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圖文
/
南懷瑾一些人生感悟
南懷瑾一些人生感悟
更新时间:2024-11-15 18:43:30
轉載:修行圈

南懷瑾一些人生感悟(明心見性是什麼)1

人類的文化,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主要中心都是一個心性問題,它包含了一切宗教、哲學、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儒道佛三家,唐宋以後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佛家講明心見性,儒家叫存心養性,道家叫修心煉性,所以心性問題是中國文化的中心。所以,不要看到廟子就拜拜燒香,那隻是宗教儀式,這個東西背後,是釋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學問,追尋的都是人性的問題。你們現在看到有佛教的廟子,是中國人搞的,我常說釋迦牟尼佛是印度的孔子,他提倡不崇拜偶像,反對宗教。可是他這個教化到中國來,就變成了中國的佛教,這是另一個問題,很有意思。

那麼,什麼是這三家文化主要的中心?佛家提出來的明心見性,以這個為宗旨。學佛的為什麼要剃光了頭出家?不是去玩的,是去追究生命的問題,人的本性的問題。什麼是明心呢?我們人怎麼有感覺知覺,怎麼有情緒,有思想,它們是怎麼來的?這個生命有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現在西方文化從生理、醫學上認為知覺感覺是腦的問題,可是這個研究方向,快走到盡頭了,這個問題很大。将來西方人,研究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恐怕又走到我們的老路,就是佛家提出的明心見性。生命的本性如何去知道呢?這靠知識,在哲學裡頭。我們曉得文化裡有唯心哲學和唯物哲學。在唯心、唯物之外,還有一個學問很大,在中國佛學叫唯識。人為什麼有知覺,情緒思想,他們是怎麼來的?生命有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

心怎麼去明,性怎麼去見?中國禅宗裡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釋迦拈花,迦葉微笑”。這是唐朝的時候禅宗剛開始興盛發展,譬如說廟子上和尚敲木魚、吃齋、念經,這些都是形式,不談,我們談它的内容中心,所以禅宗的文化在中國叫“教外别傳”四個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學理之外,另外走一條路,直接指向明心見性,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換句話,禅宗是印度文化和中國文化接軌,産生的新的東方文明,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麼一個偉大的目标。禅宗講傳承,到了中國初唐,禅宗第五代弘忍禅師在湖北黃梅住持。當時出了一個人,就是有名的禅宗六祖,惠能禅師。他開始并不是出家人,上代在廣東做官,因為是清官,後代沒有路費回老家了,就住在廣東新會,現在江門那個地方。他家裡很窮,隻有一個母親。

那個時候禅宗流行,有一天,他到山上砍柴拿到街上賣,聽到旅館裡有人在念《金剛經》,這部經可以說是指引明心見性的路。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所領悟,這句話是《金剛經》的中心,講人行為思想的心性修養。他很好奇地問,你讀的什麼書啊?那個人說是佛經。惠能說,“我懂哦!”那個人說:“你這個砍柴的,都不認識字,你懂這個意思?”于是,這個人建議他到湖北黃梅去跟五祖學習。廣東到黃梅,現在開汽車很快,當年走路是很辛苦的。惠能說,那麼遠,我又窮又沒有路費,怎麼去啊?還有一個母親在,我也不能離開,還要謀生養母親。那個人說我給你錢養母親,給你路費,這個人很了不起,智慧很高,也沒有留下名字。

惠能到了黃梅,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獠”,你憑什麼作佛?惠能講,“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地區雖有南北口音、文化的不同,佛性都是一樣的。五祖于是就讓他留下了,這個時候他還沒有出家。五祖的教育方法,就讓他舂米作苦工,消磨他的業障,磨砺他的習氣。過了起碼一兩年,大家都在那裡追尋明心見性的問題,他在旁邊當然也聽到。

