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三輪車上路有規定?您在閱讀前請點擊上面的“關注”二字,後續會為您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相關内容,感謝您的支持,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電動三輪車上路有規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電動三輪車上路有規定
您在閱讀前請點擊上面的“關注”二字,後續會為您提供更多有價值的相關内容,感謝您的支持。
電動車和電動三輪車都是方便實用又實惠的車型,是普通老百姓十分青睐的交通工具,但不得不承認,在2019年電動車新國标實施之後,電動車行業迎來規範化,關于電動車、電動三輪車上路的“條條框框”越來越多了。
“條條框框”多了,并不是一件壞事,它是對本來沒有什麼規矩的電動車、電動三輪車,逐步地規範化,上路行駛更安全了,但“條條框框”多了,讓很多車主,并不能完全了解,該遵守的規矩,從目前來看,電動車上路熟知度最高的,莫過于上路之前需要上車牌、戴頭盔。
但除了上車牌、戴頭盔,其實加油三個标準也是目前交警規範電動車在嚴查的方向,車主上路也需要做到。
第1個标準:電動車也不能無證駕駛有很多車主都認為,騎行電動車上路行駛,無需駕駛證,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電動車分為3種,并不是所有電動車,都要求無證,下面來科普一下。
這是一款電動自行車,它最高時速25km/h,有騎行腳踏功能,的分類屬于非機動車,不需要駕駛證就能上路。
注意,這是一款電動輕便摩托車,沒有騎行腳踏功能,最高時速不大于50km/h,它的車輛分類是機動車,需要機動車駕駛證(D、E、F證)。
最後這一款是電動摩托車,同樣沒有騎行腳踏功能,它也有着機動車的屬性,上路行駛就需要機動車駕駛證(D、E證)。
從上面的科普,可以看到,電動車并不是都可以無證駕駛的,對于電動輕便摩托車或電動摩托車,除了戴頭盔、上機動車号牌之外,車輛必須要持證,而無證或使用汽車駕駛證,都會被處罰,涉及罰款、扣分,車主要注意了。
第2個标準:電動車騎行結束不能上樓停放或充電電動車騎行結束怎麼放,以前比較随意,有的車主是在停車棚,有的車主是把車在停車棚,但電池提回家,還有車主是直接電動車推回家,在家裡或樓道停放、充電,但現在這種做法明顯不正确,在2021年應急部曾發布《高層民用建築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其中第三十七條明确電動車禁止上樓停放、充電,違規個人最高可罰1000元,單位最高可罰1萬元。
而這樣雖然是應急部的規定,但目前各地也都紛紛落實自己的規定,比如廣東規定2022年7月1日,全省電動車禁止上樓,違規可罰5000元,安徽也立法明确2022年9月1日,全省禁止電動車上樓,最高可罰1萬元。
無論從國家層面政策,還是地方立法,電動車上樓都已經成為治理新方向,作為車主要做到不要上樓停放或充電,而電動三輪車,則不要把電池提取上樓充電,否則同樣是屬于違法違規行為。
第3個标準:不能超出本地的載人要求無論是電動車、電動三輪車,本身都有載人的空間和功能,但對于載人,不能随心所欲,載人之後的車輛,會降低操控性,增加安全隐患,所以,對于載人各地都有不同的規定。
從新國标層面來說,電動自行車載人是隻允許載一名12周歲以下兒童,對于6周歲兒童,必須要采用前置兒童座椅載人,這樣起到保護兒童安全,而電動輕便摩托車不允許載人,電摩可載1人,違規載人是面臨處罰。
但從各地來看,載人還是有不同的分别,比如廣東電動自行車載人,身高不能超過1.2米,以身高來決定是否具備乘坐資格。
而安徽在新通過的電動車管理條例中,對于電動自行車載人就有所放寬,要求的是可載1人,不限制年齡,而浙江、江蘇等地方,對于載人是放寬到可載16周歲以下。
因此,想要載人,一定要遵守本地的規定,另外,電動三輪車如果是貨運車型,車型内是禁止載人,而帶蓬三輪車,不能營運載人,否則一旦被查到,最高會被處5000元的罰款處罰。
小行家總結:
無證、上樓充電、違規載人是繼上車牌、戴頭盔未來又一重點嚴查的方向,作為車主一定要做到避免,這樣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保障他人的安全,為電動車、電動三輪車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對于這3個标準,您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評論交流。