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吃,是民間智慧的體現,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版圖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個城市裡都有那麼幾道令人着迷的特色食物,它作為當地人賴以生存的飲食,絕非隻是三餐間填飽肚子那麼簡單,更多的是一種情懷。當地的特色食物,通常能夠反映當地百姓的生活面貌。我國地域遼闊,食材也千差萬别。每一種都象征着一段過去的曆史,每一種都代表着一種濃濃的思鄉之情……
上海,簡稱【滬】,【申】,是中國國家級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集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旅遊,于一體的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作為我國的重要經濟體,上海東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接壤。
作為一座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不但留下了全世界的各界精英,也彙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同時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前來品嘗。不過對于外地的人來說,想要徹底地了解一座城,就要融入當地人的飲食文化。今天咱們盤點一下,上海最出名的10種小吃,每一種都是上海人的心頭愛,你吃過幾種?
1:生煎,有不少人說上海的生煎不好吃,死面,皮厚,齁甜。其實,也許你吃過的是“假生煎”。正宗的上海生煎饅頭,有着雪白松軟的面皮,堅實飽滿的餡料,香氣馥郁的湯汁,焦香酥脆的底闆。隻需一口,就能讓你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與包容。
2:小籠包,皮薄,肉嫩,汁多,味鮮,吃口便會愛上它!特别是剛出爐的小籠,一個個雪白晶瑩,小巧玲珑,形似寶塔,輕輕咬一口,湯汁在舌尖萦繞,令人回味無窮。記住,吃小籠要遵循四大口訣,以免燙傷。“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吸湯”。
3:蔥油餅,對于上海人來說,蔥油餅絕對有着特殊的記憶,會勾起很多人的美好回憶。剛出鍋的蔥油餅,圓圓的,金黃略帶點瓷器底圈那種火石紅的顔色。正宗的上海蔥油餅,撒滿綠色的蔥花,還夾雜着如同水晶的豬油,蔥香味馥郁,輕輕咬一口,首先是滿嘴的酥脆,其次是濃郁的蔥香,隻需一次你就會愛上它,且無法自拔。
4:蟹殼黃,這是上海本地的一種特色小吃,因為形狀和蟹殼很像,所以被叫做蟹殼黃。正宗的蟹殼黃,是用油酥加面坯,制作成一個個圓形的小餅,然後上面再沾上一層芝麻,貼在烘爐壁上烤制而成的。烤好後形似蟹殼而得名。剛出鍋的蟹殼黃,酥,軟,松,香,是茶客們的最愛。外地人到了上海,一定要去嘗嘗,真的很不錯。
5:海棠糕,海棠糕創制于清代,因為糕點形似海棠花而得名。傳統的海棠糕,就是将調好的面糊放到特制的模具中烤制,外層是面粉皮,裡面是豆沙餡,香甜可口。不過,現在在上海很難知道正宗的海棠糕了。一些外地人或者是稍微年輕一點的本地人,恐怕都不知道海棠糕是何物。
6:梅花糕,據說梅花糕起源于清朝,到清朝時發展為最具江南特色的小吃。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時,見其形似梅花,色澤誘人,入口甜而不膩,勝過宮内的一衆糕點,便賜名為梅花糕。随着時代的變遷,現在的梅花糕在傳統的基礎上做了改良,口味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如果遇到了可以嘗一下。
7:陽春面,陽春面是上海人發明的,原名叫做“清湯光面”。面清水光沒有澆頭,唯一的調味料就是醬油,當然放點豬油也是非常不錯的。據說,當時乾隆下江南在街頭吃了一碗無名的面,趁着興趣正旺,說眼下正是陽春三月,便賜名為“陽春面”。國内不少地方都能做陽春面,做法都差不多,但上海正宗的陽春面,要比任何地方的都要好吃。有時間一定要試試!
8:蔥油面,蔥油拌面雖然做法簡單,但卻是一代上海人的回憶。作為最傳統的上海小吃,用蔥油拌面形容上海人的樂惠,是最妥帖不過的了。不但讨了便宜,而且還能填飽肚子,更有濃郁的蔥香味。不管是北京的炸醬面,還是陝西的油潑面,再或者重慶小面,四川擔擔面……在地道的上海人眼中,都不如一碗蔥油拌面。在魔都朝六晚九的生活裡,唯有一碗熱氣騰騰的蔥油面,才能治愈你躁動不安的腸胃。
9:擂沙圓,北有驢打滾,南有擂沙圓。擂沙圓作為上海最傳統的小吃,可與北京的驢打滾齊名。據說擂沙圓起源于清朝末年,上海城内有一位開湯圓店的雷姓老太太,為了便于顧客把煮熟的湯圓帶回家,便把煮好的湯圓放在赤豆粉中攪拌,使其粘勻豆粉,不管熱吃還是涼吃都可以,故得名“雷沙圓”。生活在上海這樣的繁華都市,如果有幸遇到了地道的擂沙圓,一定要駐足嘗嘗。這才是地道的老上海味兒。
10:小紹興雞粥,作為最地道的上海小吃,創辦于1947年,因為創辦人和主要的操作師傅都是紹興人,所以就取名“小紹興雞粥店”。小紹興雞粥在當地人眼中,是非常受歡迎的。煮好的雞粥黃中帶綠,雞肉色白光亮,令人賞心悅目,口感鮮香入味,雞肉細嫩爽口,越吃越香。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這兒,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點贊,轉發,關注,若您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小簡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場荒蕪孤獨的旅行,冷暖自知,苦樂在心,希望你照顧好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