五祖年紀大了,想把衣缽傳下去,就吩咐弟子們,每人寫個偈子報告,佛教的偈子類似中國文化裡的詩詞。詩詞要押韻,要平仄。佛教的偈子,不押韻,不管平仄,一樣有味道。五祖有位大弟子神秀,學問很好,修持、功夫也很高,就寫了一個偈子在回廊牆上: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我為什麼引用這個呢?你們諸位問到,怎麼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緒、思想,尤其做老闆的,動不動發脾氣罵部下,動不動自己認為資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這個心理趕快改掉,看看神秀師父這個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這是智慧,此心要平靜,沒有雜念妄想,沒有情緒。但是人的思想、情緒、感覺随時會發生,郁悶、痛苦、煩惱、自卑、傲慢,各種情緒,分析起來很多。所以要随時拿掉自己心裡的情緒、思想、感覺,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養。“時時勤拂拭”,心境像玻璃鏡子一樣,灰塵都要擦幹淨。“勿使惹塵埃”,不可以使情緒、思想、感覺,落到上面,使心境永遠保持清明,像每天早晨剛睡醒一樣,每天早晨将醒未醒,那個有知性卻沒有思想或情緒的刹那,保持那個心境,就是最高的修養。

這位大師兄寫了這個偈子之後,全廟的和尚們講,這個偈子真好,傳到勞動舂米的惠能那裡,他說,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識字,旁邊有位江州别駕,就替他在牆上題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與萬物的自性本來是清淨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什麼東西都沒有,本來空靈自在的,“何處惹塵埃”!哪裡有塵埃呢!哪裡又有承受者呢!

惠能後來被稱為禅門南宗六祖。現在到廣東南華寺,他的肉身還存在。五祖之後禅宗分為南北兩派,北派講漸修,慢慢一步一步做功夫,做學問,達到明心見性。南宗是講頓悟的,明心見性,立地成佛,不分男女老幼,每個人都可以是聖人,都可以得道,衆生平等。

講到這個心性的本體,是中國文化禅宗所标榜的。人性的問題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可是現在中國文化剛好把這個丢掉了。

中國現在要恢複這個文化,才能和西方新的科學文化接軌。怎麼把善惡的思想、感覺,煩惱的行為,心理的狀态,統統研究清楚了,是中國文化教育最高目的之一,也是一切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倫理道德、行為科學、生命科學、認知科學的核心基礎。做好這方面的研究,中國文化很有希望複興起來。

修行初步

《大學》在中國文化中是内聖外用之學,由一個普通人變成聖人、超人,超人就是神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樣,隻說如何做一個人。

大家有個錯誤觀念,以為“南懷瑾”是個學佛打坐搞修道的人,跟他學一點修身養性,就算不能成仙成佛,至少可以祛病延年。不過,這個觀念錯了,不是這樣一回事。我知道之後,自己反省,是我太馬虎了。大家要學(修身養性),就千萬不要認為這一套是長生不老之學,什麼健康長壽,成仙成佛,不要存這個動機。我活到九十歲,一輩子都在找,也沒有看到過你們想象中的仙佛。現在流行一個名詞叫“粉絲”,據說外面有我很多粉絲,其實都是假的,他們自欺欺人,我也自欺欺人,他們連我的《論語别裁》都沒有看懂,先讀懂了《論語别裁》才知道什麼叫修行。《論語》真正講的是聖賢做人做事的修養之道,也就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内聖外王之道。另外一本書是《原本大學微言》,要問打坐修行修養之道,這本書開宗明義都講到了。

孔子是中國的聖人,在印度講就是佛菩薩,在西方就叫作先知,在中國道家叫作神仙。可是儒家的傳統上,把孔子看作是個人,不必加上亂七八糟的神秘外衣,他就是一個人。所有仙佛修行之路,都是要從人道做起。超凡入聖三綱大學之道是大人之學。中國古代的傳統,周朝以前的教育是六歲入小學,到了十八歲,由童子變成大人了,開始教“大學”,教你如何做一個人。中國幾千年來有多少人解釋《大學》這本書,它在中國文化中是内聖外用之學,由一個普通人變成聖人,就是超人,超人就是神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樣,隻說如何做一個人。第一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明德”、“親民”、“至善”,是《大學》的三個綱要,“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悟道;“明德”之後去修行,起行,做濟世救人的事就是“親民”;“止于至善”是超凡入聖,變超人,天人合一了。這是一個凡人成為知道生命來源的聖人的三個綱要。

