對百姓有利,那麼就可以不遵循古老的典章禮樂制度。
秦孝公很贊同公孫鞅的說法,但是甘龍反對道:“聖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甘龍認為應該遵循舊的制度,采取無為而治的方針。如此,就能夠不勞而成,吏習民安。如果推行變法,破壞秦國的傳統和制度,會擔心天下之人來議論君主。
甘龍剛說完,公孫鞅立即反駁。商鞅認為,甘龍的說法是“世俗之言”,也就是平常人的見解,平常之人安于現狀,溺于所聞,所以難以有新的看法。公孫鞅說“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也就是夏商周三代的禮樂制度都不同,但是三代都稱王了;春秋五霸的法律不同,但是都稱霸了。所以何必要和古人相同呢?任何制度都是不斷在變化的。所以智者會制定法律,而愚者隻能遵循法律;賢者更改禮樂,不肖者隻能拘泥于禮樂。這些泥古不化之人不足與之讨論。
立木取信
接着,杜摯又站出來反駁公孫鞅。他引用“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來表達自己思想,也就是不能夠輕易變法,在一般情況下,最好是沿用過去的制度,所謂“法古無過,循禮無邪”。
公孫鞅又說道:“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複,何禮之循?”也就是古代各個時期,各個君主的法律都不同,哪有什麼古法?商鞅又說出了各帝王的治國之道,伏羲氏和神農氏是“教而不誅”;黃帝、堯、舜是“誅而不怒”;周文王、周武王又根據當時的現實情況來制定禮法。所以,“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是商湯、武王興起的原因;而不改變原來的禮法,又是夏商周滅亡的原因。
在這裡,公孫鞅說出了曆史興亡的規律,勸說秦孝公下定決心,早點變法。秦孝公實際上早就下定決心變法了,此次辯論不過是自己布下的一個局罷了,目的就是為了穩住秦國貴族,以便通過變法。秦孝公說:“我聽說民間議論都比較怪異,頑固之人總是做無謂的争論。愚昧之人喜愛的,正是智者鄙視的。即使有人拘泥世俗言論來議論我,我也不再猶豫變法了”。
此後,秦孝公正式開始改革。公元前359年,公孫鞅在秦國頒布了《墾草令》,成為了變法的第一道诏令。該诏令主要是鼓勵農耕,招來人口,打擊商人、娛樂、文化事業。具體的内容在《商君書》的第二章《墾令》有具體的介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