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浙江仙居,在媽媽孕28周就提前來到這個世界的強強突然出現呼吸衰竭症狀,要獲得更多生存希望,就必須轉到上級醫院。可強強情況危重,呼吸機撤不下來,體重隻有1.3kg,普通車輛根本無法轉運。浙大兒院危重患兒轉運中心在了解到相關情況後,派出專業醫護團隊,在120護送下曆經9個小時将孩子成功轉運回院。
10點15分,浙大兒院NICU醫生謝添、護士王琴乘坐120救護車從醫院出發。
14點45分,浙大兒院醫護團隊到達當地醫院。
15點20分,浙大兒院醫護團隊與當地醫護人員進行病情交接,強強進入專用新生兒車載轉運設備,轉接工作完成,從當地出發。
19點10分,強強在醫護團隊護送下成功轉運回醫院。
強強被轉運到浙大兒院瞬間
“這是浙大兒院成立危重患兒轉運中心後,與杭州市120合作轉運的首個病例。”浙大兒院醫務科科長汪偉介紹,為了讓危重患兒能夠通過轉運得到更好的醫療救治,浙大兒院已于近期成立危重患兒轉運中心,由院方提供轉運的醫務人員、醫療設備,由杭州市120提供轉運的駕駛員、救護車輛,為浙江全省以及周邊地區的危重患兒提供轉運服務。聯手120解轉運之憂護患兒安全
浙大兒院黨委書記舒強表示,建立院際間轉運網絡對危重患兒的救治及落實分級診療制度有重要作用,轉運中心的成立可以有效規範院際間危重病人轉運管理,确保危重病人能夠通過轉運盡可能及時得到更好的醫療救治,是醫院建設省級兒童應急救治基地、提升省域“海陸空”一體化衛生應急救援能力的題中之意,也是浙大兒院作為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履職擔當。
危重患兒轉運是一項系統工程,浙大兒院常務副院長傅君芬帶頭主抓,協調醫院相關科室共商共建,協同醫務科确定轉運中心運行機制、對外合作、人員調配等。傅君芬常務副院長表示,轉運不僅涉及轉運前溝通聯絡、當地醫院評估與穩定、轉運途中生命維護、到達接收醫院與醫護人員無縫交接等衆多環節,還涉及運輸車輛、人員、設備等方面,與120開展合作,可以把醫院的醫療優勢與120的運輸優勢相結合,可以進一步提升輻射力、運輸力和安全性,提高危重患兒的救治水平。
傅君芬常務副院長及相關科室負責人協調轉運相關工作升級原有轉運機構拓寬生命急救通道
浙大兒院的急救轉運工作已面向全省開展多年,還配備了完善的監護搶救轉運系統,各類無創輔助呼吸設備以及常頻及高頻呼吸機,腦功能監護儀、亞低溫治療儀等。此次成立轉運中心,建立專門領導組織機構,并對内部相關各部門進行整合重組,同時通過開展對外合作,進一步提升應急運輸能力。
醫務科副科長李甫棒介紹,新成立的轉運中心設有轉運領導小組、轉運專家小組,實現統一指揮、統籌調配、權威決策,有效保障轉運效率和安全。同時設置專門的轉運小組——新生兒組與非新生兒組,兩組分别輪流值班,為危重患兒提供全天候服務。
李甫棒表示,轉運中心成立後,NICU、新生兒1、新生兒2等科室擔負危重新生兒轉運工作,PICU、SICU、CICU等科室擔負非新生兒危重患者轉運工作,急診科擔負轉運信息接收、内部聯絡等工作,重症監護室擔負配合、協調等工作,内部分工明确、協同性強,為危重患兒轉運提供有效保障。“厲兵秣馬”為患兒把流動ICU送到基層
NICU副主任陳正介紹,在13日完成第一例轉運後,轉運中心于14日又完成了一例轉運,這是一名浙江東陽的患兒,他是在媽媽孕35周分娩的,出生體重2kg。在出生後十幾天,寶寶臉色突然變成了蒼灰色,呼吸急促險些窒息。當地醫生給他上了呼吸機,但條件有限,急需轉院。NICU醫生謝添、護士朱淑貞當日9時從醫院出發去接孩子,14時成功将孩子轉運回院。
浙江東陽患兒轉運至浙大兒院瞬間
陳正副主任說,目前基層難以配備優質資源,遇到棘手的危重病例,一般都需要轉運到省級醫院,拓寬轉運通道、提升轉運能力,為基層危重患兒帶去更多希望。
醫務科科長汪偉介紹,浙大兒院正着力打造全方位兒童應急救治體系,同時具備了良好的基礎。NICU、PICU、SICU、CICU各科室每年接收千名以上患兒,轉運中心的成立進一步打通了救治生命通道,将流動的重症監護病房(ICU)送到基層醫療機構的危重患兒身邊,有利于不斷提高區域内危重患兒的救治水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