有人說要學佛,請問,什麼叫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叫做“佛”。自覺,就是自己覺悟了,所謂證得菩提,就是覺悟了,找到了生命的根本;覺他,是度一切衆生。這跟《大學》相通的,“明明德”就是自覺,“親民”就是覺他。自己悟了,證得菩提,行為、功德,做到度一切衆生,利益大衆,這些都完成了,“止于至善”,這樣就叫作覺行圓滿,就是佛。換句話說,自利利他,功德智慧圓滿。所以,佛學跟《大學》所講的原則一樣。如果沒有中國文化這個修養的基礎,隻想搞打坐成仙成佛,自誤誤人罷了。不過反過來講,學打坐也對。既然“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那麼德怎麼明呢?道怎麼得呢?怎麼明白生命的根本意義呢?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不是都講得明明白白嗎?

你看《大學》的方法,也就是打坐的方法。“知、止、定、靜、安、慮、得”,一共七步功夫,七政。所以後來佛學說修禅定,這個禅定的翻譯就是“知止而後能定”來的,所以禅定,也叫作“靜慮”。一切音聲皆是咒語跟着三綱,還有八目,八個方向。怎樣能達到打坐功夫的境界,達到聖人的學問和修養的程度呢?“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叫八目,“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大項目、大方向的外用之學。這一段内容你可以當成咒語來念,是真的哦。

我書上提到過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我年輕的時候,跟大家一樣,到處求師,求神仙,拜菩薩求佛,要修行,找門路。當時去大後方,經過長江湖南的邊緣地帶,有一派修道的人,裡面有個神仙,徒弟很多,據說有神通,本事很大,很多人生了病找他,他會畫符念咒,拿一杯水,嘴裡念,手在水上畫,喝了病就好了。真厲害,好像小病就喝好了。我心裡想,這是什麼咒啊?還是出家人都畫得大悲咒水啊?所以我非求這個法門不可,磕頭花錢,向他求了半天,花多少錢都要學。他說“六耳不同傳啊”。什麼叫“六耳不同傳”?你磕了頭,花了錢,過來跪在旁邊,隻對着你一個人的耳朵講。先傳你五個字的口訣。當時我規規矩矩跪着,聽他說五個字的訣是“觀世音菩薩”,連“南無”都不要念了。哎呦,我一聽,這個我祖母、我媽媽都會念,還等你教我嗎?至于咒語,他就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就是這一套。我一聽,整個心都涼了,我八歲就會了,還等你傳我這個咒?當時我年輕,學了以後笑一笑,也磕頭謝師,但心裡不理這一套,拿現在的講法,這玩意兒騙人的。

不過,我錯了,學佛以後明白他沒有騙人,為什麼?佛法說“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咒語)”,《大學》也說“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我的意已經不誠懇了,所以不靈。如果意識一旦誠懇,就是精神起了作用,所以《大學》這段話也是咒語,真話!你拿一杯水這樣放好,先念觀世音菩薩,寫中國字,然後念這一段,要很誠懇哦,三次一口氣念完,好了,跟大悲咒一樣靈。這是我年輕時經曆的一段故事。

所以念咒子啊,找這個仁波切,那個活佛,拜那個師父,統統都是形式。隻要你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就可以做到“格物”。大家打坐,這裡酸那裡痛,心裡根本沒有誠意在打坐啊!你是在管自己的身體,想練出一個什麼功夫來,意不誠呀!我太太九十多歲去世的,她一生到臨終,都念我教她的一句“嗡嘛呢呗咪”,最後安然放心而去了。緻知、誠意,就是學習靜坐,乃至健康長壽,成仙成佛,一切修養功夫的基礎。

