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發帖稱,奇瑞汽車近期的一些操作有點看不懂。
一方面,星途在今年成都車展推出M3X火星架構2.0和以“瑤光”命名的平台第一款量産車型AtlantiX;另一方面,奇瑞宣布啟動“瑤光2025”戰略,涵蓋火星架構、鲲鵬動力、雄獅科技、銀河生态四大核心技術領域。
“所以,瑤光究竟是作為一款星途産品存在,還是作為奇瑞品牌戰略存在?”該網友如是提問。
該如何解釋這個疑問,還是要厘清星途、瑤光、奇瑞三者之間的關聯。
根據官方信息,星途是奇瑞于2018年推出的高端品牌,旗下産品包括追風系列、TX系列、TXL系列以及攬月系列,承擔着奇瑞品牌向上的重任;而瑤光則有兩層含義,一是作為今年星途品牌的重磅車型,肩負着星途品牌戰略轉型的重任,二是以“瑤光2025”為戰略,代表奇瑞汽車進階向上,是其加速向全球科技公司轉型的沖鋒号和宣言書。
總結來看就是,對于奇瑞,瑤光是戰略,對于星途,瑤光是産品。至于奇瑞為什麼給出如此操作,可能、大概率還是相信星途吧。
難堪大任的星途坦白說,雖然貴為奇瑞的高端品牌,星途的存在感并不強。
最新數據顯示,星途汽車9月份銷量7840輛,1-9月份銷量36412輛,月均隻是4000的銷量,單車不過500台,這樣的銷量表現,肯定難以符合奇瑞的預期,也辜負了奇瑞舉集團之力打造高端品牌的努力。
星途為何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星途難以從奇瑞低端品牌形象中拔高自己。星途目前的産品,無論是發動機、變速箱,還是底盤,與奇瑞旗下瑞虎系列幾乎完全一樣,隻是外殼及配置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改進和提升。
就以新車瑤光為例,其搭載了2.0TGDI發動機,最大功率261馬力(192kW),最大扭矩可達400牛·米,匹配8速自動變速箱,這和瑞虎8PLUS幾乎是一樣的,又如何吸引消費者呢。
此外,星途還失敗在其定價策略上。雖然星途定位高端,但在售價上卻相比競争對手WEY及領克低了3、4萬元,卻比自家瑞虎産品高了5、6萬,就價格而言,星途不僅拉低了自我定位,還被自家人搶了飯碗。
所以說,星途其實骨子裡還是奇瑞,并未能給消費者帶來所謂的豪華體驗。
而面對如此慘淡的銷量,星途不僅不提升産品品質、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反而卻頻繁進行人事調整,更加劇了内部的動蕩。據悉,星途品牌自2018年發布以來,營銷中心已經頻繁更換總經理。内部的不穩定,更使得星途對市場變化,難以做出迅速及時的調整。
這也基本可以宣告星途沖高的失敗。未來星途是否會迎來翻身機會,可能性并不太大。畢竟受疫情的影響,國内車市更加蕭條動蕩,同時合資品牌價格進一步下探,品牌間競争更加激烈,在這樣的形勢下,留給星途的時間已不多了。
此時奇瑞還在不遺餘力地将星途捧上高位,甚至不惜将集團品牌的未來戰略命名交給星途,似乎也注定了奇瑞發展的陰影。
不足以支撐轉型的瑤光如果說瑤光隻是一款星途的産品,或許失敗就失敗了,大不了再換殼,但奇瑞将瑤光作為企業轉型的未來戰略,其中的不确定性就難以估摸了。
在9月16日“瑤光2025奇瑞科技DAY”的活動上,奇瑞将“瑤光2025戰略”視為奇瑞最核心的技術發展戰略,是其電動化的起點。這是一份噱頭十足、相當宏偉的計劃,囊括了當下汽車智能電氣化轉型所涉及到的多個領域:
“該戰略涵蓋了火星架構、鲲鵬動力、雄獅科技、銀河生态等四大核心領域,奇瑞将以此為基礎,全力打造包含平台架構、三電、智能駕駛、智雲平台、生态夥伴在内的13大核心技術,構建面向新時代的技術創新鍊。奇瑞“瑤光實驗室”也在大會上同步啟動,進行相關技術的開發與攻關,打造全新汽車生态。”
為了支持這個戰略,奇瑞宣布在未來5年計劃研發投資1000億元以上,培養研發人才2萬人以上,建立300個瑤光實驗室;還将同步布局包括蕪湖、上海、北美、南美、歐洲、中亞六個研發中心,全球一體化管理,全力支持瑤光2025計劃的實現。
但回歸理性,已經掉隊許久,無論是在資金還是人才方面都根基孱弱的奇瑞,拿什麼去支撐如此宏圖?
衆所周知,傳統車企轉型的最直接方式就是智能電氣化,而奇瑞在純電動賽道上能拿的出手的産品,似乎隻有主打低端消費市場的QQ冰淇淋和小螞蟻。按照前8個月的累計數據,奇瑞新能源産品的銷量占比僅為25%。而且,根據第三方投訴平台車質網顯示,針對奇瑞小螞蟻質量問題的投訴不斷增加,尤其是針對車輛制動系統(刹車故障)的反饋比較集中。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市場對奇瑞新能源産品的接受度顯然低于燃油車産品。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其他品牌發展電動化的決心,奇瑞一直不敢直接面對。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高新華在回應奇瑞是否會在近期停産燃油車的問題時表示:“從技術上說,目前沒有什麼難度,在技術上可以支撐全系新能源。當然,還是要結合用戶需求綜合考慮。”
可以看出,當同行們大步向前的時候,奇瑞要麼在原地踏步,要麼就是在偏離跑道折騰各種彎路。說回此次奇瑞宣布向科技企業轉型的高調做法,奇瑞有一點為徹底轉型、強勢回歸造勢的意思,但光鮮數據背後,是盈利能力長期存疑;宏大計劃背後,是電氣化轉型緩慢。
的确,遲到總比不到要好,隻是這個引人期待的“大動作”,奇瑞是否有能力将其100%執行落地?畢竟在奇瑞過去制定過的那些戰略中,有過太多次最終在執行層面變成了“雷聲大,雨點小”、又或者最終不了了之的前例。
理想豐滿,轉型很難,無論是奇瑞汽車還是市場都該認清,昔日自主品牌中的“老大哥,已經變成了今天新賽道領域的“初學者”。
隻是,瑤光,或許并不是迅速提高成績的秘笈。(采寫 |汽車有智慧 火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