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有時候不需要太拘小節。尤其是在教育小孩方面,覺得幫助孩子樹立好正确的三觀即可,一些小毛病無需在意。
但是加載要知道,你認為的“不拘小節”很可能會變成了孩子的阻礙。為什麼呢,有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孩子成長和學習的點點滴滴,都是由一個個小小的細節組成,這些點點滴滴積累的細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為什麼重要,比如,孩子需要學習的生活技能方面,如怎樣擦鼻涕,怎樣有禮貌地與小朋友打招呼,吃飯的時候想打噴嚏了怎麼辦,這些常見的生活技能和常識,成人如果不幫助孩子,孩子是不會天生就知道的,這些生活小節如果不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培養和練習,長大以後便成了一個不拘小節的人,縱使才華橫溢,也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很多麻煩。
比如在節假日大家歡聚一堂吃飯的時候,對着桌子一個大噴嚏打過去,會讓滿餐桌的人都極其不舒服,那頓飯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如果當事人的爸媽能自知,下次讓孩子注意還好,如果爸媽不去管教而放任自如的話,他人就會因這些細節而嫌棄孩子,慢慢地當事人會被疏遠,自己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進而造成内心的苦悶。所以,社會生活中不能不關乎小節,因為小細節也會帶來重大的後果,所以孩子從小應該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技能。這些事情成人不幫助孩子,孩子不會自己意識到,所以成人必須幫助孩子一點一滴地去學習這些生活中的小技能和小常識。
在孩子沒有上小學之前,這些常識孩子自己是不會知道的,是家長需要給孩子輸入的,因為最好的老師是父母。
再舉個例子,相信在上海大家一定坐過地鐵,如果你在坐地鐵的時候,旁邊有個小孩子在大喊大鬧,坐在你旁邊的座位上兩隻腳還踢來踢去,你會不會感到很厭煩這個孩子?這個時候父母就讓讓孩子知道,在公衆場合不要大聲喧嘩,坐在座位上就要坐有坐相,腳不能亂踢,會踢到别人。
再舉個例子,孩子見到好玩的玩具就想去拿、去動,在自己家還好,但是如果去别人家做客呢?看到喜歡的玩具也可以随便觸碰嗎?最近網上很多熊孩子損壞天價手辦的新聞大家應該都看過吧?這就是爸媽沒有給孩子灌輸好一個教育理念:别人的東西在沒有經過允許的時候是不能去摸、去碰的。還是那句老話:“言傳不如身教”。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才能對孩子起到一個良好的教育作用,對于學齡前兒童來說,這比把孩子送到任何的早教中心都要有效得多。但是很多父母都沒有做到這一點。父母要求孩子做到文明用語,不說粗話,可是,自己卻經常粗話連篇,卻渾然不覺;有的父母要求孩子聽話,做一個好孩子,夫妻兩人卻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大打出手。
你在孩子心中是什麼樣子的呢?你的好與壞,并不在于你給孩子買了多麼昂貴的玩具,帶他們去遊覽大好河山,也不取決于你帶孩子吃了多少次的肯德基和麥當勞,更不是送他們去了多少早教班、特長班。是取決于你在孩子面前的真實表現,是每天呈現在孩子眼中的狀态,那才是孩子對你的真實印象。你到底是不是一位合格的父母,并不是你自己說了算的,而是在孩子的心裡面有一個衡量的标尺,孩子的童言無忌會給你一個答案,也許這個答案并不是你想要的結果,但是,這個答案卻體現了一個孩子的心聲。為了孩子,努力地去改變自己,慢慢地成為孩子心中的好榜樣、大英雄,這才是給孩子的最好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