修行,不隻是出家學佛才能做到,道家、儒家也能做到。

找我的多半是看佛經的,所以這一本《原本大學微言》出版以後,沒有人提出來向我讨論,出書到現在幾十年了,沒有一個人問過我,你就可想而知了。這是文化的根本啊,很可憐吧!問我的都是怎麼樣打坐啊,前面看到光啊,下面放個屁啊,都是這一套問題。

修行,不隻是出家學佛才能做到,道家、儒家也能做到。最怕是似通不通,尤其現代人受的教育,似是而非,知識很淵博,欲望也很多。儒家怎麼做到?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格物緻知方得定

什麼叫“緻知”呢?“知”就是知性。諸位如果帶過嬰兒,就明白,我們自己也做過嬰兒,隻是當時的情況忘記了,但現在應該可以回想得起來。

我們生來就有個知性,做嬰兒的時候,肚子餓了、冷了都曉得哭,這個知性本來存在,這個知是思想的來源。這個知,普通話叫天性,沒有一個人沒有的,當我們入娘胎,變成胎兒的時候已經有了。

那麼,怎麼叫“格物”呢?不要被外界的物質、境界、感覺引誘牽走叫格物。我們的知性很容易被外界的東西所引誘,譬如我們的身體打起坐來酸痛難受,身體也是個外界的物啊!“物格而後知至”,把一切外物的引誘推開,會發現,我們那個知性本來存在的嘛,所以先把這個知性認清楚了,再講打坐。

“為什麼要打坐呢?知性要打坐,我想打坐;為什麼來學這個呢?因為我追求一個東西。”你這樣想,已經上當了,被物格了,不是格物,是物把你格起來了。所以“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把一切的感覺、外境都推開,你那個知性清清楚楚地在這裡,姑且可以叫作像一個得定的境界了。

“知止而後有定”,這時候,那個“知道一念清淨的”,就是知性,一念清淨就是意誠,念念清淨,知性随時清清明明,不被身體障礙所困擾,不被外界一切境界所困擾,也不被自己的妄想紛飛所困擾;“意誠而後心正”,一切境界都不沾,這個就是心正;“心正而後身修”,這樣我們身體的病痛、障礙、衰老,就會慢慢轉變過來。打坐當然有反應,但如果拼命管身體的反應,就沒有格物,又被物格了。“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這些都是功夫啊,要修多少時間呢?看個人情況不一定的。

達摩格物之道

“緻知在格物”就是《楞嚴經》上講,“心能轉物,即同如來”,一樣的道理。修行上的“緻知在格物”,就是達摩祖師告訴我們在禅修的時候,“外息諸緣,内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外息諸緣”,把外面物質世界的一切引誘,一切情緒、思想都潇灑地放下,就是格物。“内心無喘”,不是不喘氣的意思,是心念知止而後有定,到誠意就是無喘了,呼吸也跟着自然近乎靜止。“心如牆壁”,到此時好像内外分離,外物影響不了内心,就是初步的格物。“可以入道”,如此打坐修行,慢慢深入進步就可以入道了。

但是,即使得了灌頂,也沒什麼了不起。達摩祖師有一段話很重要:“諸佛無上妙道”,佛法是無上的大法,“曠劫精勤”,不是這一生修的,多生多世累積起來的功德。“曠劫”是很多生很多世。“精勤”精進勤奮的修持,這才跳出了世間法,成佛。達摩祖師這樣對二祖說:“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他是罵二祖,你說你跪在這裡,吃了多少年素,修行了多少年了,做了多少好事,來求大法,你這是小忠小信,輕心慢心,把佛法看成這麼容易啊,自己認為了不起,豈能成功?

我勸大家不要搞這些,拜了幾天佛,吃了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又想回來買股票,發不了财,又說阿彌陀佛不幫忙,又埋怨,這是幹什麼呀?慢慢修吧。

内聖外用天人之道

《大學》講“修身”、“正心”、“誠意”,後世的儒家稱之為天人之道,天人合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中國傳統文化同佛法一樣,把上自天子皇帝,下至庶人,普通百姓,都看作是一個人,都要先以這個文化作根本。這就叫内養之學,佛家稱之為内明。

下面的一句是:“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沒有做到這個根本學養,隻求外面的知識,是舍本逐末。換句話說,人們沒有内聖的修養,卻想齊家治國,達到天下太平,沒有可能的。所以這些内容,大家必須仔細參究,它本身就是一個大悲咒。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知,就是知性,有人問我生死問題,我說世界上有些修行人,未死前,自己預先知道死的時間,這叫做預知時至,這就是知性問題。知性修養好了,打坐功夫有定力了,知性就清明。知性清明誠意,意誠了,一念專一就會有神明而通之。

所以儒家“中庸”也告訴你,“至誠之道可以前知”,達到誠意正心,可以預先知道的。

中國文化講修身養性,是身和心兩個方面。靜坐的重點是修心,這個要一定的工夫才能做到,一般做不到的,就必須起來做事了。所以這一次教大家易筋經,什麼道理啊?就是修身。

身的方面是合理的運動,不是劇烈的,劇烈的運動有時候傷身體,譬如西洋的運動,跑步、跳高、打球,有時候比較劇烈。中國的這一套運動,少林武當這樣内養的功夫,是修身的道理。所以有一句話,“動以修身”,運動是在修身,“靜以養心”,打坐是修心。“身心兩健”,身體健康,心理也健康;“動靜相因”,動是靜的因,靜也是動的因,動靜互為因果。

今天我們反省下來,要回轉來走自己文化的舊路,就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大學》是孔子傳給學生曾子,曾子總結下來的,是四書五經之一。我們當年受教育,八九歲就讀這幾部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是講内聖外用的修養之學。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推荐阅读
西遊記師徒四人驚豔亮相
西遊記師徒四人驚豔亮相
如果隻論電視劇對國人的影響的話,無論是影響程度,還是延續的長度而言,86版的《西遊記》都可以穩穩進入前三的位置,甚至很有機會角逐第一的位置。記得小時候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看這部劇的時候,我總是天真的以為,每一個瀑布的後邊,都有一個水簾洞。而...
2024-11-15
愛你的人在别人面前維護你
愛你的人在别人面前維護你
“努力使人感受到他的尊嚴”是一條很重要的為人處事準則。你如果足夠重視這條準則,它能幫你赢得大家的喜愛,能幫你擺脫困難的境地。十分重視這條準則的人,往往也能成大事。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個亮點别人尊重你,是因為别人很優秀。你想得到他人的贊揚,想...
2024-11-15
你發現的春天在哪裡
你發現的春天在哪裡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了大地,一切仿佛甯靜了許多!過去的一年多時間了,我們經曆了太多的感動瞬間,緻敬那些無畏的逆行者,那些替我們負重前行的英雄們!又是一年春天,我帶好口罩決定在家附近走走瞧瞧。看,那是什麼?粉紅的花朵,嫩綠的細芽,在微風中...
2024-11-15
鐘麗缇小時候跳舞
鐘麗缇小時候跳舞
近日,著名女演員鐘麗缇在個人社交平台上更新了動态,并上傳了一段在窗台旁跳舞的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視頻先是以鐘麗缇多年前的電影作為開頭,裡面的經典台詞“我長得漂亮,又不是我自己選的。”确實很适合大美女鐘麗缇。緊接着鏡頭一轉,鐘麗缇已經換...
2024-11-15
懷孕媽媽可以吃酸菜嗎
懷孕媽媽可以吃酸菜嗎
懷孕後部分婦女變得愛吃酸食,于是經常大量食用各種腌菜、泡菜。準媽媽們偶爾少量食用腌菜、泡菜是可以的,但攝入過多對自己和胎兒的健康與發育并沒有好處。腌菜、酸菜含有緻癌物腌菜和酸菜之中含有亞硝基化合物,這類物質有較強的緻癌性,可以誘發各種動物及...
2024-11-15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